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吃席怪象:一道菜上桌,客人扭头就走,桌桌如此,咋回事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吃席的场合也是越来越多。除去传统的婚宴、生日宴,就连什么升学宴、升迁宴、乔迁宴,都是屡见不鲜。每逢节日周末,各大酒店都是热闹非凡,人满为患,订饭的时间稍晚一点就预约不了好的饭店,着实让人苦恼。

吃席本是一件美事,和亲朋好友一起喝酒畅谈,是工作之余难得的清闲。然而这随礼又叫人难受,现在随礼的种类名目繁多,再加上现代人的攀比心理,红包金额也是越来越大。

记得十年前同学结婚,随500的红包就觉得很有面子了,但今天不带个两三千的都不好意思去。而且喝酒时还要注意各种酒桌礼仪,实在让人难以痛快吃肉喝酒。"

为了应对城市饭店的不菲费用,很多人开始转变思路,把目光放在了农村。农村的流水席气氛热闹,菜品实在,大家相处起来也不用像酒店那么规矩繁琐,可以畅所欲言的侃大山,吃的开心玩的也愉快。

然而在最近几年的家乡流水席上,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有一道传统菜上桌以后,客人起身就走,而且桌桌如此。到底是怎么了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专门回老家去了解过,本以为是因为这道菜味道太差,或者是大厨做的不到火候才让大家都离席了。但是村里大爷告诉我,并不是菜做得难吃或者主人招待不周,而是这个菜端上来以后有讲究,客人们也都明白其中的含义,所以才会主动离席。那么这个传统菜到底是啥呢?

其实它就是丸子汤,虽然做法简单,吃起来也很爽口,但它也代表着一种特有的流水席礼仪。丸通“完“,顾名思义,这道菜上完,寓意这次宴席到此为止啦,所以它是一道送客菜。主人因为是大喜的日子不能明说客人该走了,就用这道菜委婉的提示。

中国的吃席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可能大家在城市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对这一风俗不甚了解。当然客人也不需要把这事太放在心上,因为流水席吃的人比较多,这一桌客人吃完了还有下一桌人吃,不能耽误水席的进度,大家可以在吃席之后去主人家再进行祝贺一番。

说到吃席,除了地方菜,这酒水也很重要。不管是在哪个地方,烟酒都代表着主人对客人的重视程度和心意。白酒选对了,客人高兴,这主人也有面子。

相对于城市的豪华酒席,流水席的用酒首选要考虑的就是性价比。毕竟吃饭的客人确实很多,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在流水席上经常选用贵州茅台镇的侠缘酒。

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侠缘酒能在流水席上占得一席之地,完全得益于它的高品质。作为黔国酒业旗下的一款酱香洒,与国酒共享土壤、水源和微生物等天然的优越酿酒环境,而且采用和飞天看齐的坤沙大曲工艺,最后再用当地老窖藏贮5年的基酒和10年的老酒勾调而成。

在畅饮完这酒以后,吃席的客人一度发出“玉液琼浆”的感叹,称赞它酒香浓郁,酱香味醇正,入口幽雅纯净,而且喝完以后回甘持久,值得细细品味,是一款可以作为长期口粮酒的上佳饮品。

不得不提的是它的价格,侠缘酒作为百元级的酱酒,一经推出便深受大众欢迎,喜欢喝酒的朋友们都可以试一下。

对于酒席来说,城市里讲排场,农村里讲实在,各有各的优点,无法简单得去做比较。各位朋友你们认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大厨   流水席   客人   农村   怪象   酒席   红包   流水   主人   传统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