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贪顾国明的双面人生:表面主动提高自己党费,私下敛财1.36亿

2019年11月的一天,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的两名职员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你有没有发现,顾行长很久没有出现在银行里了。”

“早发现了,现在外面风言风语传得正火热呢,全是关于顾行长的小道消息。”

“我听说顾行长好像被查了,他背后的肮脏事情还不少呢。”

他们口中的顾行长正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顾国明,他在上海金融界,是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顾国明出身普通,但却凭借自身的努力爬到了高位上,可他没有珍惜自己的羽翼,反而沉溺女色,甘于被围猎。

顾国明到底是如何走上权力巅峰的?他又为何会落马呢?

出身寒门

顾国明出生于1967年,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一生都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沉浮。

顾国明的家境普通,父母的背景并不深厚,为了养大顾国明,父母起早贪黑地上班,努力为他创造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

好在顾国明天生聪明,他在学习上有独特的天赋,从小学起,他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看着争气的儿子,顾国明的父母笑开了花,老两口都坚信,顾国明长大之后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在父母的殷切期望和老师的谆谆教诲中,顾国明长大了,他没有成为后劲不足的方仲永,而是一直顺风顺水,成绩异常优异。

高中毕业之后,顾国明胸有成竹地填报了高考志愿,不久后他就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时候,大学生还不像如今这样泛滥,谁家出了个大学生,是要被看作祖坟冒青烟的。

顾国明的父母为他大操大办了升学宴,在一片喜气洋洋中,把他送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门。

顾国明报考的是国际金融专业,当时我国的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各行各业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顾国明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1989年,顾国明顺利完成了学业,他站在人生的重要分叉路口上,却并没有迷茫的情绪。

顾国明遵照学校的分配,来到了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并就此开始了他在官场中沉浮的一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总是有着别人不具备的热情,彼时顾国明意气风发,心中惦记的是如何通过努力报效祖国。

他从来不迟到早退,按时按量完成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还经常主动加班,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不会抱怨。

这样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很快就引起了领导的注意,领导开始有意识地注意顾国明,并且给他分配一切能够锻炼能力的任务。

他那时虽然年轻,但对于人情世故的把握却比很多官场老油条还要炉火纯青,凭借着这一能力,顾国明受到了领导的重用。

没过多久,他就被提拔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资金科科长,从一个不起眼的科员,到受重用的科长,顾国明仅用了几年时间,

被提拔后,顾国明的工作热情更加旺盛,他不但继续坚持之前的工作作风,还更加认真仔细地观看文件。

在基层工作的几年时间内,顾国明还解决了很多其他职员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解决问题的诀窍很简单,在和别人打交道之前,顾国明会先了解当事人的喜好,对症下药。

只要他取得了目标人物的好感,之后再办起事情来无疑是事半功倍。

顾国明用十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处代处长的位置上,彼时他才32岁,称得上是年轻有为。

如果说,在手握权力之前,顾国明还谨记着自己的初心,那么在走上更高处之后,他的想法就开始发生了转变。

潘多拉的魔盒

作为公职人员,顾国明的工资是固定的,即使他已经身居高位,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依旧只有可怜的那么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顾国明开始认为,自己拿到的报酬,配不上自己的努力。

而他手里的权力,就像一个充满诱惑的潘多拉魔盒一样,里面装着的各种未知的东西让顾国明深深着迷。

顾国明那时候不知道的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不可能关上了。

权力会带给他普通人无法拥有的特权和利益,同时也有可能把他拖入深渊。

在一些“前辈”的诱惑下,顾国明渐渐迷失了自己,他也开始被动地接受来办事的人递给自己的红包和礼物。

最开始的时候,顾国明还会假意推脱,义正言辞一番,不断推拉后才会佯装无奈地收下。

2008年9月,顾国明遇到了一个非常“强硬”的行贿人,这个人是个企业老板,也算是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因为有求于顾国明,于是三番四次地拜访他,每次都不会空手去,要么带着奢华珠宝,要么带着厚厚的一沓钞票。

顾国明觉得此人甚是难缠,经常找借口避而不见,几次下来,这个老板竟然去顾国明的办公室堵他。

在老板的再三要求下,顾国明才半推半就地收下了礼物,作为回报,他也把这个老板所要求的事情办妥了。

可见,一开始顾国明还没有彻底迷失自己,他的心中尚且还存在着一丝清明的神志。

但后来他收取的礼物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之后,顾国明也不再做表面功夫了,只要是递到他手里的好处,他便来者不拒。

2009年1月,顾国明为了金钱利益,答应帮某企业老板贷款,这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抬抬手的事情,一来一回,他的手里就多了一笔不菲的资金。

随着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顾国明甚至还会主动寻租,向企业老板们索要几十上百万的贿款。

不仅如此,他还双管齐下,一面收受有求于他的人送来的贿赂,一面向自己的上级领导行贿。

顾国明在官场沉浮数十年,早就咂摸出了其中的规律,要想融入进小团体,必须得有所表示。

他也不厌恶这样的交往方式,他本来习惯了周旋在名利场内,官场的规则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在从代处长继续升为处长后,顾国明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同时他又觉得,以自己的手段和天资,他的顶端远不止于此。

为了能够继续向上爬,顾国明一边在外人面前塑造自己的伟岸形象,一边大行贿赂之道,给所有能巴结上的领导送礼。

对于这些投入,顾国明向来眼睛都不眨,他知道这些送出去的东西,迟早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自己的身边。

因此他挑选的礼物越来越贵,参与的饭局越来越频繁,领导说东他不敢往西,领导吃菜他不敢转桌。

不得不说,顾国明这种在旁人看来有些谄媚的举动,在某些时刻还是十分吃香的。

至少在顾国明多年的苦心经营下,2015年8月,他终于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位置。

顾国明一朝得势,意气风发,同时,他的贪腐行为也更加变本加厉。

双面行长

越是罪大恶极的人,越喜欢在不知情的人面前树立自己清白无辜的形象,顾国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对自己触碰法律红线,收受贿赂一事心知肚明,但表面上,他又喜欢装作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2010年夏天,顾国明坐在办公室里沉思了一会儿,突然拍板决定临时召开一个廉政会议。

在他的邀请下,上海31家支行的行长都来到了会议现场,顾国明看大家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他强调自己对贪污腐败的行为非常不耻,希望在座的各位行长都能够谨记自己的责任,不要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

之后他又围绕着廉政,足足讲了几个小时,说到激动处,顾国明的脸甚至有些胀红了。

如果不了解内情的人看到这一场景,十有八九会真的以为他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官员。

之后,顾国明更是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工作责任状”,要求各个行长签字,这份文件上的内容大致就是让各位行长保证自己的廉洁。

等行长们签完字之后,顾国明又是一阵大讲特讲,话里话外都是在暗示自己的清正廉明。

而事实上,真实的顾国明和他口中的那个好干部根本就是相去甚远。

自从顾国明当上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行长后,他就开始逐渐膨胀,把整个银行当作自己私有的财产。

有一次,顾国明受邀前去参加饭局,饭局上坐着一个有求于他,想和他搞好关系的私企老板。

当顾国明听说,这个老板有意向到分行贷款之后,他就放出话来:“今天要是喝高兴了,贷款的事就是小问题,你喝一杯,我就给你批100万。”

“顾行长,你可要说话算话。”说完,老板就一杯一杯地把酒灌下肚,到饭局结束的时候,他一共喝了十杯。

顾国明之后也果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给这位老板所在的企业批了一千万的贷款。

作为银行的行长,顾国明本来应该严谨地考量前来申请贷款的企业,按照规章流程进行贷款的批复。

可早就沉溺在权力海洋的他,早就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他把国家的资产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随意贷款给企业,根本不管企业的经营状况符不符合申请贷款的条件。

但对外,他又兢兢业业地维持着自己的虚假人设,树立起一个不沾染任何肮脏交易的行长形象。

顾国明对银行的退休职工非常好,他不仅主张给退休职工提高福利待遇,而且还会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贴补出去。

得到好处的职工对他感激涕零,不曾想,这些付出只是他看不上的“小钱”。

顾国明还主动提高了自己的党费,纵观他的种种操作,不得不说顾国明真的是深谙人心。

不熟悉顾国明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正直廉明的人,其中的原由除了他总是把廉政挂在嘴边外,还得益于他公开的私人爱好。

顾国明最爱听京剧,最喜欢看国际新闻,再加上他的形象很端正,在旁人眼中,他就是一个老干部的形象。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个人,会在下班之后,开着自己的豪车,直奔高档娱乐会所,在里面,有很多他的“老朋友”在等待着他。

只有在远离工作场合的时候,顾国明才会脱下自己厚厚的伪装,回归到最真实的自己。

顾国明原本以为,他的伪装滴水不漏,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会被完美掩盖的犯罪。

如果有时候正义没有及时到来的话,那一定是在路上。

接受法律审判

顾国明的异动早就引起了纪检部门的注意,为了不打草惊蛇,纪检部门一直在暗中收集证据,只等证据确凿时将其一举拿下。

2019年11月20日,顾国明被双开,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上海金融界一片哗然。

要知道,顾国明在上海金融界的地位可不低,这个圈子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找顾国明不一定好使,但不找顾国明一定不好使。

这样一个大人物突然落马,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的犯罪细节。

据查证,在2005年到2019年这十四年的时间里,顾国明一直在利用权力敛财,他的受贿金额达到了1.36亿人民币。

事实上,当时纪检部门只掌握了顾国明586.13万元的犯罪证据,其余的犯罪事实,则是顾国明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在事情败露之后,顾国明为了寻求宽大处理,没有任何狡辩,一股脑儿把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交代了。

他还主动供述,自己和银行内部一共32位女下属有过财色交易,作为回报,他给予了这些女下属不同程度的提拔和金钱补偿。

2021年8月12日,时隔一年多,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个案子,顾国明站在被告席上,一脸颓容。

他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不否认,并请求法院轻判。

在经过审理后,法院判决顾国明受贿罪成立,因其在落网之后态度良好,配合调查,因此予以轻判,最后,顾国明被判处无期徒刑。

从寒门子弟,到风光无限的银行行长,再到一无所有的阶下囚,顾国明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

希望他能够在监狱里好好反省。

-完-

编辑丨书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潘多拉   中国工商银行   党费   饭局   行长   官场   贷款   权力   表面   主动   老板   领导   金融   人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