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俱乐部的女骑手多于男骑手?马术运动真的“阴盛阳衰”吗?

回忆往昔,在第九十六届古代奥运会上,赢得四驾战车冠军的是来自斯巴达王国的公主,名叫茜尼斯卡(Cynisca),那时她参赛还需要女扮男装,但就是这样一个举动,让她成为了首位在马术比赛中夺得冠军的女骑手。而那时候,女性还在马术竞技的名单之外。

到1900年,女性才被允许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1921年,国际马联成立,彼时,人们还不知道,未来马术运动会成为一项真正能够实现男女平等的运动。等到1952年,女性终于被获准参加奥运会的马术项目,且只有盛装舞步一项。直到8年后,1964年东京奥运会,美国的女骑手拉娜·杜邦(Lana duPont)参加了马术三项赛项目比赛,女性才实现了奥运会马术项目的真正平等。


其实不仅仅是马术项目,在奥运会整体项目中,男女平等地参加体育项目,也是近几年才完全实现的。

图源:联合国妇女署


二战后,女性的地位逐渐上升,女权运动有效地展开,奥运会女子项目开设的数量才逐渐增加。举重、摔跤、足球、中长跑等普遍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运动,开始逐渐出现女性的身影。直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终于奥运会的所有大项,实现了男女平等。


这样的男女平等,用了整整116年。


而如今,在最近的一届2021东京奥运会上,我们看到在中国奥运军团431位参赛运动员当中,有女选手298人,男选手133人,女性的人数已经远超男性。其实,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中国代表团301名运动员中,就有133名女运动员,数量已超过男性。且在之后,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外,女运动员均多于男性。这样的“阴盛阳衰”已经持续了30多年。

2021东京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


此次2021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的88枚奖牌中,女性选手参与的更是多达53枚(6枚奖牌来自混合项目)。


不仅仅是中国,其实各国的女性选手占比与奖牌榜比都在不断攀上,马术项目15枚冠军奖牌,有9枚落于女性骑手。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才实现平等短短几年,女性就可以在体育竞技项目中获得如此多的荣誉。

以马术项目为例,在《马术》杂志2021中国中国马术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在马术俱乐部中,女性会员占比64%,而男性会员仅占36%。这里面有72.54%的7-18岁青少年骑手。也就是说,目前,女孩子学习马术的总占比最高,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女孩和男孩的性格不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很多人分析过,为什么在很多体育项目中,男子不如女子。比如足球、排球、网球等。这里笔者更认同一种说法,那就是男女的性格和成长方式不同。首先,大部分运动都是需要从小去练习的,从五六岁开始练,到18岁左右成就的高低就会出现区别。

女性的心理与男性不同

小时候来讲,女孩对比男孩,有更高的专注度以及约束性。这是男孩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女孩的成绩是普遍要高于男孩。男孩更容易被其好奇的事物所吸引,无法保持专注度。

女性比男性更早熟

其次,女孩比男孩儿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一个女孩选择马术,她知道自己想通过马术得到什么,因此她的坚持会更持久、有力。男孩选择马术,他也会有专注度和约束力,但他却不一定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马术。或许过程中遭遇瓶颈,他们就会让其他一些事物吸引了注意力,因而放弃。

但小时候是打基本功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专注,后面的发展就会受限制。体育运动就像盖楼,地基很关键,它决定着高度。


很多时候,能够坚持的男性后期往往能超越女性,这是因为,男人的思维目的性更强,是一条直线;而女人的思维感觉性更强,是一个圆圈。也因此,女性的优势很明显,而弱势也非常明显。

女性的社会弱势因素

相比于女性自身的一些弱势因素,更需要我们重视的是一些社会因素。

相比之下,女性运动员比男性运动员的“退路”更少。比如全民普及度(市场化)低的项目,柔道、举重,这些项目“出成绩”几乎是唯一选择。这直接激励了国内的女性运动员更加刻苦、自律地训练。即使是一些全民运动(市场化高)的项目,比如乒乓球、足球、篮球,也是男性运动员的退路更多,比如青少年训练中心教练、演员、抖音网红等等。既然选择这个行业,就只能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这是所有女子职业运动员的现实写照。

比如足球。虽然女足代表中国夺得了亚洲杯冠军,而男足败的连底裤都不剩,但不止一个平台爆出,女足运动员的生活质量水平,跟男足运动员相比差太多。而且,此现象从1999年女足亚洲杯七连冠后,就被提及,但是她们的现状,始终没有好转。

即使是阴盛阳衰,女性运动员的生存环境依旧不友好。在一边琢磨推广“阴盛”成功经验同时,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女性运动员的待遇和就业、生存环境。

女足球员,坐公交车训练。图源:视觉志

作为《马术》的小编,笔者也实地探访过很多马术俱乐部。在俱乐部中就业的骑手也好,教练也好,兽医、钉蹄师、马工也好,都是男性居多,女性很少。在马术方向的就业方面,女性还是多选择案头或者文书工作,真正能够继续坚持在马术运动一线的女性,少之又少。

绝处逢生的女性力量

但让人庆幸的是,在中国,女性在盛装舞步领域还有拿过三届全运会冠军的帕丽旦、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马术盛装舞步赛事的刘丽娜;年轻骑手中还有在亚锦赛获殿军的饶嘉怡,以及获2022世锦赛资格的场地障碍赛骑手王韫婧。

场地障碍赛骑手王韫婧 图源:天星调良

或许艰难,但她们享受这个过程。在所谓“阴盛阳衰”的背后,是无数体坛女性的不懈坚持、咬牙超越。


这,是女子在体坛的强势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骑手   马术   阴盛阳衰   东京   男女平等   俱乐部   中国   运动员   奥运会   男性   女性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