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比勤奋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雷总天分非常之高。高考成绩远超清华北大录取线,最后就读于武汉大学。


大二参与编写的书籍,成为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材。


22岁出版编程书,成为当时程序员人手一册的红宝书……


同样,他还很勤奋,加入金山后,几乎把自己的命都扑到了工作上,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天,十几年如一日,被称为“中关村劳模”。


饶是如此,都没有达到他心中所憧憬的大成,未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加入金山,当上CEO后想把公司做上市,冲击了5次IPO,才勉强成功。


而他奋斗16年才带上市的金山,市值还不到才短短几年的百度、阿里、腾讯的零头。


雷总离开金山,经过痛苦思考,悟出了一个道理:凡事要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雷总看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风口,做成了小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创业公司。


与金山时期相比,雷总做小米用的时间更短,成就却更大。难道是他比之前更勤奋了吗?


并不是,他反而休假的时间比以前更多了。


就像是雷总自己说的:聪明和勤奋是成功的前置条件,并不能保证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战略的思考,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很勤奋,但最终十分碌碌,就是败在没有找到方向。


在正确的方向上,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会带来收获。


找人要三十次顾茅庐


找到了一个好的方向,还需要找合适的人,和你一起成事。


雷总很重视人才,所以花了大量的时间面试。在小米创办的第一年,雷总将80%的时间都用在了招人上。他曾面试一个人,两个月聊了10次。一次10个小时。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找人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顾茅庐。


最后的成果,也显而易见。小米7位创始人的豪华团队,他们来自微软、金山、谷歌和摩托罗拉,大多数人都管理过几百人的团队。


七人各司其职,成立一年造出爆款产品Mi1。


很多企业家老是和我抱怨说:“Cherry,我没有好的人,该怎么办?”


找不到人,只说明了一点,就是你没有花足够的时间。


如果你找不到人,作为老板你就会降级使用,去做业务经理在干的工作。最后就更没有时间去找人,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小米从上到下,都透露着对人才的重视。


2011年,一位北大毕业生想找一份实习的工作,小米面试了他9次,面试官里还包括两位联合创始人。找人,小米很认真、很严格。


雷总说,要找有共同愿景、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


的确,人是成事的关键,老板一定要花时间在人上面。


回到上面的问题,找不到人才该怎么办?我的答案就是:向雷总学习,在找人这件事上,和雷总一样勤奋。



专注的力量


专注是非常重要的,雷总在书中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他最早办了一个三色公司,做过装机,软件开发,倒手电子元器件,连打印的活儿都接,但陷入了困局。


什么都做,到最后,反而做不大。


雷总得出了结论:其实大到公司布局,小到定义一款产品,要不断收敛,克制贪婪,少就是多。


1997年,乔布斯被请回苹果,发现产品花样繁多,乔布斯大刀阔斧砍掉了不同型号的产品,砍掉了70%。


用专注这一招,让苹果从1997年亏损10.5亿美元,到1998年盈利3.09亿美元。


雷总的感悟,也是我想对很多人说的。


经常有老板找我说,他的某一个业务做到了三千万,要发展第二曲线。


我通常会告诉他,暂时不要做。因为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几千亿的规模,要先把第一条曲线做大,而不是火急火燎地去做第二曲线。


所以要专注,不仅要专注,而是要像小米一样做到极致,真正的无限投入。


无限追求最优解,认知触达行业和用户需求的本质,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战略的出发点是增长,落脚点是用户体验。


把体验做好,就像小米一样,做出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的口碑,让客户可以闭着眼睛买,你也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苦练30年,打好基本功


正如雷总所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要顺势而为。


如何才能做到顺势而为?


在雷总顺势而为的背后,是他苦练了30年。


正如雷总所说:在科技公司干了30年,回头一望,全是漫长的挫折和煎熬。


但挫折和煎熬的背后,是他的不断积累,才能看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也能积累到相应的资源和人脉,从而借势飞起来。


所以我想告诉你,千万不要害怕失败,要有渴望,更要有苦熬30年的定力。


我们可以把人生视作一场游戏。而这个游戏,是无限进行下去的。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另一种是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的目的在于赢得胜利,而无限游戏的目的是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


一次创业失败了,或者是一次工作失利,不要否定自己,而是要积极投入到下一场游戏当中。


为了提高下一场游戏获胜的概率,我们也要在游戏中去学习去总结。能俯下身观察、保持思考以及长期与行业内的大咖交流,最终提高自己的能力、眼界,对世界和商业有更清晰的认知。


别害怕挫折和失败,你走过的那些路,都是你的积淀,能帮助你找到真正的方向,从而顺势而为。


最后我想说,比勤奋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但顺势而为的背后,则是无数年的基本功。被梦想折磨得睡不着觉的人,有定力的人,终有一天,会等来风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勤奋   茅庐   金山   小米   专注   方向   时间   工作   公司   游戏   雷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