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善化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群

善化寺


与华严寺相比,位于古城南门附近的善化寺显得有些冷清。在如梭岁月中,一座座殿宇嵯峨的千年古刹被时光无情拆解,只剩下一两间殿阁也不足为奇。在这些孤单零落的建筑中,如果能找到一座保存完整的寺院就显得尤为珍贵。而善化寺,正是其中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先生一行人来大同开展古建考察,在其后撰写成的《大同古建筑报告》中曾这样盛赞善化寺:“纵观此寺建筑,除配殿朵殿外,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珍贵古物,非始料所及。”来到大同,如果错过善化寺,那必定是件十分遗憾的事。

善化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群,因地近古城南门,故称“南寺”。最早创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当时称为“开元寺”,是一座国立寺院。五代后晋时更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其建筑大半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由圆满大师主持重修。这段历史被记载于寺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石碑之上。后得明英宗赐名,“善化”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与华严寺不同,善化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而建: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代建筑;大雄宝殿坐落在高约3米的台基之上,为辽代遗构,东侧文殊阁为2008年所复建,西侧普贤阁建造年代尚有争议。中国古建筑所追求的对称美,在善化寺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寺院山门紧闭,需要从东侧的小门进入。

与大多数寺院不同的是,善化寺并没有独立的山门,这座天王殿实际上就是山门,为现存金代寺院中面积之最。殿内供有明代彩塑的四大天王,站在门外向里望去,诸天王横眉怒目,表情威严,似有呼之欲出之感。

走出山门,三圣殿就在眼前。三圣殿重建于金天会、皇统年间(1128年—1148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最有特色的是檐下左右各一的硕大斜拱,层层叠叠,犹如盛开的莲花,不但起到了支撑作用,更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是金代建筑的一个典型特色。

梁思成曾说:“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普贤殿位于三圣殿通往大雄宝殿的道路西侧,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方形楼阁,梁思成曾认定其为辽代建筑。

1953年,普贤阁落架大修,在梁头发现“贞元二年一行造”的题记。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皇帝使用过“贞元”这一年号,一个是唐“贞元”,另一个是金“贞元”,二者相差三百多年。现在通行的说法为金代所建。

与华严寺一样,善化寺的大雄宝殿也建立在高高的月台之上,这是辽金建筑的一个特色。抬眼望去,大雄宝殿显得宏伟而庄严。

拾级而上,穿过明万历年间所建的牌楼及两侧的钟楼与鼓楼,便来到了大雄宝殿前。不得不说,在大同这样一座古都中,明清的遗迹甚至无法提起人的兴趣。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金代重修,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在现存辽金大雄宝殿中,面积仅次于大同华严寺和义县奉国寺大殿,是我国现存已知的八座辽代木构建筑之一。八座仅存的辽构,大同占其二,不得不感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建筑布局和构件,大雄宝殿的殿门轮廓也值得注意。这种大门叫做“壶门”,也有叫“壸门”的,是古代常用于佛塔、须弥座束腰、佛龛边框、大殿殿门、家具及门窗上的一种装饰性式样,产生于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云冈石窟窟龛内及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门上都能见到壶门的身影。


在来大同之前,我也参观过不少古建筑,但从来没有想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那些蕴藏于木制结构下的智慧与对美的追求,值得我们一再品读与回味。

从善化寺出来,正对着山门的是一座通体琉璃的五龙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壁长19.9米,高7米。壁面通体用五彩琉璃砖镶砌而成,下部为须弥座,中部雕有五条巨龙,上部为仿木建筑屋顶。该龙壁原为城南兴国寺门前照壁,2009年移至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辽代   进深   大雄宝殿   装饰性   山门   建筑群   大殿   寺院   寺庙   中国   年间   古建筑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