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行业深度报告:长中短期逻辑看好药店行业持续发展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安证券,谭国超、李昌幸)

1.零售药店行业长、中、短期逻辑不变

零售药店:不可或缺的医疗终端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三大药品销售终端的销售额为17747亿元,虽然公立医院以63.5%占据主要地位,但 从近几年销售额占比的变化情况来看,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大。尤其是在2020年受新冠疫 情影响后,医院端销售额进一步减少,而药店端重要性得到凸显,2021年药店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6.9%。

对比三大药品终端的销售额增速,2020年疫情影响下三大终端增速都出现下滑的情况下,零售端仍旧保持正增长 状态。而2021年零售端也仍以10.3%的增速领先医院和基层医疗终端,可见零售药店终端的增长动力与韧性。

连锁为药店带来统一、可控和可复制

连锁经营模式最早发源于美国,从1859年创立第一家连锁店开始距今有将近160多年的历史。连锁经营也成为目前世 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

1984年连锁经营模式才进入中国,短短几十年间连锁经营模式在中国即得到快速发展。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 数据显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2008-2018年十年间翻了一倍,2021年达到2.3万亿元。门店总数也从2011年的 5.5万家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19万家。

中国药店连锁率提升趋势毋庸置疑

中国药店在经历了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多元化发展期这5个阶段的快速发展 后,中国药店数量也从2006年的近32万家增长为2021年的58.7万家,2021年增速为5.89%。

这十几年间,连锁药店数量也得到长足发展,连锁药店的数量从2006年的12.2万家增长至2021年的33.53万家,年复 合增长率为7%,连锁率也从38%升至57.17%。

从药店增量上来看,2006年至2021年全国药店数量增加26.7万家,其中连锁药店数量增加21.4万家,占整体增量的 80.15%。在2017年,连锁药店数量实现了对单体药店的反超,2021年连锁药店数量已经超过单体药店8.4万家。

连锁率的提高最直观的反映在连锁药店企业的数量上,2012-2016年我国连锁药店经营企业数量发展迅速,但2016之 后,整体连锁药店企业数量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出现首次下降,彼时行业的并购整合进入高潮期。但后续随着资 本方的退出和互联网医疗的入局,全国药店连锁企业恢复增长至2021年的6596家,但集中度提升态势并没有改变。

我国头部连锁药店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2017年中国百强连锁药店市场集中度为40.47%,2021年增至52.45%,平 均每年提升约3pct。

参考美日,中国药店连锁率仍有提升空间

作为连锁药店的发源地,美国零售药店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在服务模式还是竞争格局上均已比较成熟。美国国 内连锁药店通过大规模的整合和收购,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行业整体连锁率获得不断提高,连锁率从1990年的不到 40%提高到2019年的87%。

美国药店零售集中度高,根据2020年公司公告数据,美国前十的药品零售商销售额占到美国全部零售市场的75%以上 ,龙头CVS占到全部的近25%。

日本药店的发展和其医药分业密不可分,随医药分业率不断提升,日本药店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日本医药零售机构分为调剂药 房和药妆店,两者区别在于调剂药局专营药品,一般都由政府授予处方药销售资格,并配备专职的注册药剂师,一般分布于医院和 诊所周边,主要是承接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而药妆店更类似于生活便利店,销售以非处方药、化妆品、食品等为主。

日本零售药店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8亿美元提升到2020年的662亿美元,5年CAGR为6.29%,稳健增长态势。而前十大药品零售企业 的市场份额也从2016年的66.6%提升到2020年的71.5%。

处方药是药品市场的主力,疫情后增长速度加快

全国药品市场处方性质的销售额占比是稳步提升的,在与非处方的比较中,处方药在两者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 52%,上升至2021年的56.9%,截止2022年4月处方药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7.5%。 并且处方药市场的增长速度更快,2021年的增速为12.2%,高于OTC和其他板块的增长速度。

与2018年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50%相比,近两年处方药占比均上升至55%左右,尽管由于疫情反复物资结构变更下 2021年1季度占比略微下降,但随着疫情限制逐渐解除,2021年二三季度又回到58%的高位。随着处方外流的进一 步实施,预计未来占比会继续升高。

2. 对比分析,方显本色

对比日本药店:经验有借鉴意义,需求端打开思路

日本同样走过一条从“以药养医”到“医药分离”的漫长道路。日本医药分离可以追溯至明治时期,1874年日本 颁布《医制》首次写入“医药分业”,但在1955年日本通过的《医药分业法的部分修订案》才正式实施“医药分 业”制度,截至2019年日本医药分离率达到了74.9%,日本用了上百年时间才基本完成“医药分离”的改革。其 间几个关键节点值得中国借鉴。

整体来看也是从最初的行政手段再到调整结构的过程,将医院的盈利重心从药品利润转移至诊疗服务上。经过多年 努力,日本处方数量从1989年的1.35亿增长至2015年的7.82亿张,而医药分离率也从1989年的11.3%增长至2015年的 70%。根据健康商务杂志社的调查,2019年日本医药分离率达到74.9%,处方量更是接近8.2亿张。

与处方增长和医药分家进程相应而生的,是日本药店的极速增长,日本药店数量从1989年的3.7万家药店增长至2018 年的5.96万家,毫无疑问,在日本处方增长和医药分离提升的背景下,日本药店起到承接处方外流的关键作用。

对比医药电商:线下优势仍旧不可替代

线上增速虽快但占比仍小 。根据米内的数据,2021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0.2%。借助2020年疫情,互联网医疗行业新 的监管政策出台,迎来新一轮的探索期,但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占比上,2021年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上涨至28.1%。虽然增速快速,但相较于整个医药零售5000亿+ 的市场规模,占比还是相对较小,预计在未来线下仍是医药零售端的主流渠道。

用户的线上购药心智未完全成熟。 随着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不少的用户逐渐建立起电商购药的习惯。在动脉网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几乎在网上或者大 部分在网上购药的用户占比合计16%,而大部分还是选择线上线下各半的方式。并且仍有40%用户会优先选择或者只 选择线下购药。线上购药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用户选择线上购药主要是价格因素,这往往又与平台的折扣 促销有关,可持续性需要打一个问号。

线下药店与O2O品类上相互补充。O2O品类具有“急懒夜专私”的特性,在感冒、胃肠道,咽喉、计生、ED品类方面占比明显大于零售门店总体品类 占比。而在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指导性更强的疾病中,线下药店占比明显高于O2O。可以看出线上线下更多的互 补的关系,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取代关系。

O2O依托于线下药房,覆盖受限于城市发展水平。全国医药O2O市场规模逐渐提升,O2O在零售药店占比在2021年3月升至2.8%。医药O2O渠道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 是:外卖平台(以美团/饿了么为主)、传统电商平台(如京东健康药急送)、健康服务平台(如平安好医生)以及 连锁自建的O2O平台(如叮当快药)。但无论如何这些O2O业务的开展都是依托于线下药店。目前O2O集中在一二线城市,TOP10城市占比达到54.5%。主要原因是O2O需要强大的城市人力和运力基础,并且人 口越密集效率越高,而目前一线城市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3.发展方向:从地域走向全国,开启集中化、专业化与多元化之路

集中化:扩张进行时

连锁药店进行扩张的三种主要模式,即内部发展的直营店模式、兼并重组模式和特许加盟模式。三种模式都是连锁药店扩张的重要方式,都各自拥有其优缺点,可谓各有千秋。因此在连锁药店考虑扩张时,需要权 衡其间的利弊,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选择和平衡三种扩张模式的关系和比例,怎么才能使公司扩张收益 最大化,考验药店的扩张能力和水平。

各药店门店总数都在稳步增长, 2022年上半年六大连锁在门店布局上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截至2022年 上半年,益丰药房拥有9200家门店,大参林8896家,老百姓10009家,一心堂8990家,健之佳3283家, 漱玉平民4009家。

自建:基本盘稳步推进。各大连锁药店都在逐年推进自有门店的数量。截止2022年上半年,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 林、健之佳、漱玉平民直营门店数分别为8990、7254、7684、7520、3283、2970家,上半年净增门店数 分别为430、1657、1391、703、239、668家。

专业化:医疗最前线,管理更精细

专业人员在药店数量持续增长。我国注册执业药师数量增长迅速,从2014年的16.7万人增加到2022年7月的67.75万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人数为4.8人 ,仍远低于世界药学联合会公布的每万人口累计拥有执业药师6.2人的标准。 从执业单位来看,药品零售企业注册人数占绝对主力。截止2022年7月统计的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62万人, 占注册总数的91.2%。

店员专业度逐步被重视。在中康CMH调研中,有超50%的受访者表示,期待店员可以帮忙解释药品信息、介绍用药知识、按照医生处方要求提 供对应药品。可见专业的用药知识对于留住顾客有较大帮助,也对药店的专业化培训提出新的要求。

自建仓储,配送精细化。谈及仓储,就离不开药店的配送。这里的人不再仅仅是药店中的工作人员,更考察的是药店的整个配送链条。我国药 店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种:自建物流中心进行配送、依赖供应商配送和委托第三方配送。

多元化:布局多场景,发展新增量

处方加速外流,流向渠道争夺成为焦点。处方药外流虽是必然趋势,但真正实现处方的顺利流程却还存在一定难度,处方药从医院端走向药店终端也面临着各 方面问题。所以在处方外流的大背景下,各种渠道都成为药店未来发展的布局点。但处方外流渠道有待梳理,多种医 疗渠道形式下,处方外流可以流向药店、DTP药房、医药电商或者互联网医疗。因此处方外流的流向渠道争夺也必将 成为药店的未来发展重点。

DTP:Direct to Patient。DTP药房是药企将药品直接授权给药房做经销代理,患者在医院拿到处方后可以到DTP药房买到药物并获得专业的用 药服务。DTP药房多经营抗肿瘤、丙肝、血液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高值药品,并配备执业药师提供专业的指导意 见与服务,患者粘性较高。

互联网+:未来趋势不可忽视。通过互联网扩大服务半径,提升综合竞争力。互联网带来的新零售概念与数字化模式促使线下药店进行改革升级, 线下药店通过开展互联网医疗、B2C、O2O等新业务模式来扩大服务半径,为公司提供新兴成长动力。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网上药店市场达到368亿元,同比增长51.5%。2020中康CMH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药店市场 中,线下实体药店占比85%,B2C(含互联网医院)占比为13%,而O2O占到2%。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药店   中短期   处方药   终端   日本   药房   处方   中国   深度   逻辑   数量   药品   医药   报告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