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PI服务涉及公民个人信息

API服务涉个人信息时的风险点

原被告双方签订《大数据综合技术服务协议》,约定原告按被告发起的服务请求,通过WEB或API接口方式为被告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即提供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在内的个人信息,信息来源为三大运营商。协议包含两份附件,产品服务定价和授权文件。

合作一段时间后,原告因被告未按约付费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拖欠的合同款和违约金。被告答辩时除了质疑原告提供的数据质量,还提到数据来源问题:

被告认为原告提供的是一种缓存数据,需要有三大运营商的授权,但原告未提供数据来源的授权文件,因此其提供数据的行为不合规且违法。

法院认为被告为此提供的证据,即数据接口调用情况说明、解除合作告知函,并不能证明其主张,原被告之间订立的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未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依约履行,最终支持原告诉求。

API服务内容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时,需要确认该等信息的来源合法性与相关业务资质。除了审核上下游授权协议的有效性与授权许可范围,还要对开展业务所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等进行审核,否则合作双方面临的风险就不仅仅是合同有效性问题,可能会涉及更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

下面以“秒单之家”APP为例看一些刑事案例。

刑事案例

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刑事案件中,上下游公司常常会通过API接口传输方式批量购买、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例如:

2017年1月,杨某成立LA公司,从事短信群发业务等业务,后与他人共同商定利用“卡王贷”虚假网贷互联网页面,获取登录网页的公民个人信息,并通过“秒单之家”APP或者API接口传输方式进行出售。截至案发时,LA公司非法向上海HYS公司等公司出售的姓名、手机号等公民给人信息,销售额已达1900余万元。

LA公司与其上下游公司会通过API接口传输方式,互相批量购买、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除了公司,也有散户通过“秒单之家”app寻找目标,进行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公民   被害人   原告   被告   贷款   接口   方式   数据   信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