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张家口草原天路西线中的西线及白龙洞

李爱萍

据说张家口草原天路西线,从张北野狐岭算起,一直到尚义的大青山,中间被张北台路沟乡的一条公路“割”断了,且不在一条直线上,要想继续向西行驶,还得另寻入口。

这条公路至野狐岭这段草原天路,我们在今年六月下旬走过一趟;公路以西的草原天路还没有去过,这一段号称“百里坝头风景线”,那一定不会错。于是,在9月25日,我们战友军嫂一行12人观看后花村之后,向草原天路西线中的西线奔去。

沿途落叶松成林,沙棘成熟红哇哇一片又一片,军嫂们忍不住折几枝尝尝。

道路高低起伏较大,有的地方坡度还比较陡。在山窝中路过一个村庄,叫“哈叭气村”,属于张北县境。感觉这名字很稀奇,究竟什么意思却闹不机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也顾不上打听,只见十几位老大娘坐在村里的一个台阶上聊天,其中有一个问我们来闹甚,我们说来旅游看风景的,她说:“唉,也没甚的看头。”

坝上冷得早,大部分莜麦已经收割完。但是,当我们冲上一个高地,看到这里的莜麦也已经基本成熟,还没有收割,真是喜出望外。征得农民的同意,我们小心翼翼地从垅隙中走进莜麦田拍了几幅图片。头顶,蓝天祥云飘飘;身边,风吹麦浪翻滚。使人欢喜非常。

远远望去,沿坝头一线外长城蜿蜒曲折,烽火台隔段凸立,从张北直达尚义再奔怀安方向而去。在新河口和洗马林能看到这段长城。

走到跟前一看,游人在塌陷的外长城上用石块垒起了许许多多的小敖包。

草原上的敖包由起初的方位物逐步演变成一种图腾(崇拜物),也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往上加一块石头,就多一份吉祥。

坝头长城,风光无限,拍照留念。

风力发电机星罗棋布,成为整个草原天路的一大风景。

“白龙洞!” 一个醒目的标志牌吸引了我们。我们按箭头所指把车停在驿站,向白龙洞走去。

走到坝头边缘,也有一标志牌。坝头以上是张北地界,坝头以下是万全地界。白龙洞在坝头以下的崖壁上,所以是万全白龙洞。不过,也有说张北白龙洞的。

悬崖绝壁,十分陡峭。好在修了一条盘山道,并加装了铁栏杆。队友们互相搀扶,小心翼翼下山上山。



悬崖绝壁下有三汪湖水,有老百姓散养的牛群。


走到白龙洞洞口,只见上面写着“危险、止步!”曾看到过有关视频,有人进去过,我们也就能进。

钻过十几米黑洞洞的崖洞,看到里边崖壁阳面有六七个溶洞,都是远古时期火山爆发形成的,分别供奉着观音、玉帝等神仙和孔子、关公等,白龙洞不大,儒释道俱全。

zui里边的崖洞供奉的是四海龙王,这应该是白龙洞的主题。

没想到这里住着一位67岁的老人(左起第三位),姓靳。他介绍说:白龙洞建于明朝年间,有500多年的历史,文革时被毁。前几年他带头修复的,不少人捐了款。

捐款人及数额刻在了石碑上。

老人还说:这里的龙王可灵验了,过去宣化和山西的人还来这里求雨。后来,宣化王家寨人把这儿的龙王请回去后,就不来这儿求雨了(宣化江家屯镇还真有个王家寨)。

有龙必有水。洞中有一股泉水,老人说,这水取不尽也用不完,烧水没有碱,喝生水也不闹肚子,所以被称为“神水”。我们每人取之喝了一小塑料杯,清爽甘冽,好不解渴!

老人在此居住也不易,钱旺老哥义捐100元,表达个心意。

告别老人,我们钻出洞原路返回。崖洞只有半人高,小个子钻出洞笑容满面,大个子钻出来愁眉苦脸。[大笑][大笑]

钻出洞腰疼的够呛,正好,在小崖堂里顶根棍儿就不疼了。[呲牙][呲牙]

爬上坝头,夕阳已经西下。赶快打道回府吧。又是快乐加收获的一天。胡考进老战友赋诗概括为:

坝头线,明长城,

遗址蜿蜒似巨龙。

无数石块诉当年,

砌墙造城何巨工?

今朝感佩古人志,

男女老幼留倩影。

悬崖腰,天然洞,

穴中甘泉水外涌。

民间传说居白龙,

祭祀求雨奉神灵。

文革中,破四旧,

神像壁画毁一空。

新时代,文旅兴,

集资修缮白龙洞,

游客沓至慕尊名。

攀栈道,眊七洞,

惊睹奇葩不虚行。

摄影:李文平 主摄,综合钱旺、郭双忠、胡考进、唐顺义、赵宗锋、刘惠、张风英、陈秀玲、王建莉、刘惠琴与作者的拍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宣化   万全   张家口   莜麦   草原   张北   悬崖绝壁   尚义   敖包   西线   长城   老人   白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