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月中国再度增持美债,我国为何—反常态增持美国国债?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日,美国相关部门公布了7月时候美国国债的一些情况,根据美国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在今年7月份小规模增持了22亿美元左右的美国国债数额。在此之前,我国已经连续六个月大规模减持了美国国债,为何在世界各国纷纷抛售美债的时候,我国却要小规模增持美国国债?

日本大规模抛售美债

根据相关数据,作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的日本在7月继续延续了抛售美国国债的举措,而在此之前,日本就已经在六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抛售了超过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除了日本之外,一些大规模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例如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一些受到美国经济影响较为强烈的国家,例如越南,都在纷纷抛售美国国债。可以说,当下全球各国基本上都在抛售美国国债。

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的抛售手中的美国国债,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众所周知,因为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临下,为了降低通胀率,转移恶性通货膨胀,美联储在今年开始大规模加息了行为。截至目前为止,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四轮的加息,并且预计在9月底以及今年年底继续进行加息。美联储的加息导致了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美国,美元汇率不断提升。

美元汇率提升之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汇率便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其中以欧盟的欧元与日本的日元下跌的幅度最大。于是,为了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这些国家便纷纷开始加息和抛售美元。

我国为何一反常态增持美债

在七月之前,我国也一直在减持抛售手中所持有的美债,根据相关数据,截止今年的6月份,我国累计抛售了上千亿美元的美债。只不过我国抛售美债的核心原因除了维持货币的稳定之外,也与美元升值导致美债收益率倒挂有关。

因为美元的汇率提升,导致短期美债的收益反而超过了长期美债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之下,抛售出手中的长期美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国在7月份增持的美债当中,有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短期美债,再加上我国之前抛售的大量长期美债,结合来看,本次7月份小规模增持美债,有着平衡收益率的考虑在其中。

众所周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国际贸易当中大规模使用,用以充当交易的媒介,虽然近期美元的世界货币占比下降,而欧盟的欧元世界货币占比上升,以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去美元化的经济行为。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目前美元是世界上使用数量最多,世界货币比值占比最高的货币。适量储存美元能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美债作为美元的优质资产之一,是收入美元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在7月份小规模增持美国国债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世界各国纷纷抛售美国国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国债的价格部分下跌,在这种时候下规模增持美国国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利的。

或将强化外贸,提升外需

我国之所以要提升外汇储备,可能和想要加强外贸的举动有一定的联系。

众所周知,随着美元汇率的上升,人民币汇率在近期不断下跌,目前已经跌破了7的关口。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对于出口商品是有利的,人民币汇率下跌意味着商品在国际上的价格会相比下跌,这更加有利于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升外汇储备,有利于进一步在外贸方面增强竞争力,也可以趁着世界各国货币汇率暴跌的关口,进行一定量的采购。

以欧元举例,欧元的汇率几乎从1.5跌落到了1,同样是一美元,现在在欧洲各国的购买力几乎提升了一半,而人民币的汇率涨跌甚至十分之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利用美元作为杠杆,购买到更多的欧洲商品。

增持规模较小,影响不大

面对我国增持美国国债的行为,许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一些人认为,美国国债的数量正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突破三十万亿美元的关口,再这样下去,美国国债是信用十分堪忧。很有可能出现,不仅没有拿到利息,反而赔了本金的情况。

网友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其实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从7月份增持的美国国债数额和我国目前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的比值来看,本次增持美国国债的规模较小,对于整体局面来说影响并不大,很有可能仅仅是属于一次结构性的调整,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写在最后: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美元升值,美国国债收益倒挂,为了维系货币汇率的稳定,各国纷纷抛售美债。我国在7月时候小规模增持美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并且规模较小,影响不大,更有可能是一次结构性的调整。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美国   国债   我国   小规模   日本   常态   世界各国   汇率   欧元   中国   货币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