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当家人:我死了比活着舒服,谁还记得他的辉煌、悲壮与凄凉


健力宝被卖,李经纬无奈叹气

这也许是中国企业史上最悲情的一张照片。

曾经“国民第一饮料”健力宝创始人的李经纬,此时略显无奈,也有着自己的酸楚。已经年过六旬的他静静地坐在会场上,今天,他就要和他一手创立的健力宝说再见了,他与它再无瓜葛。

破败酒厂的春天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健力宝作为“国民第一饮料”风光无限,这也让李经纬成为风云人物,

1984年,对于李经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他辉煌的开始。这一年的3月,担任三水酒厂的他得知消息,国家体委正在商讨我国奥运代表队的指定饮料。随后李经纬把目光瞄准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决定做一款饮料,随我国奥运代表队出征奥运会。然而此刻的三水酒厂,根本就没有饮料产品投放市场,甚至可以说饮料怎么做他都不知道。

李经纬出生在广东三水县白坭镇。自幼在孤儿院里面长大,他的父亲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因战乱去世。李经纬从10岁开始打零工,擦皮鞋、修水电,印厂当工人,就是没进过一天学堂。

1973年,李经纬来到三水酒厂,此时的三水酒厂已经濒临倒闭,担任厂长以后,李经纬带领酒厂员工另辟蹊径,开发出了一条啤酒生产线,生产出的强力啤酒让濒临破产的酒厂看到了希望。

1983年,李经纬广州的一次出差,让他改变了一切,真正创造了历史。这次出差,李经纬接触到了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喝这种饮料。也就是在这时,他突然萌发了让企业生产饮料的念头。1984年,国家体委正在商讨我国奥运代表队的指定饮料。当李经纬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他,选择做一款运动功能饮料。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当时全国的饮料厂都买模仿可口可乐,什么西湖可乐,少林可乐,天府可乐等等,因为这才是当时最赚钱的饮料。

李经纬想要生产运动功能饮料的想法,很多人都极力地反对,就连三个酒厂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荒唐的想法。但这并没有让李经纬打退堂鼓。但是怎样做,配方是什么,这对于他来说是两眼一抹黑,真的是一窍不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了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而普通人也能喝”的饮料,便主动找上门去要求合作。一个传奇色彩的国民饮料健力宝就这么诞生了。

1984年,对于李经纬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亚足联将要在广州召开会议,而接下来的就是洛杉矶奥运会。有了可以生产的饮料,但想要卖出去,第一步首先是让人们知道你的产品。在李经纬的眼里,上面的这两件事,是让人们知道健力宝的好机会。对于一个年利润只有几万块的小厂来说,想要出现在这样大型会议上,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李经纬想到的办法是:送,免费送。这在当时绝对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在一番手忙脚乱之后,200箱光鲜亮丽的健力宝准时出现在了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引起了众人的惊叹。

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这个刚刚问世几个月的健力宝彻底疯狂,甚至是“一宝难求”。在亚足联会议上成功露脸的健力宝,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奥运代表团的指定饮料。洛杉矶奥运会是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并且许海峰、李宁等纷纷取得金牌。而常伴在运动员身边的一罐健力宝饮料,成为最亮眼的一幕。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健力宝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关注。

这一年的好运总是跟在李经纬的身边,经过这两次,健力宝这三个字传遍全国。随之而来的就是如雪花一样的订单。健力宝当年就实现了345万的销售额,这是三水酒厂从来都不敢想象的。第二年更是达到1650万,第三年达到惊人的1.3亿的销售额。无数的订单向三水县飘来。在最紧俏的时候,三水县到处是全国各地前来拉货的大卡车,一车皮健力宝的批条被炒到了2万元。

如果说奥运会为健力宝开启了大门,那么接下来1987年的“六运会”,让健力宝一战封神。李经纬豪气出手,打败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健力宝成为“六运会指定饮料”的名号。

赛会期间,李经纬更是利用了所有可以显示健力宝的每一次机会。偌大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大到墙壁,小至痰盂、垃圾桶,都铺天盖地地印上了健力宝的广告。闭幕式当天200多名工作人员穿着标有健力宝标志的运动服出现在体育场内。不仅如此,他还向入场的8万名观众每人赠饮一听健力宝饮料。放眼环形运动场,星星点点全都是健力宝的饮料罐,而李经纬就是想让此刻身处体育场中的每一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与健力宝有关。

李经纬这次“六运会”的营销无疑是成功的,赛会一过,李经纬立刻召开了全国经销商订货会,短短两个小时,订货额就达2亿元。第二年实现销售额2.7亿元。李经纬亲手所写的那句广播词“您想身体好,请喝健力宝”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荧幕上。

说起广告营销,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李经纬绝对是一把好手。奥运会的一鸣惊人,再到全运会的独领风骚,健力宝在李经纬的带领下高歌猛进。1991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李经纬甚至还策划了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与第二夫人一起畅饮健力宝的新闻事件。两年之后,他又让健力宝出现在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圆形会议桌上。虽然李经纬没有受过教育,但每次想到的营销方案,都能让健力宝三个印在人们的脑海里。类似的营销广告层出不穷,健力宝因此在舆论头条上一待就是十几年。

谁是健力宝的主人?

健力宝以飞快的速度成为“中国第一饮料品牌”,但在健力宝辉煌的背后,李经纬始终有一个心结。健力宝由三水酒厂发展而来,从根上讲健力宝属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但是没有李经纬,这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在产权归属上,这家公司却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随着健力宝的名声一天比一天的响,在三水这个贫瘠的南方小县城里,健力宝上缴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极盛之时占到八成的比例。在创业的前10年,李经纬是三水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有记者回忆说:“在很多地方活动的仪式上,县委书记、县长坐中间,旁边接着坐的便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的其他官员。”但是健力宝的产权始终是李经纬的心结。健力宝长期以来倍受其复杂结构所困。裙带关系复杂。李经纬曾说:“健力宝好比这张桌子,始终有一条腿是行政上级,另一条腿是军心不定、行事涣散的中层,这两条腿很容易垮,我的这点老本也很容易吃光的。”

随着90年代国有资产股份制改革,加上健力宝周边的惠州的TCL,德顺的美的等股份改革的成功,让一直为健力宝担忧的李经纬看到了希望。

在这之前,李经纬一直控制着健力宝的发展壮大,李经纬知道,在股权没有明晰之前,公司的壮大无疑是给他们未来的股权收购增加巨大成本,也减小了他们购买的希望。

对于健力宝的股权,李经纬心中自有自己的盘算:

健力宝在香港上市,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性地解决经营团队的股权问题。同时,他决定投资10亿元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然后把公司的总部从偏远而关系复杂的三水迁出。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李经纬按计划把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此时健力宝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五十亿的历史最高峰。但此时,李经纬与三水市的关系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在李经纬打算把健力宝迁出三水市开始,他与三水市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三水市认为,李经纬把健力宝迁出,无异于叛离了三水市,曾经三水市对健力宝的帮助和扶持是不遗余力的,如今壮大,却要离三水而去,这是所有人不能接受的。况且健力宝对三水市的税收贡献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健力宝搬迁,谁来填补空白?在李经纬提出要在广州建大厦时,三水市就提出不要去广州,在三水市随便找地方都可以。但当时的李经纬一口回绝了,从这时开始,双方就产生了嫌隙。李经纬也没有放下身段去和领导沟通。李经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跟底层员工放下身段,但对上头领导却从来不阿谀奉承。他的这种“亲下不亲上”的性格,也致使他与三水领导的关系越来越差。

李经纬离开的打算,让三水的所有人坐立不安。他们开始怀疑李经纬搬离健力宝的背后用意,所有人都认为,健力宝壮大了,李经纬已经不跟三水人一条心了。从此,他的所有行动都被打上了可疑的标志。

李经纬曾经让健力宝上市的计划也在1997年,三水市的干扰下被迫终止。从此以后,李经纬与三水的矛盾开始公开化。自1998年开始,三水对健力宝的财政开始严格管控。健力宝的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必须得到三水市的同意。

谁都可以,李经纬就是不行

三水自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制已经完成80%,健力宝成为最后一个待改制的大型国有企业,李经纬团队提出出资4.5亿购买健力宝所有股份的建议,但最后被三水拒绝。健力宝不仅出现了管理层的矛盾,销售额也在快速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健力宝上缴税收的减少。2001年的缴税与之前相比,已经减少了百分之八十。健力宝对于三水市而言,已经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而他们想出的解决办法却是卖掉健力宝,并且是尽快卖掉。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让人不解的事是:健力宝卖给谁都可以,国外企业都可以,但决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健力宝转卖的消息一出,即刻引起资本炒家的狂热,首先出现的一家买家为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健力宝首次的转让,就掀起波澜,最终在李经纬的参与下,草草收场,并未成功。

首次转让失败,并没有打消三水卖掉健力宝的决心,很快又一个人出现,此人名叫张海,此人颇为神秘,据传此人从小撒谎成性,而且后来还被人们传为开了天眼的神棍,身边跟随了一些忠实的信徒,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在商场混的风生水起。短短几年内,在灰色而惊险的中国资本市场上构筑起了一个威名赫赫的“凯地系”,与唐氏兄弟的“德隆系”、吕梁的“中科系”等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几大股市庄家。

2002年,张海带领团队正式入主健力宝。但张海对健力宝并没有深耕壮大的意思,在他心中,健力宝只是一个资金转换挣钱的工具。张海首期资金只有1亿元,他曾大笑对人们说:“只用一亿就撬动了如此强大的健力宝,就算,买下一个价值十亿的健力宝大厦,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张海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让匪夷所思,一接手健力宝,原有营销策划部,通通开除回家。要知道,健力宝的成功全靠李经纬所带的营销团队的成功策划。如今却被张海全部扫地出门。除此之外,广告,新产品很是疯狂,但所有一切却一点收获没有。

2004年,8月23日,这一天距离健力宝20周年还差五天,正在海南游玩的张海,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很短,但张海却十分意外。短信写到:董事会决议您不再是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张海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开除了!

接替张海的是他曾经的跟班祝维沙,但他也仅仅在总裁位子上待了两个月,

以前花大力气宣传的新品,他都没看上,通通拿掉,自己突发奇想,想出一个“健力神”的新品。显然这只是他突发奇想,短短两个月,板凳没坐热的祝维沙也被撵下了总裁的位子。最后宣布健力宝停产之后,悄然离开。

健力宝再次面临被转卖的结局。2004年年底,刚刚把小护士卖给法国欧莱雅的李志达与祝维沙和张海达成协议,李志达成了健力宝的新主人。

但这次健力宝的转卖,让三水市非常光火,从张海到祝维沙,再到现在的李志达,短短几年时间,兜兜转转几次易主,健力宝从三水的支柱,到了如今面临停产的地步。接下来健力宝走向何处,无人知晓。

一场闹剧如何收场

手里几乎没有健力宝股权的三水市强力出手,干预健力宝的转卖。地方法院下文查封了李志达在三水的投资公司,并冻结公司的账户。李志达派往三水基地的人员全部被“礼送出境”。健力宝几年戏剧性的反复转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就这样,健力宝如一片跑马场,几路诸侯轮番杀伐,仅有的那几分元气也行将失尽。健力宝的员工在那段时间里都不知道公司的总裁是谁,公司是否被又一次转卖。

此时所有的人都想起了躺在病床上的李经纬,在之后不久召开的复产员工大会上,李经纬出人意料的出现在大会上,他不停的向员工挥手,公司的员工蜂拥向李经纬靠了过来,争着与他握手。大会过后,停产半年的健力宝终于复产。当人们都以为李经纬将要重掌健力宝时,李经纬的儿子在大会的第二天突然宣布,去健力宝是为了配合政府的工作。

祝维沙下台后,与他同时进入健力宝的叶红汉接管了这家千疮百孔的公司。2005年,曾经掌管健力宝的张海因涉嫌挪用资金被警方拘留。最终判处张海有期徒刑15年。而曾经张海的帮手祝维沙等人却毫发无损。张海曾法庭上痛哭:“健力宝卖掉之后,祝维沙等人都落得上亿元的实惠,可我却要在这里坐牢。如果说为了朋友义气,我可以当替死鬼,但不愿做替罪羊。”在这场暧昧的资本游戏中,张海是一个下棋的人,还是一颗被人下的棋子?

而今日之健力宝也早已今非昔比,它的品牌号召力和江湖地位也不再那么重要。昔日的龙头老大健力宝已不复当年之勇,人们对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也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健力宝在这一片资本盛宴中曲终人散。

李经纬这位曾经的创始人,在健力宝第一次转卖时,突然因为脑溢血而住院,从此再也没有离开病房,对于健力宝之后变故,李经纬有过痛苦,也有过无奈。他曾对陪在病床边的人说:这一辈子,我因为工作繁忙有愧于家庭,但是绝对无愧于党和国家。

在生病住院期间,李经纬又被确诊为肝癌,肾衰竭,痛苦不堪,他从不在外人面前抱怨病痛的折磨。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辞别人世。弥留之际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死了比活着舒服!”

如果李经纬接手健力宝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此时健力宝的员工会不会怀念曾经李经纬时代的那个健力宝呢?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点点赞,谢谢大家!很多精彩故事请看往期文章!

本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健力宝   国家体委   可口可乐   水酒   当家人   酒厂   广州   悲壮   销售额   凄凉   舒服   饮料   辉煌   员工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