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最深名泉 五龙潭的往事

五龙潭,其实是泉,有泉池,也有泉群,在济南的名泉中最深。又不像别的泉那样“名符其实”,五龙潭叫五龙,却看不到龙,因当年此处有过一座可求雨的小庙,供五方龙神,故称五龙潭。

五龙潭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南临趵突泉,北接大明湖。北魏时,水域广阔,是大明湖一角,亦称“净池”,并有大明寺、客亭等建筑。《水经注》载,从客亭观景:“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

摄影:王琴



据此景一千四百多年后,五龙潭虽变小了,依然是个好去处。门票一度最便宜,现在竟也免了票。和趵突泉、大明湖不同,这里外地游客很少,难得保持了一份清幽。


济南市内的公园,我尤爱五龙潭,因为泉群诸多,透澈喜人,尤其是夏天,一场雨后,清泉石上流,人在石上走,深感天然之乐。

摄影:王啸


不过,去过五龙潭的人,大多也不知道,此处有许多颇为神秘的传说。而且,不仅仅是传说。

《济南区域文史存珍》记载,2006年10月28日午夜,五龙潭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泉池中央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长五米,宽半米,越来越多的鱼聚集在裂口处,不肯散去。

这件事的具体时间,网上有不同的记录。有说是2007年10月29日凌晨三点,最准确的应该是2004年10月28日凌晨三点,因为这一年10月29日的《齐鲁晚报》报道了此事,当时,旁边一家茶楼的主人被巨响惊醒,第二天一早,和晨练的老人看到五龙潭上涌着串串水泡,之后,潭底塌陷了下去。

一个多月后,《新京报》还采访了此事,其中,五龙潭的工作人员讲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2003年,济南泉水全部停喷干涸,五龙潭的池子里有许多鱼龟,有的鱼甚至身长一米,但是,当起水面缩至十平方米左右时,大家发现,偌大的池子里,鱼和龟都不见了踪影。后来,等泉水复喷,又一下子都回来了。

摄影:王啸


在此之前,五龙潭也发生过类似事件,由于时代久远,传的更神秘。比如,1938年,五龙潭泉水咆哮,彻夜不断,次日早晨,水面漂浮起大量古书,被一教员目睹。《山东志》上说(见《济南区域文史存珍》,本人没有查到),1908年,五龙潭深夜突然沸腾起来,呈现出一座唐代府院。还有更玄乎的说法,比如市民经常在潭边捡到古物与器件,不知从何而来。

难不成,是从附近的山东文物总店柜台里飘来的?

这些神秘传闻的源头应该来自于六百多年前的一位济南人。就是写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张养浩。

《复龙祥观施田记》中,张养浩提到了一个他听人讲过的故事,和另一位济南人有关:“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

五龙潭下,曾是大唐开国名将秦琼的府邸?

当然,这件事张养浩只是耳闻,但或许给他增加了一些诗词中的想象。比如他写趵突泉时,推测:“无乃沧海穴,泄漏元气精。不然定鬼物,搏激风涛惊。”把趵突泉的成因说成直通大海的地穴,还泄露了大海的元气。要不就是藏有鬼怪,才激起惊涛骇浪……

而且,在张养浩的记载中,让五龙潭得名的五方龙神并不是仅仅因为求雨,而是因为这里突然的溃陷让百姓惊恐,不敢就近修筑民舍。这时有人提出,深渊乃为龙的居所,适宜建道观,祀五方神龙,以镇守本土,祛除灾难。

有一点,张养浩肯定没有错,五龙潭和秦琼一定是有关系的。清代训诂学家桂馥也在《潭西精合记》中写:“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摄影:尹秀平


更关键的是,1982年,筹建公园的济南园林局工作人员在清理五龙潭时,发现一块石碑:“唐左武卫大将军秦叔宝宅”。这块至今依然保存在五龙潭公园里的石碑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秦琼,字叔宝,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评书里的好汉,戏曲里的英雄,百姓家的门神。

历史真实的秦琼,更牛。而且,秦琼身上,有济南人典型的性格。比如不喜欢藏着掖着,什么事儿都愿意摆在明面上。当初,他从王世充那里离开,直接策马过去,“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从上下级到死敌,秦琼也能如此磊落地处理。

秦琼也具备济南人的弱点:因为牛,所以显得有些自负。

当然,自负是需要资本的。据《新唐书》记载,每当敌人中有骁将锐士在军前出入,一副很牛的样子,李世民就派秦琼去战,秦叔宝“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谁牛灭谁,秦琼这实在是太牛了。

因为秦琼屡立大功,被多次重奖,唐高祖李渊甚至说过:“如果朕的肉能吃,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尝!”

或许,有芥末和酱油的话,秦琼就可以吃皇帝刺身了。

秦琼死后,被陪葬昭陵。

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以彰显秦琼的战功。那么,秦琼生前在济南的家,究竟在何位置?

《新唐书》记载,秦琼是齐州历城人。

隋唐时的齐州,正是今天的济南。当年的历城县,和今天历城区的范围大有不同。

1995年,济南经七路小纬六路一银行宿舍的施工中,发现一座石室墓葬,墓主人秦爱,正是秦琼的父亲。根据墓志铭所载,秦氏故宅与秦爱墓地都在齐州历城县怀智里,因此,有人断定五龙潭和秦琼并无关系。

但是,济南文化学者周长风先生对此事则有更明晰的判断。他认为,经七路小纬六路与五龙潭中间虽隔着许多街巷,实际上两者直线距离尚不到三公里。

在唐代,“里”则是按照行政原则确定的基层行政组织,百户为一“里”,有三四个村庄应算正常。所以,同在历城以西的五龙潭与秦爱墓址,当时同属怀智里地界也不无可能。

而且,可能性更大的是,怀智里也有可能就在后来的五龙潭一带,因为水位太浅,又临近居民区,不适宜较大的墓葬,所以秦父葬到了以西不远的郊外,因为墓志铭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京城高手刻就,运至济南,又录有皇帝诏书,所以来不及更改。

因此,秦氏宅邸在五龙潭,还是很有道理的。

摄影:王琴



包括到了明清,依然有很多可以考证的史料。清嘉庆年间,尹廷兰在《华不注山房文集》中还专门说,五龙潭一带因为曾是秦宅,现在成了花店,但秦氏裔孙会来收花税。

可见,秦家出了秦琼,后世也不会落魄到卖马的地步了。

不过,即便五龙潭位置确定是秦氏宅邸,也确实寻不到什么踪影了。五龙潭出现一次次裂陷,其实都是地质原因。

摄影:王啸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环境地质处研究员刘爱国曾说:“不能排除五龙潭下面存在溶岩空隙,并正处在一个小型断裂带上,而塌陷则为断裂活动引发的小地震所致。”

甚至,五龙潭的形成,就是因为一次次的裂陷。周长风先生曾撰文指出,往昔济南地下水富且浅,易于形成湾潭。即使人工掘得一坑,便有泉水涌出,宛如天成。旧时济南内城里外湾潭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灰湾,还有三娘子湾、回龙湾、贺家湾、白龙湾,这些湾的形成原因或许和五龙潭差不多,大概时间更早,没有记载罢了。

不过,如果真的全部用科学解决了这些疑问,或许就少了一些可以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有那么多神秘传说的五龙潭来说,有的传说虽然无法证实,却让我极其着迷。

摄影:王啸



比如其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喝醉了,在深夜到了五龙潭,不小心掉了进去,发现深水之中,竟然有一座水晶宫,门额上写着“胡国公府”四个字……

后来,这个故事没有后来,更请勿模仿。


也许,他是一个伤心的人,也许,这是一个梦,一个属于五龙潭的美梦。

摄影:张艳波


我只是觉得,五龙潭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在济南,它美丽又安静,神秘而迷人,值得爱,值得被爱。

摄影:王广福



等下雪了,我一定再去看看五龙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济南   趵突泉   大明   故宅   济南人   宅邸   墓葬   泉水   往事   神秘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