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产14nm纯国产芯片,官方给出确切答案

在这个数字时代,芯片被称之为“国之利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幸的是,国产芯片的自给率非常低,中企发展所需要的芯片主要依赖进口。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进口芯片的规模突破了4000亿美元,将第二名的进口石油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中企为什么没有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反而将“企业命运”主动交给他国企业呢?原因有两个:

首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全力推动“全球化”,促使各国企业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每家企业专注一两个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其他技术从别的企业购买。

国内不少企业很好地利用了“全球化”,成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企业,如现在名声很不好的联想,就是依靠进口技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PC厂商。但是,部分企业过于依赖“全球化”,放弃了在重资产领域的投入,在“买办”道路上越走越远,制约了我国重资产行业的发展。

其次,早在几十年前,老美联合几十个西方国家,签订了一份名为《瓦森纳协定》的文件,禁止向我出口一切高尖端技术。也正是这份文件的存在,以及老美的不断阻挠,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始终无法获得EUV光刻机等部分高尖端设备,无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

中企从美企手中采购芯片,对两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华为等国内众多实干型科技企业的崛起,掌握行业话语权,老美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在前面往我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撒钉子。

自从2018年开始,老美就不断利用非常滑稽的借口打压中兴、华为、大疆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给它们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它并不满足于此,今年开始全力打压我半导体产业。

今年4月份,老美牵头成立了“芯片四方联盟”,8月,瞌睡乔签署了限制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在我国市场投资发展的《芯片法案》,此刻正在酝酿下月扩大对我们14nm及以下制程工艺芯片的出口限制方案。

老美在半导体领域的种种动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我们排除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之外

老美的想法虽好,但是,小瞧了我们的能力,技术封锁,只会让我们更加的强大。

9月14日,上海经信委主任正式对外宣布,14nm纯国产芯片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90nm光刻机、5nm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以及5G芯片等高尖端技术也都实现了重大突破。

对于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美媒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评论:是我们自己在短时间内造就了“中国芯”,几年之后,中企将不再美芯,美半导体企业跌落神坛已成定局!

对于美媒的评价,国内不少网友认为,美媒居心不良,是在“捧杀”国产芯片,依据就是台积电的3nm芯片即将实现量产,国产芯片才突破到14nm,与台积电存在着几个代差,没什么好高兴的。

其实,美媒的评价很中肯,并不存在捧杀国产芯片的行为。

吴汉明院士曾表示,14nm和28nm芯片完全可以满足物联网、智能驾驶、通信等行业的发展需求,只要实现了14nm、28nm及以上制程工艺芯片的自给自足,中企就会极大地降低对美芯的依赖,企业发展自主权进一步提升。

上海官宣的关于国产芯片的好消息,很好地解释了老美为何突然加强对我们14nm及以下制程工艺芯片出口限制的原因。

三五年之后,性能好、价格低的国产芯片满大街都是,美芯则会因为中企的转身,成为“电子垃圾”。到那时,我们没必要同情这些美企,因为这一切都是它们的决策者造成的,它们要是不满,就去责怪这些决策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芯片   华为   光刻   自给自足   量产   半导体   确切   答案   领域   我国   官方   国内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