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50:遗憾很多,产品不行,但很人性

华为Mate 50系列的发布会,大家可能已经看过,依旧是余承东来讲解,但和以往似乎有了那么点不同,不再是“秒天秒地”,反而多了些务实。

规规矩矩讲解产品,少了些友商的对比。

总而言之,这很不余承东。

而让笔谈君总结华为Mate 50系列的发布会,思来想去,最终以“产品不行,人性化拉满”来总结这次的发布会。

这或许也能解释这次余承东“低调”的原因。

论性能,华为一笔带过,实则也没有太多可谈的。依旧被制裁的华为,麒麟芯片遥遥无期,联发科不敢供货,为数不多可选的也就仅有高通。

搭载高通骁龙8+ gen 1,但仅仅是4G版本,即便如此,那应该也是华为费尽心力得来的,不是骁龙8 gen 1,已经是华为最大的努力了。

当初那个国产手机的绝对王者,如今境遇,实在可惜。

论性能,华为Mate 50系列,绝对谈不上竞争力。

而刘海屏的设计,也注定华为Mate 50系列的争议不会少。

这应该是今年除了iPhone以外,第二个在旗舰机上用刘海屏的手机厂商,而iPhone在Pro系列上也即将舍弃刘海屏。

华为Mate 50系列的设计,放在今年来看,尤为“孤单”。

好在这块刘海屏并不仅仅是刘海,还搭载了支付级别的3D人脸解锁,当然,普通版的华为Mate 50没有3D人脸解锁,外观也是更加常规的中置挖孔屏。

华为Mate 50 Pro因为功能而妥协了刘海。

影像上,华为Mate 50系列也妥协了。

没有了徕卡,华为推出了自家的XMAGE影像系统,这个替代无谓可惜,只要拍照质量优秀,联名与否,无关紧要。

笔谈君所说的妥协,是华为Mate 50系列的影像硬件。

主摄都是索尼MX766 5000万像素摄像头,关于这枚主摄,多应用于国产中端手机之上,论素质并不算顶尖。

而以往的Mate系列,都是首发和索尼独家定制的最新大底传感器,即便是两年前的Mate 40系列,搭载的都是索尼超大底的MX700。

华为Mate 50系列的这次降级,或许是被制裁后华为手机体量急剧缩小带来的供应链话语权的减弱,华为拿不到顶级的传感器,也或许是因为体量减少,成本增加,华为为了降低成本,原因笔谈君能够理解,但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体验的降级。

对此,华为能依靠的就仅仅是华为的计算摄影了,依靠软件算法,带来更加优秀的拍照体验和效果。

发布会上,一如既往和iPhone比拼,效果不差,但实际如何,有待实机验证。

好在,这次华为Mate 50系列,没有凑数的摄像头。

其中,华为Mate 50搭载了5000万主摄+1300万超广角+1200万潜望式长焦,而Pro是5000万主摄+1300万超广角+64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

顺便一提,这次华为Mate 50和Pro主摄搭载 f / 1.4 大光圈,首创 10 档可调物理光圈,根据需要调整光圈。

虽然在MX766这样不算太大底的传感器上,可变光圈的作用或许没有那么大,但聊胜于无吧。

其他方面,就简单述说了。

华为Mate 50 采用 6.7 英寸 OLED 屏幕,支持 2700*1224 分辨率,90Hz 刷新率直屏,300Hz 触控采样率,1440Hz PWM 调光。

Pro采用 6.74 英寸屏幕,采用 120Hz 刷新率,300Hz 触控采样率,1440Hz PWM 调光。

华为Mate 50 系列支持 66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快充,7.5W 无线反向充电,Mate 50电池为4700mAh,Pro为4600mAh。

价格上,华为Mate 50为4999元起。

Mate 50 Pro为6799元起。

总结一下,从产品配置来看,华为Mate 50系列并不算强,特别是价格不算便宜,就像是前面笔谈君所说的,论产品力,华为Mate 50系列不是特别有竞争力。

原因前面也略有谈过,制裁之下,华为在供应链上的各种受限,在这种受限之下,产品必是充满遗憾的。

而这款产品,或许是没有了太多技术上的优势,华为更多关注起了“人性化”之上。

搭载了“昆仑玻璃”,更加耐摔。

率先实现了北斗卫星通话,在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仍可通过畅连 App 发送消息,支持一键生成轨迹地图,这个功能,平时用处不大,但紧急情况下,或许能帮助我们脱困。

还有“应急模式”,1%电量下,依旧能待机3小时,这个功能,暂时不知道怎么实现,笔谈君猜测,可能是一个系统电量显示“优化”,但不管如何实现的,这安全感是给足了。

鸿蒙3.0系统也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功能。

支持超级中转站功能,可实现跨层级、跨应用拖拽,体验更高效直观的信息流转;可升级支持智感扫码功能,通过双击后盖即可快速扫描场所码、支付码、单车码,扫码快人一步。

写到这,也该总结了。

华为Mate 50系列,是遗憾的,这种遗憾不仅仅是华为的遗憾,也是整个国产手机的遗憾。今天被制裁的是华为,其他国产手机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产品力上实现了对华为一定程度的超越。

这可能值得骄傲和开心,终于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谁也不知道制裁的大棒,会不会突然挥舞到自己身上。

假设真有那一天,国产手机该如何应对?防患于未然,是所有国产手机应当要做的事,别再走轻松的买办路线了。

至于华为Mate 50系列,在遗憾中,有了“遗憾”的人性化,也是在这遗憾之中,为数不多的不遗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华为   调光   遗憾   笔谈   索尼   产品   光圈   国产手机   人性   功能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