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佛山骑行圈:速度、休闲与生活

“咻!咻!咻!”一辆辆自行车疾驰而过,划破夜空的声音清晰可感。

每周二晚上八点,电影《破风》中骑行竞速的场景,都会在佛山西郊一条公路上演。一帮身着骑行服的骑手,脚踩竞速单车,陆续抵达,准备开启每周一次的“单车团练”。

骑行,曾是佛山街头巷尾最流行的出行方式。虽然城市发展带来交通方式的改变,但骑行生活从未远离佛山这座城市。有调查显示,以自行车或电动车为主的骑行,仍是佛山市民仅次于小汽车的第二选择。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佛山骑行族有了更多元的变化:既有参与城市竞速的专业骑手,也有倾向休闲娱乐的骑游玩家,还有一批作为新兴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笔者走进佛山的骑行圈子,探寻佛山的骑行世界。

城市竞速

放空脑袋,与风同行

“今晚周二团练正常开展,请车友们准时集合出发。”银色动力自行车俱乐部的负责人鲍永彬,在一个四百多人的微信群里发布公告。

“收到”“今天不用值班,天气好,能来”群里的成员纷纷回复。

在佛山,有一帮专门玩城市竞速骑行的人。白天,他们是公司职员、外卖员、学生……晚上,他们穿上骑行服,戴好头盔和防风镜,脚踏竞速单车,化身为“专业”骑手。

所谓团练,就是团队拉练,是由一群骑行爱好者组织的绕圈骑行活动,总路程大约48公里。

来参加团练的人主要来自佛山,但也有从广州、珠海过来的。参加团练的有两类人,一类的“大神”车手,为了拼技术、拼速度。另一类是“业余”选手,主要为了锻炼身体和感受骑行氛围。

骑手邓满坚参加团练已有四年,只要不下雨,他都会骑着他那台捷安特adv pro公路车,准时来到团练地点。他说,很享受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车友一起骑车,体验速度与激情。

团练总共要骑满18圈,每圈3公里左右,对骑手的体能要求很高。邓满坚介绍,前十圈所有人一起骑,以两列纵队的阵型推进。

每到转弯处,前方骑手会用手势或者叫喊提醒后方骑手:担心来车,注意减速靠边,表现得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车队。

到后八圈,很多骑友体力跟不上,会选择退出。此时的车队就会变成一列,骑在前面的往往是“大神”级别的车手。他们会在最后两圈,用不同的策略去追赶、超越对手。

比如采用“突围战术”,在上坡时突然加速突围,超越前方对手。还有的采用“防守战术”,先选定一个目标对手,紧跟其车,以保存体力,等待时机合适,立即摇车进攻,将其超越。

率先冲线的邓满坚,速度超过50公里每小时。他举起双手,振臂高呼,随着一声划破夜空的呐喊,白天的压力早已烟消云散。

团练的包容性很高,几乎是零门槛,这也使得大量的业余选手也加入到其中。

赖源军在佛山做家居设计师,这是他第三次来参加团练。在一群装备齐全的骑手当中,他显得比较“另类”。身材微胖的他,身着白色休闲T恤,一条黑色短裤和一双普通的运动跑鞋,骑的是一台略显笨重的山地车。山地车的轮胎齿纹更大,车身更重,适合山地越野骑行。

不够专业的装备,没有影响到赖源军体验团练骑行的乐趣。他说:“我不用争第一,也争不了第一。一群人骑车的乐趣就在于,我可以跟在别人身后骑,借着风势,省力又能提高速度,特别爽”。

骑累了,赖源军就会从队伍中退出来。此时,路边已聚集一批退下来的骑手,趁着歇息时间,他们相互攀谈起来,话题离不开自行车。

在佛山的“竞速骑行圈”,每周一次的团练是骑友释放压力的窗口。鲍永彬作为圈子内的“元老级”人物,见证了圈子的变化,“这里团练其实已经有十二年的历史,这几年,多了很多年轻人加入进来”。

骑友们在竞速骑行。白桦 摄

99年的河北人祥兵来佛山不久,和女友阿晴新开了一家自行车店。自行车竞赛经验丰富的他表示,疫情之后,各地很多比赛都停办了,车手们少了许多同场竞技的机会,而团练重新燃起了车手们的激情。

“在高速骑行之下,脑袋是放空的,只感受到风打在脸上,这是骑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祥兵说。

团练完后,骑友们会相约去吃宵夜,回到家已是深夜。意犹未尽的骑友,又开始期待起下一周的团练了。

骑游玩家

与河堤为伴,休闲锻炼并举

与城市竞速不同,佛山骑行圈里还有另一类人:他们骑行不追求速度,更在意骑行的休闲和舒适。他们会在城市中骑车穿梭,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河堤山林,都有他们的身影,被称为“骑游玩家”。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骑游玩家们分享在佛山骑游的经历。有人从广州市区骑行到里水贤鲁岛,写道:在贤鲁岛骑行,我终于可以不用左闪右避城市里的汽车,在骑行时可以放轻松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

也有不少骑游玩家,晒出他们的骑行探店经历。咖啡店、街头小吃、特色凉茶铺……周末,Dr.Ross和朋友骑着Brompton牌折叠自行车,穿梭在佛山街头,打卡各种网红小店。

不过,在佛山骑游,最有特色的还是河堤。佛山水系发达,河堤遍布五区。近年佛山全面推行河长制,并推进“万里碧道”的建设,让许多河堤成为了骑行热门地。

近年佛山全面推行河长制,并推进“万里碧道”的建设。资料图片

比如经过五年改造,平洲水道旁的半月岛成功蜕变成景色优美的生态公园。骑行在半月岛1.5公里的环形绿道上,不仅能看到水草荡漾,还能看到成群白鹭在水中嬉戏。沿途还有几个大草坪,可供游人停车歇息。

在佛山的河堤骑行,收获的不仅是美景,还能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活力。

每到周末,骑行爱好者庄健喜欢和家人一起在佛山的河堤上骑行,既能放松,又能锻炼。他说,骑行在河堤绿道上,会感到更安全,还能看到人们在进行各种户外运动,跑步、钓鱼、露营……还有小孩子骑着儿童版脚踏车,跟人比快,“看到他们两只小短腿在使劲蹬,感觉很好玩”。

佛山历来有浓厚的骑行氛围,曾连续六年举办“环佛山骑行活动”。2020年的活动,设置了100公里的骑行路线,沿途汇集了河堤风光、古村景色、A 级景区、城市美景等,吸引了不少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骑友参与。

正是看重了佛山良好的骑行环境和浓厚的骑行氛围,祥兵和阿晴决定把自行车店开在了佛山的金融高新区。“佛山骑行氛围不比广州差,而且租金合适,靠近广州,还能吸引不少广佛两地的骑友。”阿晴说。

下班骑行

享受独处,让晚风吹散烦恼

实际上,对于骑行,佛山人并不陌生。它曾是佛山街头巷尾最流行的出行方式。时至今日,在佛山中心城区,依然可以经常看到市民骑行的场景。近年,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自行车更是进一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工作日上午八点,千灯湖地铁站口,一辆拉着十几辆共享单车的三轮车,准备在划线处摆放单车。三轮车旁,已经有好几个上班族在等着,他们紧盯三轮车上的共享单车。师傅每放下一辆,马上就会有人上前扫码。

在打通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上,随骑随停的共享单车有着巨大的优势。

来佛山两年的俄罗斯人宋泰利,家住在桂城。他一周有三天以上,会和女儿一起骑共享单车上学,然后自己再骑去上班。他直言:“太喜欢共享单车了,真的很方便”。宋泰利在佛山骑行的距离,已经累计达到1200公里。

骑行下班,看见千灯湖的晚霞。受访者供图。

共享单车的普及,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促进了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养成。

根据2020年佛山一项交通综合调查,在全方式出行中,佛山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出行比例占26.6%,位居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第二位,仅次于小汽车。

在金融高新区上班的陈颖,已经坚持了一年骑行下班。从公司回家这段四十分钟的骑行路程,成了她一天最快乐的时光。

“吹着晚风,迎着夕阳,耳机里随机切换到喜欢的歌曲时,不仅冲淡了工作上的鸡飞狗跳,还能享受难得的独处时光。”初衷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她,觉得骑行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佛山也正通过升级自行车道,提升城市慢行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以鼓励更多市民选择骑行等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

去年5月,佛山对全市重点区域内3300公里道路进行实地核查,针对标志不清晰、占道等问题,发布了《佛山市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实施方案》,全面升级市内自行车道。

今年,禅城区继续改造升级慢行系统,提升136公里的市政道路,采用路权分离、功能明确的方式在慢行道上设置设施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增加人们舒适、安全的慢行体验。

深入了解一座城市,骑行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当低碳、环保、绿色的骑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与城市交流也变多了。在佛山骑行了二十多年的庄健,深刻感受到城市的变化。“一河两岸的高楼变多了,绿化、街道的卫生环境也变得更好了。”

(文中庄健和陈颖为化名)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白桦

【南方日报记者】刘明

【作者】 白桦;刘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佛山   团练   骑手   河堤   生活方式   车手   单车   自行车   速度   方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