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长,要做第一个敢跟孩子谈“错”的人

要想让孩子的成长像参天大树一样,一步步地接近太阳,家长不能只看到它粗壮的树干拔地而起、健壮的枝干繁茂展开,也要看到它深埋进地底、不见天日的万千树根如何直插泥土,死死咬住大地,做好最牢固的地基。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正是这深埋在地底的树根,汲取阴暗之处的营养,才能孕育出树干的茁壮长大。若把树干比喻成人性的善,那根则是人性的恶,心灵也要从邪恶的事物中反向学到如何抵制、自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向善引导和以恶为戒,一样重要。

1.

孩子,需要“底线教育”

最近在网上看到太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在家顶撞父母长辈、在校霸凌同学,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善良的品德,还有作恶的底线。

孩子的“小恶”,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调皮的天性”,但天性就有善恶之分,“恶念”一旦漏出苗头,一定要及时告诉他们,这就是恶,这就是千万不能做的事,然后把他们的观念扭转过来。

我们总是会鼓励孩子:“你以后一定要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人”,但我们却忘了告诉他们:“你以后千万不能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人”。家长在给孩子立榜样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给孩子树底线。

尤其现在的家庭生活教育条件好了,孩子都是宠着、富着养,在家长的保护下,他们接触到“恶”的机会少了,所以对这些人品底线的理解就更少了,更容易受到社会上“恶”的诱惑,从而走上歧途,做错了事。

不难发现,很多社会新闻爆出来有恶习的青少年,家庭条件都不算差,甚至可以算得上“富二代”。而且在孩子犯错被发现之后,家长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从来没做过这些事。”

没错,他们在家长的眼皮底下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才让他们更好奇父母看不到地方,做这些“从未被提起”的事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在孩子被外界的“恶念”诱惑之前,家长不要太排斥孩子表露出“恶”的好奇,这是给他们明确底线、树立底线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做了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这是错的。

2.

孩子,需要开明谈“错”

在他们最需要明确是非观念的年纪,千万不要害怕他们犯“小错”,更不要害怕谈“错误”。

很多家长不敢跟孩子谈“错”,有以下几个顾虑:

一是“这样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第一反应若只有指责,孩子的感情当然会受伤。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家长应该分清孩子是故意还是无意地做了错事。

如果是故意的,那指责是肯定的,但指责之后的鼓励也不要忽视,家长要表示出相信孩子会改正的态度,也是给孩子改正的勇气;

如果孩子是无意的,引导比指责更重要,孩子意识不到这件事的危害性,家长可以耐心地带他从其他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比如被他打了一下的人是不是会痛,再跟他讲这个事的后果,如果他的好朋友被这样打痛了,以后可能都不愿意和他玩了。只有他感同身受地意识到错误是具有伤害性的,他才不会再次犯错。

二是“他懂事了自然就会分辨对错了”。请问家长都没跟孩子说过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孩子从哪里懂呢?要从下一次造成更大的错误吗?

家长不要总把教育问题归咎到学校的责任上,学校主责在孩子知识上的教育,家长才是孩子心灵上的教育负责人。

如果家长没有做第一个对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负责的人,那就等于把一张洁白的纸放到马路上,路过的谁都可以用笔画两道,等于把孩子的被教育、引导权让给了他生命中随便随便遇到的一个人。

一个高年级的坏学生可能告诉他你喜欢什么就去抢其他同学的;一个陌生的网友可能告诉他你看谁不顺眼就去造谣他......任何一个带有坏心思的人都可以在这张白纸上涂上不可擦去的污点,到了那时,家长再想纠正一切已经太晚了。

3.

树根虽深埋地底,但那只是为了汲取更多的营养,同时也要有坚硬的树皮做底线保护好自己,拒绝被腐烂,然后向着更光明的地方茁壮成长。

如果没有树根深扎泥土,树长得越高反而越危险,风雨一来就被吹倒在地。就像没有底线的人,表面越是混得风生水起,高楼坍塌的时候越是摔得稀碎。

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要能让孩子明辨是非,主动向善享受阳光,主动抵恶引以为戒。孩子在明辨是非的能力上、选择对错的时候越是主动,越能体现这个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家长   孩子   恶念   明辨是非   树根   错事   树干   底线   主动   错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