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支付是全球第4位,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有韧性

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这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7月9-10日, 第五届世界金融论坛暨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论坛在深圳前海举行。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是和中国金融开放程度、市场承受能力和市场监管水平相互比较适应的,人民币国际化要实现它的发展潜力。

1、人民币支付

2021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

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在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排名第五位。当政府发行货币筹集的收入叫做货币铸造税,为支出筹资时,它增加了货币供给,同时,就像征集一种通货膨胀税。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的份额,已经从本世纪初的72%下降至59%。美元在今年2月全球支付中的份额为38.85%,欧元在全球金融结算中占比为37.79%,据SWIFT2020年10月份数据显示,在月度国际支付市场中,欧元所占比例为37.82%,升至世界第一名。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导致其他国家央行更不愿意持有大量的美元和欧元外汇储备。

截至2022年,全世界至少有29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SWIFT作为一个国际银行之间的合作组织,并非人民币国际支付的唯一渠道。中国的人民币还有另外一个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平稳运行了6年。SWIFT统计的人民币结算量和CIPS的人民币清算量,这两者实际上大部分是重叠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由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引发了新的博弈和矛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思潮抬头。

面对外部挑战,一方面我国加快构建内循环为主,加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精专特新,科技创新,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柱。未来在新一轮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有望“弯道超车”。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策略为人民币赢得了周边国家的信任。由于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而巨额出口顺差多以美元计价,中国面临汇率风险,要求改变计价货币的呼声在出口企业中也很普遍,于是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顺势启动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国际货币家族增加新成员,是稳定现代国际金融结构,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风险能力的必然。

国际货币家族的多元化可以不用担心美元、欧元等货币在世界上的作用。中国传统文明解释竞争是“竞始择,争而和”,提供选择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非此即彼的替代。

2、数字货币

国际货币格局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际货币之间依托其母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力量、金融力量、军事力量等因素,在货币职能方面进行竞争,基于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国际货币格局的改变,归根到底体现的是各国综合国力的变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始于国际贸易进出口计价结算,进而国际投融资,终于资产存量储备,层次递进。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认可、接受的过程,供给与需求相呼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市场说了算。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机遇伴随风险的过程,短期资本的做空冲击,既考验人民币职能不完全的脆弱性,又炼就了其“稳坐钓鱼台”的坚韧性。

从人民币国际化开启,我国接照货币国际化的普遍规律,坚持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人民币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货币生态体系。

十多年来,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始终作为一个追赶者,在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借鉴比特币在货币领域这一技术变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数字货币是密码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一种实践,它并不改变货币的基本属性,只改变货币的载体形式和存储传输方式。2021年12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芯”数字货币钱包已通过相关测试。

美元、欧元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公信力下降,人民币有责任在国际货币格局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国际货币体系是经济全球化运行的重要基石。

2017年,中国与29个周边国家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离岸人民币市场已形成以中国香港和伦敦为主,新加坡、欧洲地区多点并行的局面。离岸金融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

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主要是出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克服美元体系不稳定的需要。近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包括利率、汇率、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市场培育和金融监管等各方面改革的提速,改变了原有的渐进模式,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了金融体系改革开放的步伐。

数字货币天生超主权货币的基因,使其成为未来国际货币竞争的“新物种”。数字货币是建立在互联互通、万物互联基础之上的新的货币载体,适应了物联网支付的生态环境。

数字货币结合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能够高效地对大规模协作进行价值计量、价值分配、价值存储、价值结算,使得跨国的、公共事务的大规模协作成为可能。

作为国际化的追赶者,自2015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有所放缓,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时有发生。

自2018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巨大调整,人民币在原有的赛道继续追赶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特别是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疫情发展扑朔迷离,俄乌冲突未消停,如何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变被动追赶为主动进取,是我国金融货币领域的历史使命。

3、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新常态、新金融、新未来是高质量发展艰难起步,2017-2020这三年,是具有载入史册的里程碑意义的头件大事。

一场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遏制中国发展的贸易战正在美国酝酿和发酵。2018年年初,美国发起了对中国的全面贸易战,贸易战的规模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前所未有。

中美贸易战升级,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战打了22个月,中国以时间换空间,以小的让步换取发展的战略空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战考验。中美贸易战,是这三年应该载入史册的第二件大事情。

中美贸易战刚刚有所缓和,几乎在双方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同时,突发新冠疫情,前所未有,是载入史册的第三件大事。

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美国政治精英们已经达成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共识,即便是美国总统换人,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共识也难以改变。中国“强起来”之路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或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要面对守成大国美国的战略遏制和一些国家的提防,要防止战略误判、战略冒进、战略透支和战略失误。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继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更加复杂与艰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努力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之所以出现幸福感下降、不满意增加,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需求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

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是数量的简单增加,而是质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新旧更替频繁,个性化突出。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产品生产的一个环节,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的供给,以及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和促进消费的制度供给等。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读懂主要矛盾,也就读懂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必将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新时代有新作为。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今天的中国,已经深深地与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互为机遇、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促进发展内外联动,为中国和世界赢得更加充分的发展机遇,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把深化沿海开放与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结合起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既要不断把“蛋糕”做大,还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普通人如何切到属于自己的蛋糕,肯定是要付出努力的。

“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内涵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实际生活需求,还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精神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高级需求。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问题,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检验发展质量和效果的试金石。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适用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期盼孩子能够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导向。

人民向往的天更蓝、水更清,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高质量发展是高效益的发展。促进高质量的循环,就是要畅通供需匹配的渠道,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逐步缓解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三大失衡:供给和需求的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地运行。

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汇率的波动

因为内部和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很多,所以会阶段性加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经济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判断一个国家汇率是不是均衡,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看对外部门,看经常项目的收支情况。当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合理以后,如今“破7”,打破了重要心理关口,汇率涨跌的空间进一步打开以后,容易出现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走势。

这些都对外汇市场造成了剧烈的冲击,造成了跨境资本的大进大出,这在外汇市场都有所反映。在主要储备货币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还是比较低的,这说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现在人民币已经初步具有了成熟货币的特征,汇率弹性增加。而适应汇率宽幅震荡的新常态,需要从政府和企业层面都有所转变。

现在提出来的双循环是开放的双循环,而开放是高水平的开放、制度型的开放。汇率市场化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大国,要从大型开放经济体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的汇率选择。

中国作为大国,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更好服务国内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弹性不够、灵活性不够,必然意味着一会儿要控流入,一会儿要防流出。这对境内外投资者来讲,是非常大的不确定。如果我们的制度不是稳定的,不是可预期的,就会加剧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

如果从制度上宣布浮动汇率安排,其实就是向市场做出庄严的承诺,承诺尽可能用价格手段,而避免外汇资本管制措施,相信这将有助于增强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如果不想让人民币升值,必然就会通过数量手段实现外汇收支平衡。只能是调整资本流动管理政策,要么是控制流入,要么是增加流出。如果增加外汇储备的方式来阻止汇率的升值,美国就会涉嫌货币操纵,现在不直接用了。

外需在中国经济趋稳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没有无痛的汇率选择。

如果未来出现升值压力,将是老问题、新挑战。唯有增强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韧性,比如避免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信贷膨胀、通货膨胀、货币错配,才能更好享受汇率灵活、金融开放带来的好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人民币   中国经济   美国   韧性   汇率   人民币汇率   中国   货币   格局   金融体系   金融   经济   全球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