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煤电,给中国泼脏水……果然,西方国家减排真就是“放空炮”

序:“碳中和”大戏唱不下去的德国

“淘汰煤电”言犹在耳,可深陷能源危机中的德国,早已顾不上这些了。

根据德国媒体8月29日报道,德国一家能源巨头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说,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彼得斯哈根的海登4号煤电厂自当地时间8月29日早上起重新接入电网,以节省天然气,应对冬季能源需求,初步预计将运营到明年4月末。

自1987年投入使用以来,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海登4号发电厂一直是该国“最强大的发电厂之一”,单机容量为875兆瓦,在满负荷运行时,每小时会燃烧265吨煤。不过在2020年12月,为响应德国政府减少碳排放的努力,该公司宣布海登4号停止商业发电,转入电网储备系统。

“将已经关闭的燃煤电厂重新接入电网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决定。”谈及德国重启煤电之举,绿色和平组织德国能源及气候问题专家施密德略显无奈,“为了确保这不会开气候保护的倒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必须采取措施抵消如今造成的额外排放。”

据了解,这已经是德国近期重启的第二座煤电厂。此前,位于霍恩哈默尔恩的梅鲁姆燃煤发电厂被重新启用,成为重新并入德国电网的第一座煤电厂。下萨克森州的米尔海姆燃煤发电厂也作为电网储备的一部分启用投产,德媒预计,不久还会有更多的燃煤电厂陆续重启。与此同时,奥地利、意大利和荷兰都有类似的重启燃煤发电的计划。

可就在今年以前,德国还可以说是“谈煤色变”。早在2018年,德国联邦政府曾组织政界、经济界、环保组织、工会、各联邦州及地方代表,成立了“增长、结构转型与就业委员会”,以便在淘汰煤电和能源结构转型议题上取得广泛社会共识。

2019年5月,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彼得斯堡气候对话”非正式部长级会议上承诺,德国将在2038年前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并称这是一项“壮举”,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去年12月,德国新政府承诺加快淘汰煤电。由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环保为主的绿党和亲商的自由民主党联合组建的新政府,将全面淘汰煤电的目标提前8年到2030年。

然而,俄乌冲突的爆发改变了事情发展的轨迹。美欧对俄实施的一系列制裁,逐渐演变成能源博弈战,欧洲能源成本大增,通胀一路走高。就在近日,欧美决定对俄能源限价,随后,俄罗斯方面以“技术故障”为由,宣布“完全停止”“北溪1号”管道天然气运输,且未提及恢复供应时间。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更是直接警告,“欧洲将直接没有俄罗斯天然气可用”。

9月2日,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目前德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的建设、天然气存储水平和节能意愿变得更为重要,能否实现最终的天然气储备目标将取决于每个人。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目前正在从挪威、荷兰和比利时获得天然气,总体天然气储备量约为83%,尚未完成供暖季到来之前的存储目标。

美国媒体2日发文直言,今年欧洲的冬季“本来就已注定寒冷”,俄方宣布无限期完全关停“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的决定,将让欧洲的凛冬提前到来。

至此,从德国到丹麦,欧洲“碳中和”的戏已经唱不下去了……

根据碳中和的术语介绍,其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这一目标提出后,许多国家曾制定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然而,现在真正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做出成绩的,却只有中国了。

这时候,不由得让人想起丁仲礼院士曾说过的话。

但是,就是这些“放空炮”的国家,却频频在气候议题上进行炒作,还给中国泼脏水。

2022年8月5日,我国宣布对美国采取8项反制措施。其中,光是“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这一条,就戳到了拜登政府的痛处。美方官员称,中国“不是在惩罚美国,而是在惩罚全世界”,试图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把中国塑造成破坏气候谈判的罪魁祸首,最后不忘把矛盾引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事实证明,美国一边严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一边又在自身有需要的地方寻求中方合作,一旦目的达不成便倒泼脏水。

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何老拿气候问题说事?

实际上,这不是美国第一次以气候议题操弄国际舆论,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透过美西方关于气候议题的合作纷争,以及碳排放背后的政治博弈,不难发现——绿色运动、生态运动已成为西方国家一支新兴政治力量,气候环境等话题最容易煽动起民意。于是政客们高举“拯救地球”的大旗,却把“气候”“环境”设计成打压他国的工具。

从历史上看,许多发达国家碳排放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达到了峰值,在经历了几次严重的烟雾事件后,他们以“环保”为名把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国外,降低了本国的碳排放。目前,美西方的碳排放属于“需求型碳排放”。

但对于工业化进程较晚的国家来说,碳排放是为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属于“生产型碳排放”。然而,美西方以环境保护的托辞、气候合作的名义对其他国家的减排进度指手画脚,气候问题成为西方国家企图迟滞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支“暗箭”。

说到西方国家企图利用气候问题迟滞发展中国家发展,这个时候又想起了丁仲礼院士的话

这不,去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到2025年将对较贫穷国家气候保护项目的财政支持增加一倍,达到每年约400亿美元,但具体数字需要进一步讨论确定。

然而,根据美国媒体的消息,7位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在今年9月5日前往荷兰参加气候峰会,以寻求发达国家此前承诺的财政支持,但欧洲领导人基本不会亲自参会。

截至目前,仅有荷兰首相马克·吕特确定亲自出席此次会议,由荷兰主办的国际组织“全球适应中心”(GCA)也是本次气候峰会的发起方。作为受邀国的芬兰、挪威、法国已明确表示将派出政府代表出席会议,丹麦方面则表示首相将会以视频形式参会。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非洲项目主任西奥多·墨菲分析称,在欧洲公民面临历史性的生活成本危机之际,欧洲领导人似乎很难说服民众在非洲的气候保护方面花钱。

西方政客们不仅经常把碳排放、气候变暖等问题甩锅给基建多、人口多的后发国家,还依靠支配碳排放份额收割了财富,这正应了那句话——“嘴上都是正义,心里全是生意”。

反观美西方,减排往往沦为一场场“闹剧”——为达到政客盲目制定的减排目标,海上风力发电、地热、氢能等新能源项目被“赶鸭子上架”,导致电价大幅抬高,民众受苦;

碰到俄乌危机,断了天然气供应,欧洲各国就立马启动“最不环保”的煤电项目;

为保护传统能源巨头利益,美最高法院判决美环境保护署无权在各州层面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限定,再开“环保”历史倒车……

面对中国暂停气候变化商谈的反制,美国有些着急,主要还是因为板子打中了要害,毕竟气候方面的议题是民主党的主要主张和票仓来源。

早在2020年拜登竞选总统期间,他就向民众承诺要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他上台后烧的“几把火”中,火力最猛的就是气候法案。拜登期望用气候法案这一筹码来推动3690亿美元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落地,以此来降低美国通货膨胀率。

然而,拜登的日子并不好过。俄乌战争打乱了拜登的部署,俄罗斯的油价与美国的通胀“比翼齐飞”,加之共和党也不支持,拜登的气候计划屡遭变故,关键时候中国又暂停气候合作,四面围困之下,以拜登为首的民主党岂能不慌?

那么,美国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其他国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背后,他们的执政党到底把啥放在心上?

远的不说。从美国置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于不顾,屡次侵犯别国主权、挑动对抗中,人们看到的是,一群满嘴跑火车的政客,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根子上维护的是“最有钱的人”的利益。

四 在全球气候合作上,中国是讲信誉、负责任的大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甚至出现了16个“碳”字。

中国不会放弃碳中和目标,实现碳中和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中国来说,一方面,气候问题反映的是环保问题。控制碳排放就是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成为国人共识。

另一方面,这折射的也是能源问题。只有通过减排来倒逼推进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才能把能源安全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

这一次,中方暂停中美商谈,并没有暂停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与欧盟、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仍在开展。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制定气候目标时,愿意与那些以污染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一起承担减排责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大国担当。

一项数据可以佐证中国在推动国际气候合作上的努力和成效:近年来,中国在节能、提高能效等领域所作的贡献占全球的30% 50%。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也已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连续17年、12年、7年和4年稳居全球首位。反观美国,人均碳排放量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

他们把碳中和作为制裁发展中国家的手段,但我们却把“碳中和”发展成了产业。

“宽己严人”是美国的老毛病,也是“世界警察”的老伎俩。看穿这个本质,进行精准反制,不让美国带节奏,是当下的必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这次的精准反制,就是要告诉美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当美国因为“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等反制措施而指责中国时,也应该反思何时能停止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任何挑战。美国如果试图挑战中国底线,必然得不到任何好处。

美国也应改一改老毛病,以实际行动为包括气候议题在内的中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不做“甩锅侠”,这才是美国该走的正道,也是世人对美国的期待。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共青团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中国   放空炮   反制   脏水   荷兰   欧洲   德国   美国   议题   天然气   气候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