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中国男篮“第一少帅”

中国篮球 127 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诸多传奇前辈为中国篮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中国篮球运动不断前行。首届中国篮球名人堂 “特别致敬” 传奇名宿,陈文彬等 15 位中国篮球前辈直接入堂,成为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



荣誉: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履历:1949 年入选中国大学生篮球队;1952 年入选国家队并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1955 年担任男篮国家队主教练;1956 年担任中国篮协常委会委员;1964 年担任中国篮协技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70 年出任北京篮球队总教练;1977 年出任北京男篮主教练



陈文彬,河北乐亭人,生于 1931 年。新中国第一批男篮国手之一,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中学时代,陈文彬就读于北平二中,曾获得北平市中学篮球冠军。当时他还是 “未名” 篮球队一员,该队由范政涛执教,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活跃于北京篮坛。


陈文彬是新中国第一批男篮国手之一,多次代表国家出国参赛。1949 年 8 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派出大学生篮球队参加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大会,陈文彬是8名队员之一。最终,该队在 9 支队伍中获得第 6 名。


1950 年 8 月,世界学生第二届代表大会体育比赛在布拉格举行,陈文彬入选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这是新中国首次派出“国字号”球队出国参赛,中国队在 6 支队伍中获得第 4 名。1951 年 8 月,陈文彬随队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中国大学生队在 10 支球队中获得第 6 名。1952 年 7 月至 8 月,陈文彬作为中国男篮国家队成员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了第十五届奥运会。同年 9 月,参加国际学联理事会运动会,在 7 支队伍中获得第 3 名。1953 年 8月,陈文彬参加了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中国队在17支队伍中获得第 5 名。1954年8月,陈文彬随队赴布达佩斯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学生夏季运动会,在 13 支球队中获得第 5 名。


陈文彬(右)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担任护旗手



1955 年,24 岁的陈文彬开始执教中国男篮,成为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1955 年 8 月,陈文彬率队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得第 5 名。1959 年,陈文彬率队击败来访的匈牙利、保加利亚、前捷克斯洛伐克等劲旅,中国篮球迎来一段高峰期。陈文彬在执教中灵活多变,强调集体性和战斗性,同时非常擅长进行思想工作,能够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和战斗力。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男篮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欧洲强队不相上下。



在此期间,陈文彬还在中国篮球协会任职。1956 年中国篮协成立时,他担任常委会委员。1964 年,担任技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1970 年,陈文彬出任北京篮球队总教练。1977 年,陈文彬执教北京男篮。1978年,他率队获得全国篮球甲级联赛第 4 名。



1979 年,48 岁的陈文彬率领北京队到上海参加火车头杯篮球邀请赛,一场比赛结束之后,他突然心脏病发作,最终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陈文彬为中国篮球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他在赛场之上运筹帷幄,赛场之外刻苦钻研,坚持学习,论著颇丰,为中国篮球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他曾自学俄语,与他人合作翻译了俄语著作《球类运动的一般理论问题》,后又翻译出版《篮球技术战术和训练》。他还曾撰写《篮球训练工作》、《中国篮球风格与训练浅探》、《技术训练大纲》、《战术汇编(一)——进攻盯人防守的战术部分》等专著,与杨福鹿、张长禄、程世春共同编著《篮球技术战术的运用》,为中国篮球的理论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感谢中国篮球协会为本文提供相关图片资料


1999 年,陈文彬被追授 “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布达佩斯   赫尔辛基   联欢节   中国男篮   文武全才   少帅   篮球队   男篮   新中国   北京   中国篮球   篮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