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 行稳致远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朱熹


心存敬畏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人活着,是要有敬畏之心的。敬畏是指由敬而生的尊重,不是畏别的,畏己之冒犯之念也。人们因为“敬”而效仿,因为“畏”而上进。人只有常怀敬畏之心,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勤勤恳恳工作。

无敬畏的人生是荒凉的人生,既荒凉了自己,也荒凉了世界。人心中没有敬畏,则会毫无顾忌地夺取利益,满不在乎地亵渎生命,最终会受到惩罚。人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无法无天,直至吞下自酿的苦果。

现实社会中,有领导干部因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而身陷囹圄,甚至自绝于人民。人类有时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开发无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人不敬畏法律,成为被告,甚而被判处刑罚直至被剥夺生命,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有人不敬畏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有人不尊重他人人格,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或反目成仇......所有这些均证明,人一旦缺乏敬畏之心,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就是要敬畏党纪国法,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党纪国法,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真正把一条条规定铭记于心,使铁的纪律成为自觉遵循和日常习惯,把好理想信念“总闸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自己,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敬畏权力,深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耐得住清贫,管得住自己,免遭权力奴役,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敬畏人民,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根”和“源”,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可分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用心细心耐心工作,不断反省,补短板,强弱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切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作为公民,要常怀敬畏之心,就是要自觉守规,真诚做人,善待生命。自觉守规,法律作为成文的强制性规范必须遵守,否则,即要承担法律责任。礼仪、道德和法律一起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规范。守法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和道德规范,提升人的素养和综合素质,规范社会秩序。真诚做人,不自欺欺人,做到知行合一,对自己满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约束自己,宽恕别人,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言而有信,言出必果。借债还钱,诚信立世。善待生命,善待动植物和大自然,同不善待生命、破坏生态的行为做斗争,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善待生命和生态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命本该崇高,灵魂本该崇高,生而为人,当有敬畏。人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把准人生方向,才能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自己的内心,每个人只有心怀敬畏才能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干干净净为人处世,守住自己的生命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行之高远,个人、集体、国家、民族才能行稳致远!



冯永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敬畏   党纪国法   荒凉   自觉   权力   人类   生命   法律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