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首次发现汤加火山爆发激发的深海内波现象

《海洋学报》封面。课题组供图

  记者9月6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晓峰课题组首次发现了由汤加火山爆发激发的深海内波现象。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学术期刊《海洋学报》英文版上。

  海洋内波振幅可超200米,传播距离达几百公里,主要在水下生成和传播。内波传播过程中会伴随波致流,因此产生强烈的剪切力,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海上工程和水下航行、通信等具有重要影响。内波通常是由于潮地相互作用和内潮演化机制等生成,并且主要在全球大陆架附近海域生成和传播。研究团队利用多源卫星图像首次发现了由太平洋汤加火山爆发而激发的深海内波。

  据介绍,汤加火山位于太平洋西南部,1月15日汤加火山爆发,向海洋和大气中释放了大量能量,并激发了海啸。静止轨道卫星捕捉到了汤加火山的爆发全过程及其在全球激发的大气震荡。本文利用卫星图像,发现了由汤加火山爆发而在北部Tonga岛屿附近激发的海洋内波,生成的内波波峰线长达67公里,传播速度约为1米/秒,具有典型的内波特征波长尺度。该研究表明,火山爆发不仅会导致大气波动,也会在海洋中激发内波等动力过程。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rse.2022.112940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9-08 第3版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汤加   深海   火山   太平洋   水下   学报   课题组   大气   封面   海洋   现象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