铁人三项紧身服不雅?视角清奇的背后是思想腐臭

近日,关于铁人三项服饰是否露骨引发的热议,逼得铁人三项国家一级运动员冯竟爽发文回应,顺带科普了一下铁人三项的文化。这番严肃、专业的讲解,能让那些视角清奇的人士停止无厘头的责问吗?

冯竟爽在一次比赛后发布视频庆祝,这本来是铁三比赛中司空见惯的场面。然而,她却因身穿紧身运动服被骂上热搜。有些人不懂比赛,对比赛用服也知之甚少,却很懂“穿衣尺度”,他们坚持认为冯竟爽穿的是“泳衣”,而且是裸露大面积肌肤的很不得体的“泳衣”。

迫不得已,冯竟爽在网上开起了“扫盲班”。她表示,铁人三项的比赛服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带腿的平脚紧身裤,另一种就是冯竟爽穿的这种不带腿的三角形比赛服。由于一些人对这项运动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就把三角形的比赛服当成泳衣了。而自己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比赛服,主要是考虑到带腿的比赛服有可能会磨大腿,影响到骑行的速度。

也就是说,穿紧身比赛服,首先是出于提升运动效能、赢得比赛的考虑,而不是为了展示人体曲线美。这也是运动比赛服进化的内在逻辑:更符合人体工学、更贴合人体曲线,因而更能提升运动效率、更有利于发挥运动潜能。当然,效率与美一体两面,更有效率的也是更美的,更美的也更有效率,展示了进化的深层次逻辑。再说了,就是因为美本身吸引了更多人观看,又有何不妥?

一些人用“比赛服比内裤还短”“衣不蔽体,带坏小孩”的恶俗语言讽刺挖苦当事人,这很过分。假如这些人平日穿泳衣游泳的话,建议先面壁十分钟,因为百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穿泳衣也是“伤风败俗”的事。

四十多年下来,男男女女齐下泳池早已不在话下。与其说时间使然,不如说是见识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样是1980年代,我住校时,一度羞于穿三角内裤,原因是“三角裤”这个字眼就被乡人视为“不检点”。好在我这个“病”很快就被治好了。

这种例子在体育界举不胜举。女排当年换上紧身衣之后,也引来一阵喧嚣。如今谁还凭着那一点狭隘的心做文章?无他,当人们逐步打开窗户,拓宽视野后,偏见与保守心态便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但冯竟爽铁三服事件中,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言辞激烈的人,并不是因为缺乏常识而胡乱“开炮”。实际上,他们也与时俱进地了解和掌握着“时尚”“潮流”密码,如果让反对者“穿越”到“裸体就是罪恶”的中世纪,他们肯定不愿意,但他们却偏偏一贯以当代“道学家”的面目世人,仿佛捍卫世道人心就在此一举了。

特别要警惕的不是对铁三服一无所知的“衣盲”,而是“看见白胳膊就想到大腿”的假正经、真猥琐。鲁迅先生多年前批判的,就是这种“凭空联想”的社会心理现象——看见白胳膊就这样了,看见人体那还了得?

国内的美术课堂引入裸体模特引发轩然大波,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改革开放之初,关于能否请裸体模特的问题也产生过争论,好在最终达成共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言论拉锯”之后,理性与科学占据了上风。当关于身体与衣服的禁忌逐步去“禁忌”,迂腐和乖谬让位于健康、爽朗与文明,这是历史轨迹给出的答案,令人欣慰。

事实说明,观念开放和社会开放是同步的、共振的。

在开放进步的今天,体育运动员大大方方地展示人体曲线美、动感美,再正当正常不过了。更妙的是,如上所述,更美的与更有效率的,一个本体的两个面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人类发展体育运动,从“长袖善舞”的年代进入到更贴合人体服饰唱主角的年代,本身就包含了对人体美、动感美的致敬之意。不允许运动员穿紧身衣、展现曲线,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一是对运动竞技本身的粗暴干预,二也是对美本身的亵渎。你可以看不惯,看不惯可以不看。以偏激的一己之见扰乱视听、挑战文明,有僵尸回魂之感。

文明大潮汹涌。建议某些人先把脑子里的那些中世纪念头扔掉,别扰乱了大家欣赏竞技体育之美的心情。而面对这些不值一驳的风言风语,冯竟爽们大可一笑而过,继续更高、更快、更强,挑战极限,展示竞技之美。我们不能把这个世界拱手让给鄙视的人。

(作者系媒体人)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铁人   角形   曲线美   紧身衣   贴合   泳衣   视角   运动员   逻辑   效率   人体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