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拉搓扯捏压剪 穿越梦幻时空的天门糖塑

2021年11月26至2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糖塑在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精彩亮相,受到热捧。


天门糖塑传

向金祥

写前面的话

2008年6月7日,糖塑(天门糖塑)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88。

2021年11月26至2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糖塑在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精彩亮相,受到热捧。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东升,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等知名企业家莅临天门展台,为天门糖塑点赞。

我认识糖塑,记得糖塑,大约是1965年。那年我十岁。十岁以前,见到了不认得,认得也不记得了。

那时候,三分钱可以买个锅盔,五分钱可以吃上一碗包面。做糖塑的来了,小朋友掏出三分或者五分钱,就可以在不同价位的转盘上碰手气,指针停在哪个图案上,师傅就图给你做“糖玩艺”。那个转盘和我们今天在手机上抽奖的转盘一模一样,但不会出现花钱买“谢谢”的事情,出了钱至少可以得到一只工艺简单的糖葫芦或者“吹叫”。

五、六十年前,糖塑对于小朋友来说,属于高档玩具。随买随做,好看(有艺术含量)可吃,买的时候还可以玩转盘碰手气,特刺激。尤其是在农村,如果不是家里有人拿工资或者做手艺的话,一般人家的孩子,手里根本没有钱,看到糖塑艺人出现了,只能依依不舍地陪着他从村头转到村尾,饱饱眼福。

糖塑的季节性很强,只在每年冬季和春季才出现,春节前后个把月是生意最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把糖塑艺人叫“做糖人的”。有心计的小朋友,为了过上一次“玩糖人”的瘾,常常会花一年的时间做准备攒钱。攒钱的方式,大多是拾破布巾、锈铁等废品卖,挖半夏卖,夏天从树上找知了壳(又叫蝉蜕)卖。常常是小朋友辛辛苦苦攒的钱被大人发现了,在缺钱的时候紧急征用。玩一次“玩糖人”依然只是梦想。

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小朋友们都不缺钱了,玩具的花样越来越多,糖塑已失去了吸引力,不得不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闲暇整理七零八落的书报,发现一张2007年5月13日的《湖北日报》,有我和朋友合写的新闻《吹拉搓扯捏压剪 糖塑绝艺昐传人 天门加紧着手抢救性保护工作》。

日前从天门市文化局获悉,久负盛名的天门糖塑被省政府确定为我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天门糖塑兴起于明朝初年,俗称“吹糖人”,与泥塑、面塑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据糖塑艺人介绍,天门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调入红、蓝、黑、黄四种色素备用,借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及竹片、弹簧、石膏粉等辅助材料。

糖塑由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形。而天门糖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吹”与“塑”巧妙结合。天门糖塑更绝的一点,是其作品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艺人把飞禽走兽,器物用具,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作为题材。常见的有牧童、二龙戏珠、麒麟送子、三英战吕布、西天取经、老鼠拖葫芦、金狮围香炉、穆桂英挂帅、杨宗保点兵等等。其作品民间文化气息淳厚,造型夸张粗野,色彩鲜亮醒目,一些活动部件如弹簧、篾片的运用使糖塑更生动传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糖塑已不是儿童眼中的“稀罕物”,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玩具。因其逐渐失去了市场,日渐无人愿意去学习继承。现在全市健在的糖塑艺人仅10余名,年龄最大的已83岁,年龄最小的也60多岁了。其中有的人因多年不从事这门手艺,捏出的糖塑质量也不高。

据悉,天门市政府和文化部门已着手对天门糖塑展开抢救性保护,目前糖塑的文字影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

昨天的新闻已成为历史。想起当时采访还有些资料很有传承价值,急忙翻箱倒柜地寻找,所幸还没有丢失。于是,整理出《天门糖塑传》。虽然长达13000字,但有料有味,读过不会后悔。


永远的天门糖塑

天门糖塑俗称“吹糖人”。加热后的麦芽糖经过艺人的“吹”和“塑”变成妙横生的艺术品。天门糖塑由祭祀用的“糖供”演化而来。唐宋时期的古籍提到“糖供”做成人物、鸟兽、果品等形状,但如何制作却无记载,糖塑艺人把元末明初时的刘伯温作为祖师,但糖塑早在刘伯温之前就已出现。

天门地处江汉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旧时水患频繁,做糖塑是一种逃荒时谋生的手段,灾荒年景刺激了这种手艺的发展。旧时天门糖塑艺人众多,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态势造就了许多精品。艺人们浪迹江湖,形成许多帮派,还成立过糖人工会。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许多地方,活动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天门糖塑现在仍保留着明淸时期民间美术的典型特征。数百种忠义、吉祥、避邪类的题材;“吹”、“塑”结合的制作手法;简单的四色调配出醒目而和的色彩;变化多端的肌理构成;巧用弹簧造成糖塑的动感。这些民间艺人创造的技艺都很有价值。
现在,糖塑这种只能在冬天天冷时制作又不便长途运输的“玩意”市场影响力逐渐减弱。宗族祭祀活动很少,祭祀活动用的“糖供”早已消失。人们对糖塑的认识也逐渐淡化,年轻的人们根本不了解其吉祥寓意,仅仅只认为糖塑好看而已,潜在的消费需求大大减少。

目前,还在做糖塑的艺人大都年过七旬,且人数极少。过去做过的也去从事別的行当谋生,技艺退化。由于没有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糖塑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

糖塑所在的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天门糖塑艺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滨湖地区。

天门市,古称竟陵,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端,南滨汉水,西越京山县与大洪山相邻,南与百里沉湖相连。天门河横贯境内,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境内西部地势较高,东南部地势低洼,多湖泊池沼,盛产鱼、虾、莲藕、菱角,品质优良。

天门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侯,气侯温润,光照充足,春温多变,夏季易涝,伏秋多旱,严寒较短,四季分明。主产棉花、油菜、水稻等农作物。

天门是长江中下游文化发祥地之一,著名的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就出自天门境内,出土了大量七、八千年前的石器、陶器、蚌器和粳稻等物。秦竟陵县,先后7次为郡(州、行署)治所500余年。天门是茶圣陆羽的出生地,被称为茶文化的故乡。天门是全国有名的内陆侨乡,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遍布天门人的足迹。天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一荆州花鼓戏的原创地。天门物产丰富,文教昌明,被学者誉为“三乡”(侨乡、棉乡、文化之乡)宝地。

分布区域 天门市东南部的小板、马湾、杨林、竟陵横林、市、口、多样、干野等多镇以小板镇糖塑人数量最多。

历史渊源

天门糖由“糖供”演化而来。

作为供品的糖塑,如果是寿誕,一般是一对《龙风烛》或《龙盘烛》配一套《福禄寿三星》;或者是一对《青狮》配一套《八仙庆寿》。如果是婚礼,就做《麒麟送子》。如果是当官后荣归故里,就做《龙凤呈样》。有时候还要加上许多套戏曲故事或者是工程浩大的《黄鹤楼饮宴》之类。多到需要几张1平方米多的方桌才能摆下,还有抬着方桌巡游的仪式。这种祭祀时的摆设在祭祀以后还可以食用。

旧时,祭祀是极为隆重的大事。祭天地、祭社稷、祭日月、祭水火、祭祖先、祭鬼、祭山神、土地、门神、灶神等等。祭祀神灵要用上好的供品,“糖供”就是其中之一。唐宋时期的古籍,提到“供”做成人物、鸟兽、果品等形状,但是不是用麦芽糖制作,如何制作则没有记载。县志、府志上也无从查考。

关于糖塑的发明人,也就是艺人所谓的“祖师”,现存两种传说。其一是:“糖人”是“杜康小姐”的发明。杜康是周朝人是酿酒的祖师,同时也是熬制麦芽糖的祖师。他的女儿小时候把麦芽糖当玩具,捏出了“糖人”。麦芽糖在周朝就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麦芽糖就很普及,当时麦芽糖就有许多名称。糖塑雏形出现应该很早,按照“杜康小姐”这种传说推算,糖塑应该有2500年以上历史。其二是:“糖人”起源于刘伯温。刘伯温(即刘基)是元璋的军师,传说他在平定西南的某次战役中,用稻草扎成人形,上面涂满蜜糖,用来吸引敌方放出的毒蜂,因而大获全胜,“糖人”由此得名。

由于刘伯温是民间崇敬的“神人”,糖塑艺人都愿把他当成自己的“祖师”。事实上,在稻草人上涂上蜜糖和用麦芽糖吹塑成糖人相去甚远,因而把刘伯温作为“祖师”缺乏说服力。假若用刘伯温生活的年代来推算,糖塑出现的时间就要后推1900年。由于现在天门糖塑的造型特征、人物服饰的装饰手法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典型印记,被称为古代糖塑的“活化石”,因此采用“吹”“塑”结合这种成熟做法的糖塑盛行于明清时期是可以确定的。

祭祀的”糖供”在民国时期己退居次要位置,但那些“糖供”的做法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逐渐演化成寓意吉样的一种象征。糖塑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在旧时曾经做过用于祭祀的一些“大活”,需要几个艺人同时做几天才能完成。“大活”的工钱一般以“封筒”(即“红包“)的形式发放,比较丰厚。

天门糖塑艺人大都聚集在滨湖地区,是因为滨湖地区旧时水患频繁,“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糖手艺是外出逃荒时谋生的手段,灾荒年景刺激了这门手艺的发展。由于艺人众多,旧时的天门糖塑艺人还成立过糖人工会,制定行规行法,自成帮派,作为互相扶持的手段。做糖望是一碗“江湖饭”,艺人们的足迹遍及全国许多地方。他们赚钱主要是靠“扯牌九”、“比点子”之类博彩活动,彩头就是“大玩意”(较大的糖望)。

糖塑的艺术题材

天门糖塑俗称“糖人”,源于旧时祭祀用的“糖供”,主要原料是加热后的麦芽糖经过艺人的“吹”和“塑”,变成妙趣横生的艺术品。数百种题材,变化多端的形式都保留着明清时民间艺术的典型特征。天门糖塑艺人众多,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态势造就了许多精品。天门糖塑艺人浪迹江湖,形成一些帮派,各有不同的活动区域,但大多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糖塑的题材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有名目的约有数百种之多,经常性做的也有数十种。

糖塑的题材主要有三大类:忠义、吉祥、避邪。吉祥类数量最多,都是一些讨人喜欢的题材。人们的信仰、愿望决定了糖塑的题材。
忠义类。这类题材主要以关公为代表。有《关公勒马望荆州》、《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忠义千秋》、《关圣夜读》等名目。其他如《杨宗保点兵》、《穆桂英挂帅》、《梁红玉击鼓》、《慕容贞斩蛇》(七侠五义故事)等表现忠臣义士的都可归入此类。

吉样类。包括庆寿、祈福、求子、生财、灵禽、瑞兽以及一些被赋予古样意义的物品。如:《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福禄寿三星》(又名福禄寿禧)、《麻姑献寿》、《寿星乘鹿》、《蟠桃贺寿》、《郭子仪庆寿》、《龙风呈样》、《刘备招亲》,《游龙戏凤》、《天官赐福》、《麒麟送子》、《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吴刚砍樵》《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五子登科》、《文王访贤》、《太公垂钓》、《老君骑牛》(又名《紫气东来》)、《牧童骑牛》(即春牛)、《(金鱼闹菱》、《连年有余》、《二龙戏珠》、《龙盘柱》、《龙盘烛》、《龙盘狮》、《龙风烛》、《蝴蝶戏花》、《金鸡斗蟋蟀》、《十样锦》。

避邪类。避邪类的题材表达了人们逄化吉的愿望,如:《除五毒》(又名《鹦鹉》,鹦鹉叨一毛虫)、《三怕》(青蛙、蛇、蜈蚣。青蛙怕蛇,蛇怕蜈蚣,蜈蚣怕青蛙)、《玄武》(又名《龟蛇二将》,龟与蛇称为“玄武”,古代“四灵”之一)。小玩意中的《金瓜》(金瓜锤,兵器)、《大刀》(形似青龙偃月刀)也可归入此类。

同一题材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小玩意中的老鼠,就有《老鼠拖葫芦》(喻大的在后,好事在后)、《老鼠上灯台》(寓意高升)、《老鼠吃菱角》、《老鼠钻夜壶》等等。

做得最多的是狮子类题材,有《葫芦狮》、《狮子滚绣球》《太保狮》(又名《太师少师》,即太师、太保、少保,都是高官。做一大一小狮子,喻做大官,代代为官)、《双狮抢球》、《金狮睏香炉》(喻香火甚盛),《龙盘狮》等等。

有些题材来源于民谣。如有一首民谣是:“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黄雀又被猎人打,猎人又被虎来伤,老虎落在枯井里”。糖塑艺人就在有许多枝杈的冬青树枝上,先做十个石榴,再在技头穿螳螂、黄雀、猎人、虎、枯井等,名曰:《十样锦》。

有些糖塑取材于发生在天门的历史故事。如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名将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故事,就发生在天门竟陵北门外,艺人们据此做成《青河桥比箭》。

有些取材于民间传说,如《游龙戏凤》。明朝正德皇帝游历到天门陶溪潭,纳李凤姐为妃。这个故事后来被人改编成戏剧。“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这种有故事情节的糖塑,占的比重很大,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些题材可称为“糖塑连环画”。如《金鸡斗蟋蟀》,用一组糖塑表现公鸡与蟋蟀争斗的过程,蟋蟀或咬住公鸡顶冠,或钳住公鸡垂冠,公鸡招架不住,小虫居然成了胜利者。

有些题材特别幽默风趣,如《童子戏鸡》,又名《鸡啄鸡》:男婴要捉公鸡,公鸡要男婴的“小鸡鸡”。由于公鸡装在弹簧上,晃动竹签公鸡就会不停地啄。这是类似欧洲“撒尿的小孩”的题材。“鸡”谐音“吉”,“鸡啄鸡”谐音“吉上吉”。



糖塑的原料——麦芽糖

我国熬制麦芽糖的历史久远。麦芽糖在代有很多名称,有饧( xing,又读ting糖)、饴(yi移)、餔(bu补)、餦餭筐( zhang huang 章黄)、馓(san散)等等。后来又有关东糖、胶牙饧、藕丝糖等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麦芽糖就已出现。

江汉平原农村,每逢春节有准备“年货”而“熬糖”、“打豆腐”的习俗。过去的天门农村,很少有农户不会“熬糖”的。春节前,无论走到哪个村庄,农家小院熬制麦芽糖的清香扑鼻而来。近些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自主创业,“熬糖”由一些专门生产麦芽糖的作坊实行产业化生产,年轻人只知道“熬糖”而不知如何“熬”。
熬制麦芽糖,首先要准备麦芽。用大麦或小麦淘洗浸湿,存放在竹子做的筲箕或者筐子里均匀摊开,盖上湿布并适当洒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就可生成麦芽。麦芽味甜,含有较多的糖化酶。麦芽加水磨细备用。

用米,碎米或者玉米粉(只要是淀粉类都行),煮成粥,待其冷却至微温时加入磨细的麦芽汁,继续保持微温12小时左右,使其糖化至水和渣分离清晰可辨时,用纱布过滤出糖糟,将过滤出的糖水熬制成麦芽糖。制作糖塑的麦芽糖最好是纯糯米熬成,这样糖色浅,加入食用色素特别出色。现在糖塑艺人自己熬糖的已不多见,多半购进订制的麦芽糖成品。

麦芽糖本色是黄褐色,但加温变软后扯制,就会扯成乳白色或淡黄色。麦芽糖的可塑性极强,可拉成薄片,可扯成细丝,可吹成又薄又亮的泡状。它又有很强的粘性,塑成“零件”很容易粘合,变冷后又能保持塑成的形状。

糖塑的工具与辅助材料

糖塑担子。糖塑担子是集工具箱、操作台、展示架及坐为一体的简易设备,木制,比较轻便,一根扁担就可以挑起。糖塑担子“一头”用可折叠支架支撑,高约128cm(含支撑架),长约58cm,宽约35cm。用以存放化糖槽和塑制工具,前端上部搁板设指针式转盘两个,供顾客转动指针,碰运气选择糖塑品种。上部设有横梁,横梁上两排插孔用来展示己完成或未完成的糖塑。横梁下面的木板上写有常见糖塑名目。糖塑担子“另一头”为箱式结构,用来存放备用的糖料及其他辅助工具,作操作时的坐凳。

化糖用具。化糖槽为铁皮制成,长36cm,宽的12 cm ,深约8cm,分为四格,底部呈弧形,装本色(黄褐色)、红色、绿色、黑色四种糖料,有色糖料系加入食用色素。另有长约12cm竹制四根,用来调色及取糖料。化糖槽底另有铁皮制的托槽,放上产生的木屑,俗称“锯末”,引燃后压上瓦片以控制化糖温度。备有一把小铁铲用来添加或拨弄锯末起控温作用,防止麦芽糖长因时间加温出现焦化,成为不能吹塑的废料。

塑制工具。糖塑的塑制工具为简易:一把竹制塑刀,行话称为“签子”。一般有两种。一种一端如木刻的弧形小圆口刀,用来压出人物面部上下眼睑及眼窝;另一端为尖锥状,用来刺出人物鼻孔同时出鼻梁,压出嘴角等。另一种一端为内凹圆环状,用来压印出蜈蚣等动物凸出的小眼珠或其他花饰,按压时转动“签子”,小眼珠才能浑圆。大眼珠如青狮的眼珠子则搓捏而成,不用此工具。另一端为较粗锥状,用来制作动物的较大鼻孔。

小剪刀,小剪刀用来剪出各种片状造型,或用来剪出手指、牛蹄、鬃毛、披饰等等。一般剪开后还需要捏制定形。

小木梳,在糖料上压制肌理用。木梳这种极为简单的工具在艺人手中却“不简单”。一般情况下,木梳只能压出排列均匀的平行肌理,但是艺人们却采用按压的轻重、角度及重迭的次数,或压了再扯,扯了再压,可以制造出变化无穷的丰富肌理,可以是丝带、发髻,可以是衣纹、盔甲,可以是排牙、鳞片,可以是缨花、叶脉,可以是羽毛、兽爪,也可以是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肌理。

其他助材料有:

竹签:糖塑都附着于竹签,竹签是糖塑的骨架,准备宽、粗、细、长、短竹签若干,一端削尖,以便于插入糖塑担子前端横梁孔中固定。另外,糖望人物的刀、枪、剑、戟、扇柄、鱼杆等也用细竹签,多为使用时现劈。如作梁、柱则用麻梗、高梁杆等。

小篾刀,削竹签用。

石膏粉少量,吹制时防粘使用。

墨汁及细竹笔,点睛画眉用。

红色食用色素溶液及竹笔:点染眉宇及腮红用。

棉花,白色或染成红黑等色,做人物胡须用。

棉线,做弓弦、钓线用。

弹簧,用铜丝在细竹签绕成,有粗细几种,连接活动部件用。空闲时绕制,用时剪取一段,适当拉伸。

天门糖塑的艺术作品

天门糖塑题材富,内容庞杂,有名目的有数百种,经常做的也有数十种。

大型作品如《黄鹤楼饮宴》,既有层层楼阁,又有众多人物;中型作品如《三英战吕布》也有四人四马。这里列举的天门糖塑代表作,虽然艺人们称之为“大玩意”,但都属于天门糖塑中的中型和小型作品。

1988年,正是70岁汪培林师傅技艺炉火纯青时候,他制作出属于高难度糖塑绝技的经典之作《牧童骑牛》,作品高约20cm,不包括竹签。汪师傅活了80岁。《牧童骑牛》由“春牛”演化而来,寓意春天来临,风调雨顺。汪师傅仅用一个糖泡,就吹成了包括头、颈、肩、腹、四肢还带一条尾巴的牯牛体形。汪师傅从小放牛,耕田使牛,认得好牛。他心目中的好牛是:体要壮、肩要隆、肚要圆、角要揸、敢“抵脑”(水牛相互较量)、力气大。他“吹”“塑”的牛,抓住了这些特点,在概括的基础上有夸张,达到了“神似”。汪师傅说,“吹牛”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师没教过。小板江台的艺人们还会做《牯牛睏水》,现已失传。

汪培林1985年制作的《麒麟送子》高约22cm,不包括竹签。麒麟是瑞兽,送子娘娘怀儿童,乘麒麟而来。《麒麟送子》是旧时婚礼的供品,现在天门仍有人用来祝贺新婚夫妇早生贵子。麒麟造型饱满,色彩浓艳,人物仍保留着清代的典型特征。

《龙风烛》是一对糖塑大蜡烛。凤居龙上,仍保留着清末慈禧太后当政时的样式,是祭祀用的供品,祭祀仪式结束后可供食用,是古代“糖供”的“活化石” 。杨志谱1986年制作的一件《龙风烛》,高约60cm,不包括竹签。

杨志谱、杨斌成制作的《三英战吕布》,高约20-25cm,不包括竹签。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塵战,马是“泡活”(“吹”成的),体量大面用料少;人物是“头子活”(“塑”成的)肌理繁复,细节丰富。他们2005年创作的代表作,“吹”“塑”结合,“讨巧”之极。
狮子威武雄壮,避邪消灾,是天门糖塑的重要题材。2005年杨林洲制作的《狮子滚绣球》高约20m,不包括竹签。青狮(黑狮子)身上红绿黄三色装饰醒目和谐,木梳压成又经扯制的肌理,丰富耐看。

传承谱系

天门糖塑艺人众多,高手云集。艺人们浪迹江湖,形成许多帮派,旧时还成立过糖人工会,糖塑艺人从师的时间都很短,少则七天多则半月。按行规“只传七分”,徒弟学手艺多半幕“参师”(观摩其他师傅的做法)或“瞟艺”(偷看其他师傅的做法),因而糖塑艺人的谱系比较复杂。

小板镇小板村以杨思发为代表的杨氏家族是天门市有名的“糖塑世家”,糖塑手艺已传承了四代。虽然第五代孙辈甚多,但无人学糖塑手艺。

小板镇姚湾村肖玉堂是杨氏家族的表亲,师从杨家学得糖塑手艺。肖玉堂本来就是制作建筑砖雕的高手,他把砖雕戏曲人物手法用在糖塑上,很快就成为特擅做“头子活”(即人物故事)的“龙头老大”。他能在看戏时随即做出戏中人物。肖玉堂后来做被推举为糖人工会头领。与肖玉堂结为拜把兄弟的糖塑高手有孙国强、陈仁梁等。

小板镇码头村汪培林师从肖玉堂,“名师出高徒”,汪培林后来成为天门首屈一指的糖塑高手。

小板镇江台村糖塑艺人帮派意识很强,被称为“江台帮”,他们做糖塑有相对固定的地盘。“江台帮”的帮头是江百林。

小板镇码头村董腊树是天门市目前最年轻的糖塑艺人,现年50岁。他的手艺是家传,也曾向汪培林“参师”。

横林镇豹山村糖塑艺人敖西廷师傅是一位参加过新四军的老革命。1947年他所在的部队在四川打到只剩下他一个人,只好回乡重操旧业。岳口镇的郭汉师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会雕皮影、唱皮影戏,会塑泥菩萨。他学糖塑只学了七天,就开始以糖塑为业,他独创的糖塑很多,师从他的徒弟不少。

刘茂林师傅是流落到天门的小贩,原以砍菱角(用刀剥菱角壳)为业,他以砍菱角为掩护“偷艺”(偷看糖塑艺人的技艺)也学会糖塑,成了知名的糖塑艺人。后来以刘茂林为首的一批艺人被称为“菱角帮”。

代表性传承人

汪培林(1918年-1998年),天门市小板镇码头村人。由于父母双亡,汪培林十三岁就师从肖玉堂做糖塑,二十出头就是糖塑高手。他的糖塑造型追求“劲拽”(有力之意),总结出狮子造型的诀窍是“昂首、挺胸、婵腰、翘屁股”。他表特别擅于“吹牛”,仅用一个大糖泡就可以吹出牛的头、颈、肩、腹、四肢和尾巴,再粘上其他“部件”,就是一头壮实的大牯牛。汪培林师傅的“吹牛”绝技被公认为“天下第一”。他用黄色麦芽糖吹成的“铜号”可以吹响,他的糖塑“水烟担”可以装水并吸烟,他的“泡活”《龙风烛》以体量特大而取胜。特别是他做的武将,象赵子龙、穆桂英,从亮像姿式到颜面表情,都流露出一股豪气。汪师傅在街头做糖塑时,总是观者如墙,而他旁若无人,气定神闲,做糖塑就象在变魔术一样,令人叹为观止。汪师傅能做的糖塑题材有数百种,代表作有《牧童骑牛》、《老子出关》,《麒麟送子》、《龙风烛》、《八仙庆寿》、《西湖游景》、《断桥会》、《赵云下山》、《穆桂英挂帅》、《西天取经》等。他的糖塑作品曾受到民间美术专家曹振峰先生很高评价,糖塑作品入选多种画册。

杨志谱生于1934年,小板镇小板村人。他是天门市有名的糖塑世家杨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由于家里几代人都做糖人,他并未正经地学,光看就看会了。杨志谱做糖塑生意时,经常与汪培林师傅住在一起,受汪师博影响很大。他是天门市现存的糖塑高手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倒爬狮》、《龙风烛》、《太保狮》《三英战吕布》、《五龙捧圣》、《十样锦》、《青河桥比箭)、《八仙过海》、《寿星骑鹿》、《福禄寿禧》、《莲藕》等。他的糖塑作品曾入选小学生美术课本和多种画册。2006年以他为主角电视纪录片曾在中央电台九套播出。

杨林洲,生于1946年,小板镇小板村人。他是“糖塑世家”杨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师从其父亲杨志学(杨志谱之兄)学糖塑,传了杨氏家族一部分代表作。他擅长做《青狮》、《双狮捧球》等。现以理发为业。

肖丙生,生于1936年,小板镇姚湾村人。他的大伯肖玉堂、二伯肖春堂、父亲肖满堂都是天门市有名的糖塑艺人。肖家的糖塑手艺,本来是得自杨家,但肖家的表现手法与杨家区别甚大。丙生做的糖望,不追求形似,而十分随意,线条流畅,用糖很少,在天门糖塑中自成一派。代表作有《哪吒闹海》、《龙戏风》、《猎人》等。

杨斌成,生于1933年,小板镇小板村人。属于小板村糖塑艺人另一系钟义方的传人,天门现存的糖塑高手之一。他传承了钟师的一批代表作,如《五虎大将》、《五关五寨》、《吕布戏貂婵》、《刘金定服药》。杨斌成的代表作还有《雷打张继保》、《时迁盗鸡》、《张先生讨学钱》、《回娘家》、《水烟担》、《四季平安》等数十种。他的糖塑造型严谨,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罗光烈,1931年,小板镇范岭村人。他是汪培林的徒弟,传承了汪师傅的吹牛绝技和大部分作品,但技艺还是略逊一筹。罗师精于江湖,熟悉历史典故,现在广东以算命为业。罗师傅是天门现存的糖塑高手,具有江湖艺人的典型特征。

毛四元,1936年生,小板镇胡桥村人,健在的糖塑高手之一,自我评价为现在天门数一数二的糖塑师傅。他擅于做关羽的故事。他在旧时靠做糖塑买了十余亩田,还盖了大瓦房,成了富裕中农。他说:“只要上十天,个把大肉猪就到了手(指做糖塑挣钱快),我是讨了糖人的好。”他的代表作有《过关斩将》、《关公勒马望荆州》、《单刀赴会》、《秉烛观书》等。

江虎成,1953年生,小板镇江台村人,江台帮的传人。天门健在的糖塑高手之一。江虎成1976年才开始学做糖塑,由于悟性极好,学得极快,很快就成江台帮的头面人物。代表作有《青狮》等。
董腊树,1957年生,小板镇码头村人。他是天门市仍坚持以糖塑为业的最年轻的艺人,代表作有《麒麟送子》等。董腊树的父亲董富佴做过糖塑《军人抗战》,表现中国军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情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是糖望作品中稀有的现代题材。

糖塑艺术的主要特征

天门糖塑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它保留的旧时代文化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数百种名目的糖塑作品分为忠义、吉祥、避邪三大类,都是历代世俗文化特別是明时期世俗文化的积淀。由于做法上的师徒传承,糖塑人物的服饰、发髻仍然是明清时的模样。糖塑中的“大玩意”象《龙风烛》、《福禄寿三星》之类,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作为“糖供”用于祭祀、寿诞、婚庆时的形态。它受当代文化的影响很小,也极少反映当代生活,是古代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民俗,特别是祭祀的风俗,是重要的实物例证。

天门糖塑的造型注重力度,夸张得恰到好处。既注意用“泡活”扩充体量,又注意“头子活”有丰富的细节。用色仅四种,看起来却色彩丰富;肌理多变化,做起来却节省时间。擅于“讨巧”是天门糖塑的强项。

天门糖塑艺人,有很多也会做面塑。还有少数糖塑高手同时会做建筑用砖雕,会塑泥菩萨,会雕皮影、唱皮影戏。有的高手经常揣摸木雕狮子和石雕狮子的造型。在糖塑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民间美术作品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痕迹。糖塑高手汪培林总结出糖塑狮子的造型口诀,与古代石辟邪的造型惊人地一致。天门糖塑艺人多方面的型技艺为研究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和民间美术相互融合的现象,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天门糖塑艺人群体有显著的江湖特征。糖塑艺人都自称是“江湖人”,在一起喜欢“摆江湖”。在旧时,为了相互扶持,避免恶性竞争,他们成立“糖人工会”,制定行规行法,统一市场价格,限制技艺外传,甚至制定一些属于“酷刑”的惩罚办法,他们分为不同的帶派,都有不同的活动区域等等,都是很典型的事例。对于深入研究民间艺人当时的生存状况也有参考价值。

糖塑艺术的重要价值

糖塑在造型、用色上讲究“热闹”,制作技法讲究“讨巧”。

大型作品如《黄鹤楼饮宴》取材于三国时周瑜在黄鹤楼宴请诸葛亮等人,是斗智斗勇的“鸿门宴”。造型繁复的层层楼阁加上剑拔弩张的各方人物,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是造型热闹的代表。

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将一百多个有名有姓的英雄豪杰组合在一起,以人物众多取胜,是气势热闹的代表。

表现单个人物的作品如《姜太公钓鱼》、《刘海戏金蟾》,如何能热闹呢?艺人们在衬景上做文章。人物背后加上红、黄、绿三棵枯树,以代表色彩斑烂的莽莽丛林,再加上抽象的山、具象的草以丰富画面。虽然处理方法是程式化的,却达到了满而全的“热闹”效果。

再如《金鱼闹菱》,按题意只要有金鱼与菱花就行了,但水里不是还有他生命么!加上青蛙,加上河蚌。这些东西不是主角,做得小一些,画面却丰富了。

糖塑艺人在制作时善于“讨巧。“巧”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吹”、“塑”结合

麦芽糖可以“吹”制,是一种优势,用“吹”这种方法制作,成型块、体量大、用料省,行话叫“泡活”。而把以“塑”制为主的叫“头子活”。做一些“大玩意”一般都要“吹”、“塑”结合。因为“泡活”光洁圆润,体量又大,但缺少细节;“头子活”肌理丰富,长于细节,但缺乏体量。两者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比如《三英战吕布》:四匹马是“泡活”,造型稚拙、颜色各异。四个人物是“头子活”,盔甲、雉尾、靠旗、兵器都不相同,关羽、张飞一目了然。四人四马,战场驰骋;舞刀弄剑,好不热闹!这样成套的大玩意,仅一斤多糖料就可塑成。“吹”、“塑”结合,虚实相生,“讨巧”之极。

2、简单的颜色“不简单”

麦芽糖的本色是黄褐色,不可能调出蓝色与紫色,因此只有简单的红、绿、黑、黄四色可供选择。颜色有限,“讨巧”无限。红绿对比强烈,浓艳深沉;其间穿插黑黄,醒目和谐。艺人们多采用一色为主,另三色为辅的手法。如“青狮”通体皆黑,而齿、鼻、须、耳、脊、尾、火珠、祥云则采用另三色。在深沉的黑色躯体衬托下,这些部分艳丽无比,极为响亮。又如《麒麟送子》,麒麟身躯以翠绿色为主调,而其他部件则以另三色搭配,再加上人物的色彩对比,使这件糖塑就像一件晶莹闪亮的漆器,分外夺目。

3、变化无穷的肌理

麦芽糖是食品。“糖供”在仪式后食用,小玩意的“寿命”往往不到半天,不能一件玩具放到明年,这些因决定了它是“一次性”雕塑。制作糖塑,不是精雕细刻,而是野逸草率。类似民窑青花瓷器上的简笔人物,逸笔草草,简练流畅。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急就章”式的作品怎样才能丰富、耐看?艺人们采用了两种办法。其一,多色揉和。多色揉和会产生复杂多变的色彩纹理,或如虹霓,或如波浪,或如大理石纹;或者造成单层却仿佛多层的效果。其二,木梳压印。木梳压印的肌理呈单调的鱼刺状,如不加变化地滥用可能适得其反。但经过拉、扯、揉、搓和重复压印处理就千变万化,呈现疏密繁简等丰富理细节,近看奥妙无穷。

4、巧用弹簧。弹簧使用在雕塑中,西方现代才出现。在糖塑中使用弹簧却是早已有之。凤的翅、鱼的鳍、狮的耳、龙口的火珠、甚至五彩的祥云、武将头上的雉尾、《童子戏鸡》的鸡都装上弹簧,稍有风吹草动,这些部件就会振动。凝固的雕塑就成了活动的。艺人们用简单的弹簧造成了糖塑的“生动”。

糖塑艺术的濒危状况

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糖塑表现的题材被当作“四旧”,曾一度消声匿迹。随着改革开放,糖塑又重新出现,特别受欢迎。据1985年的统计,当时仅小板镇就有糖塑艺人三十余人。有些高手做的糖塑甚至要预先付款,几天后才可取货。有些外出跑“大码头”的艺人,收入丰厚。

1987年,天门糖塑作品的模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届中国艺术节展出。电视片《湖北民间美术》也纪录了天门糖塑艺人做糖塑的实况,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天门糖塑作品被编入画册,选入小学《美术》课本。天门糖塑艺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抬举”,做糖塑的积极性高涨,糖塑收入也水涨船高。1990年前后,是天门糖塑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随着时间推移,现在天门糖塑衰落之势逐明显。

一、糖塑的生存基础已发生巨大变化。祭祀、庆寿和祈福是大型糖塑的用武之地,精彩的糖塑也大多是这类作品。解放以后,宗族祭祀活动很少,偶尔有祭祀也不用糖供”了。用《八仙庆寿》贺寿或用《麒麟送子》庆贺婚礼也很少见。现在糖塑作为“供品”的功能已经丧失,仅存作为春节期间的童趣“玩意”或儿童食品。糖塑艺人做的多半是一些比较简单、价格低廉的“小玩意”,如《吹叫》(糖塑的口哨)、《大刀》、《猴哥》、《八戒》之类。“大玩意”做的很少,一般都是作为“扯牌九”或“比点子”赢得的“彩头”;如果出钱定做,一个《青狮》就要五十元,愿出这些钱的,内地还是很少。

人们对糖塑的认知也在弱化。糖塑的民俗特征很强,表现的题材或是忠义,或是吉祥,或是避邪,都有寓意,但现在了解这些寓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即使喜欢也只是觉得糖塑好看,这种认知程度对糖塑的亲和力大打折扣,潜在的消费需求大大减少。

二、糖塑艺人后继无人。糖塑手艺是师徒相传,尤以家庭式传承最为普遍,但目前在世老艺人的子孙没有一个再学这种手艺。主要原因是:糖塑只能在春节前后约三个月的时间制作,不能一年到头经营,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做糖塑。糖塑高手在这大约三个月时间内,纯收入约5000元,收入并不低,但这种技艺水平并非一朝一タ可以达到,一般艺人三个月收入仅1000余元,这种收入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糖塑原材料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劣势,糖塑用的麦芽糖气温升高就会融化,再加上“泡活”易碎,不便运输,使它不可能成为市场经济时代广为流通的商品。另外,有些年轻人对这种家乡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存在偏见,不了解它的价值,也是他们不愿意学这种手艺的原因。由于上述情况,在1985年有糖塑艺人三十余人的小板镇,随着老艺人的去世,目前还能做糖塑的艺人仅六、七人,最年轻的艺人49岁。属于“高手”的仅三人,其中两人年龄七十余岁,一人八十余岁。在其他乡镇,能做糖塑的老艺人就更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三星   天门   天门市   麒麟   竹签   糖人   麦芽糖   祭祀   题材   艺人   时空   梦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