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造芯片,联想这次想通了?

9月,芯片市场又迎来一则重磅信息——联想造芯成功了


消息称,由联想集团旗下的鼎道智芯(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所研发的5nm芯片已经成功流片,将进入功能性测试阶段,通过测试后将有望在今年实现量产。


此次联想研发的5nm芯片采用的是ARM架构设计,将被应用于平板电脑,虽然截至发稿前联想集团并未就芯片事宜公开做出回应,但这也留给了外界更多想象的空间。


联想现在已经不是在芯片领域开始迈步,而是已经完整地跨出了一步,造芯的成功对于联想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芯片市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会是联想转型“技工贸”路线的


重要转折点吗?会给联想带来全新的未来吗?


01

联想在芯片领域跑马圈地


事实上,联想造芯并不是什么“秘而不宣”的事情。


早在一年前,联想CEO杨元庆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将在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招募1.2万名科技研发人员,组建自己的芯片团队。仅仅过了一年时间,便有了首款5nm芯片的流出。


根据天眼查显示,此次研发芯片的鼎道智芯(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26日,注册资本120000万人民币,由联想上海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图源:天眼查查询界面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联想的芯片团队和造芯计划,远远早于这些时间点,整个团队规模超过300人。


根据行业规律,一款芯片从研发到诞生,平均周期在2年左右,而鼎道智芯至今成立也不足一年,即便从公司成立开始不眠不休地研发,也无法完成5nm芯片的设计开发,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消息的正确性。


事实上,除了自研芯片之外,从联想过去几年里频频投资芯片公司和成立众多与芯片产业高度相关的子公司来看,其布局芯片领域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联想旗下有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和联想创投,三家投资的芯片领域企业加在一起多达几十家,以非常迅速的姿态在完成自己在领域内的跑马圈地。


那么,地有了,马真的就会如联想所期待的顺利得跑起来吗?


02

造芯往事


有企业愿意造芯片,从理论上来说是好事,在舆论上应该获得支持。但偏偏联想很特殊,5nm芯片的流片,还是为它招来了很多负面的声音。而究其原因,在舆论上,大程度上源于联想在上个世纪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所爆发的两种路线之争。


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联想在倪光南院士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了联想式汉卡,并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帮助初出茅庐的联想在市场找到了立足之地。


后来的几年时间里,倪光南院士所带领的团队又先后研发出了包括联想主板和联想Q286微机在内的4款核心产品,加速奠定了联想在市场的地位


图源:微博


这些产品的成功也让倪光南坚定了走自主研发之路的决心和信心,而就在他带领着团队信心满满全力进军交换机领域的时候,团队内部开始出现了裂痕,在形势一片向好的情况之下,柳传志放弃了对交换机业务的投入,并最终使得该业务终止于半路。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同年,倪光南被夭折的还有他的“中国芯”计划,想要发力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的他对与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建立芯片设计中心(“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但得到的却是柳传志“高科技但不一定卖得出去赚得来钱”的评价,致使项目最终流产。


图源:微博


自此,倪光南的“自主研发”之路在联想走得愈来愈困难,他所倡导的“技工贸”路线和柳传志所倡导的“贸工技”路线分歧愈发明显,最终以他的出局结束了这场路线之争,联想也在历经“自主研发”的辉煌之后彻底转向了“贸工技”路线。


而近年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不断以意识形态为由升级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制裁,让我国频频遭遇“芯片”卡脖子问题,加之联想自身的一些行为失范,使得它成为了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许多义愤填膺的网友认为,如果当初倪光南没有败走联想,联想坚持了他所主张的“技工贸”路线,抓住了历史机遇,中国的国产芯片之路,或许不会走得那么艰难,也许联想早就想英特尔一样,做出了自己的核心处理器。


但历史没有假设,我们虽无从得知坚持“技工贸”路线的联想是否能凭一己之力帮中国突破造芯的困局,但现在的联想准备重拾过去被抛弃的“贸工技”路线,开始发力核心这一关键技术,仅从技术角度而言,还是值得肯定的。


03

芯片会为联想打开新未来吗?


当联想开始造芯,会给它带来哪些改变和机遇呢?从过去的“贸工技”到现在的“技工贸”,以5nm芯片所翘起的芯片自研之路会为联想打开全新的未来吗?


图源:联想官微


事实上,在苹果将自行研发的M1芯片成功应用到PC和平板电脑以后,就为行业释放出了一个有利的信号——Arm芯片是有未来的!而这其中,就包括了联想。


从目前联想的动作来看,它是有在依着苹果的经验“过河”的,虽然相比于苹果的M1,联想在技术上还是有所欠缺的,但至少可以减少对于高通芯片的依赖,即便是阉割版,对于联想自己而言,也是离完全掌握自控权又更近了一步。


据测算,业界研发一款5nm的平均成本约为4.16亿元,由此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断,联想在首款5nm芯片上的资金投入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者少。如此高昂的成本,如果仅仅是将芯片应用于平板电脑,那是否有些“大材小用”?


图源:联想官微


从IDC公开的数据来看,目前联想的整体出货量未满2000万台,和它在PC领域的霸榜之势并没有完全匹配起来,去年联想以8193万台的出货量拿下了全球PC领域的第一,基于这个优势,我们有理由推断,如今在小产品的试水是为了未来在大产品铺面推广之时走得更为稳健。


平板电脑很可能只是联想的一块跳板,联想的ARM芯片未来如果发展得好,未来在PC、服务器领域才是它们瞄准所要大杀四方的市场。


回望眼下的造芯市场,像联想这样的终端厂商开始亲自试水似乎在变成一种潮流风向,它们的加入势必为行业带来新的血液和活力,尽管前路仍坎坷未定,但我们依然希望联想跨出的这一步是有意义的,能为企业的发展,芯片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全新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联想集团   上个世纪   芯片   技工贸   平板   路线   团队   领域   未来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