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一)

发射塔架上的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与她的目标-月亮,似乎尽在咫尺

随着NASA Artemis I 发射任务的一再放鸽,全球太空迷们一次又一次失望,随之而来的社媒上对上世纪NASA登月造假的质疑又一次活跃起来,而这次质疑的证据似乎更加的充分了,甚至有精确的计算过程来论证NASA造假了。

抛开阴谋论,我个人一直都愿意相信人类的足迹曾经真正的踏上过月球;如果这是假的,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没有必要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因为这不只是某个国家和组织的耻辱,这更是我们人类的遗憾!

因为我们普遍都承认,人类登月的意义重大,它证明了人类有潜力去征服另外一个星体,去开启更深太空的探索,甚至成为星际居民;如果上世纪的登月真的造假了,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羡宇宙之无穷,渺沧海之一粟!自从人类开始认识了宇宙,就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并积极的去探索,如果“阿波罗”任务造假了,让我更加觉得面对浩瀚宇宙时人类的微不足道。

最近天文圈另外一件火热的话题是中国研究团队在“嫦娥-5”返回的月壤样本中发现新的矿物质,既然咱们的嫦娥都上去了几趟了,甚至返回了月球样本,技术上两者并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送人上去并返回就这么困难呢?

其实很简单,载人登月和无人登月对火箭运载能力的要求不同,我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5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25吨,NASA的SLS火箭根据型号不同,有载人和载货版本。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45-130吨之间,“阿波罗”登月任务使用的“土星-5”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140吨左右,我国研制中的“长征-9”运载能力与“土星-5”相当,而SpaceX在研的星舰最大运载能力可达惊人的300吨。

要让航天器飞向太空,就要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被忽视的地球引力,这就回到了我们一个古老而原始的话题,力量,力量,还是力量!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力降十会”人类从古至今就有对力量的崇拜,电影《星球大战》中,各种先进的星际战舰让人眼花缭乱,但人们最崇拜的还是掌握着“原力”的绝地武士,一切科技在“原力”面前都是渣渣,尤达大师的手轻轻隔空那么一挥,一艘巨大的战舰都能轻易被挪动。

那么重型火箭有难度吗?技术上没有难度,但难在经济性价比上,60年前的“土星-5号”的运载能力就达到了140吨,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大部分火箭的运载能力为什么仍然达不到土星-5的水平?因为当年冷战和太空竞赛背景下,政府的投入是不计算经济因素的,只在乎政治效应。

我们知道,目前火箭提高运载能力无非就是往上面堆发动机,堆燃料,SpaceX的Starship有多达41台发动机,高120米,直径12米的大圆筒,里面装的绝大部分都是燃料,那么这里就有个悖论,想要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就要增加火箭发动机数量和燃料,反过来发动机和燃料数量的增加,火箭的整体质量也会增加,因此你需要更多的发动机和燃料,实际上真正能携带的“有效载荷”的重量只占火箭全部重量的5%不到,有效载荷的增加,每公斤有效载荷的成本增加的更快,所以经济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

如果火箭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桶身内(乳白色和黄色部分)都是燃料

如何打破目前火箭运载能力的这个悖论呢?我们就要从火箭的这个“火”字出发了。在我们的科幻片中,没有一艘飞船是靠“火”推进的,今天无论我们如何谈论VR/AR,或者AI,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能源/能量的利用方式,和2000年前的古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火箭发射时巨大的火焰和轰鸣声,仿佛是火箭为了对抗地球引力发出的怒火和怒吼,我们对抗引力的方式还是如此的原始,我们人类“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阿波罗   力量   载荷   土星   所知   燃料   发动机   太空   火箭   人类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