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修养,从家里开始

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扫地、洗衣、做饭等皆是桥梁。

有些人总渴望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从来不屑做好家庭中的任何一件小事,这样的人想成功无疑是痴人说梦,正如古人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每一件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犹如涓涓溪流汇成大海,我们切莫忽略做好每一件小事,毕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而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就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道场,只有我们通过不断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我们务必要重视在家庭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唯有这样,你才能见证一个不一样的自我,看到人生不一样的风景。

01 修品行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欣赏一个人,必定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由此可见人品的重要性,人品是我们行走于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一张名片,纵使你拥有靓丽的外形,过人的才华,傲人的资本......可缺乏与之匹配的人品,你恐怕很难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如《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以修炼人品,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值得我们毕生为之努力、精进!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十分懂事。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弟弟开始挑梨。最小的弟弟不假思索地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轮到孔融时,他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有大有小。他既不挑好的,又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父亲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随后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挑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当拿个最小的,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吃。”

爸爸追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照你这么说,他应当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到:“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当把大的给小弟弟吃。”

孔融谦让的美德和良好的品行,一时传为了佳话。

细节处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品,而我们为人处世,就要向孔融学习,在家庭的每一件细枝末节的小事上,修炼好自我的品行,这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小社会,很难想象,一个在家里没有品行的人,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会做出多高的成就。只有我们视家庭为道场,努力在家中修炼好自我的品行,方能在社会中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也能在社会关系中左右逢源,成就属于自我的一片天地。

02 修包容

一粒种子,放在花盆内,只能开出一朵小花,而将它撒在广袤的大地上,却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就是格局的不同。

做人同样如此,假如一个人心胸狭窄,他会处处与人筑墙,最终令自己受困愁城;而一个心胸开阔之人,则会与人为善,到处与人筑桥,结果是广结人脉,路越走越宽。

格局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而格局的大小在于你是否能包容他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的典故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去容那些难容之人、难容之事,你才会前程似锦、事业顺利!

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心中的格局越大,他看待不同人和事的态度越发平和,因为他懂得事物是多维的——好的一面背后必定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样的人,在处理家庭琐碎的事务中,常常能站在理性的高峰,去俯瞰那些令人纠结的矛盾和问题,懂得从更高的维度去处理那些纠纷,往往会收获他人同样善意的回报, 从而能化干戈为玉帛,将难题消解于无形。

03 修言行

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之中,我们的言行是无法隐藏修养的不足,也同样无法遮蔽德行的高尚。

看一个人是否靠谱,就是看他的做事、说话。一个做事牢靠,说话谨慎、信守承诺的人,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修养也是令人称赞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家庭中,注意自我的言行,不要用语言、行为伤害家人,毕竟家庭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和万事兴。

曾看过这样一个画面:

男人在回家前,选择独自安静地坐在车里,纵使内心波澜起伏,也要慢慢抚平自己的情绪,给家人一个笑脸。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在不易的生活的面前,男人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是职员,他们为了父母打拼,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打拼。

他们每天披上重重的“铠甲”,戴上友善的“面具”,学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下班后,他们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受伤的心灵,去与家人团聚。

他们不是没有情绪,也不是没有倾诉的需求,而是懂得要修行自我,不把那些烦恼、不堪的心情,带回给家人,毕竟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况且当你发泄那些负面情绪时,那些负能量会兜兜转转地回到你身上,使你更加感到黯然神伤。

爱你的家人,就从收起那些坏情绪开始,多给他们一点和颜悦色,多让他们感受一些家庭的和睦,因为家人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陪伴,毕竟人生到了最后,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名利、地位不过是浮云,而有多少人愿意陪伴你左右,才显得弥足珍贵,令人珍惜!

所以,我们要在家庭里修炼好自我的言行,让彼此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方的关心,从而汲取力量,去抵御外部世界的风刀霜剑。

写在最后

人生苦短,白驹过隙,我们的一生活得十分艰难,但纵使生活再难,也不是我们逃避的理由和借口,我们要懂得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技能,而家庭就是一块最好的试验田。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通过修品行、格局、言行......来重塑自我,从而压制人性的幽暗,发扬人性的光辉,毕竟这样的人生才波澜壮阔,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修养   道场   品行   言行   人品   格局   最小   家人   家里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