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较量-济南军区乒乓球队散记

家国华章连续推出原济南军区前卫报社主编郝传更采写的报告文学《勇士之歌——济南军区乒乓球队散记》,真实而准确地描绘了队员们的光荣与梦想、牺牲和奉献,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家国华章号主毕华明与郝主编同出于前卫报社,结下了忘年交。郝主编参与宣传了一批在全国全军有重要影响的英雄模范,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著作10多部,享有美誉。此次再度出手,展现“小球”转动人生大舞台的精彩——

如果说济南军区乒乓球队的光荣历史和孙继先副司令员的英名紧紧连在一起,那真的是名不虚传。蒋洋教练介绍说,济南军区乒乓球队历经三次解散风波,都被孙继先一一化解。

第一次解散风波发生在1977年。这一年,全军分区赛在成都举行,军区体工大队张盛德副政委当领队,刘永俭任队医,乒乓球国家裁判李晋基随队,队伍很整齐。球队去成都的时候是坐船,张盛德副政委高兴地对大家说:“回来的时候经过上海,球队换球板,换海绵,还要调新队员,希望大家奋力拼搏,为军区争得更大荣誉!”

结果,比赛中间,张盛德回济南参加军区政治部直属党委会,其中会议的一个内容就是解散济南军区乒乓球队。马南海消息灵通,对贺伟跃说:“我们乒乓球队要解散了。”赛后,球队归来的时候,蒋洋教练听到这个消息,便请示张盛德副政委:“副政委,我们球队还调新队员吗?大家的球板、海绵还换吗?”闻听此言,张盛德副政委口气就变了:“咱们就这些人先打着,球板、海绵先用着,以后再说。”听了张副政委的回答,大家不免有些泄气。没想到,大家担心的球队解散问题并没有成为现实。

第二次解散风波发生在1978年。1978年5月,济南军区乒乓球队在福建福州打完全国乒乓球比赛回来以后,大家看到周围好几个军区乒乓球队都解散了。接着,基建工程兵乒乓球队、铁道兵乒乓球队也随之解散了。这时候,济南军区羽毛球队已经解散。济南军区乒乓球队怎么办?乒乓球队解散的消息又在四处传播。没想到,济南军区乒乓球队依然好好地保留着,该训练的训练,该比赛的比赛,做到了“我自岿然不动”。

第三次解散风波发生在1979年。1979年5月,济南军区乒乓球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军第四届运动会以后,又面临着一次解散的巨大风险。这时候,全军已仅剩几支专业乒乓球队了。济南军区又顶住了,乒乓球队还照常保留着。其领导层的内幕消息无人知晓,乒乓球队队员们只知道安心训练比赛,解散与否并不是自己操心的事情。为什么济南军区乒乓球队在全军解散到最后?许多人传说,一听要解散军区乒乓球队,孙继先副司令员就发脾气,不高兴。孙继先副司令员不点头、不撒口,谁也不敢动军区乒乓球队。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老领导担任总参谋长,强渡大渡河的一营营长孙继先有这个关系,保留一支乒乓球队,那真的是小事一桩。

军令如山倒。1980年11月,根据全军精简整编的决定要求,全军只保留八一乒乓球队,其余专业乒乓球队一律撤编。从组建到撤编前后历时八年,济南军区乒乓球队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撤编命令的下达,济南军区乒乓球队全体队员无条件愉快服从,打起背包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济南军区乒乓球队有幸成为全军最后一支撤编的专业乒乓球队。

1979年5月赴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军运动会后,军区首长接见合影

人们永远铭记那些托举成功的幕后英雄。军区乒乓球队取得突出的成绩还蕴含着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战友们的心血和汗水:空军乒乓球队邵启阳教练,从空军临时借调来帮助球队指导训练,虽然时间短暂,但他尽心尽力,为球队的赛前训练作出了突出贡献。青岛警备区沙波、烟台警备区徐云峰、青岛警备区丁唯俭、张志芬……他们在训练中刻苦认真,甘当陪练,因编制名额受限不能参赛和留队,被称作“走在冠军前面的人”。

他们的高尚风格令人感动,他们的劳绩同样令人尊敬。他们的技术也不见得比在队的队员们差多少,可是,为了部队的荣誉和需要,甘愿当配角,有的甚至放下自己的技术特长,模仿一些主要对手的打法,为主力队员做陪练。他们都是济南军区乒乓球队这个先进集体不可或缺的一员。这些战友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1977年8月成都全军分区赛后,张盛德副政委与教练员、运动员合影留念

血脉赓续,红色基因代代传。济南军区乒乓球队自1972年10月组建至1980年11月撤编,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孙继先和这支队伍一起并肩携手走过8年时光。将军与队员之间心有灵犀,息息相通,无论是思想、情绪、心理还是感情,都紧紧连在一起。

1976年初秋的一天,孙继先和刘海生打完球,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已经担任济南军区顾问的孙继先谈到以后的工作时,对刘海生说:“我准备去一趟武汉,去找找杨得志司令员,看看他有什么办法。”因为当时中央军委规定,年满65周岁的军区领导干部都要退下来,孙继先此时年龄到杠了,也要退下来,但他很不甘心,仍想工作。刘海生注意到,孙继先向自己的兵朋友吐露心声时,迷惘的眼神中有着一丝丝失落和痛苦。

英雄并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正因为孙继先和队员们彼此信赖、互相成就和互相支持,他们才做到了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勇士精神已经真正融入这支队伍的血脉,铸成了这支队伍的骨骼。尽管英雄已逝,但是他率领这支队伍唱响的勇士之歌,仍然在21世纪的回音壁上回响。

何谓勇士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每个济南军区乒乓球队队员都把它奉若明灯,指引着自己的人生航向。

得益于红军勇士精神的滋养,得益于部队高效的管理教育,得益于每个官兵的追求理想与严格自律,济南军区乒乓球队不断走向崇高。虽然他们在全国全军大赛上,没有太多的机会,但国乒盛世、国球荣耀、国运当头属于每一个乒乓球人,属于每一个济乒队员。这个光荣的先进集体有理想、有血性、有担当、有志气,全队做到了8年间安全无事故、无任何违法乱纪、无任何有损体育道德的现象。

对于运动员们来说,能创造优异成绩的黄金时间是很短暂的。济南军区乒乓球队队员们深深意识到这一点,惜时如金,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各种干扰,始终坚持在队晚谈恋爱晚结婚,队员们不知多少次地虔诚祈祷:“爱情啊,请你晚一点来!”他们把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在心爱的乒乓球事业上。

编制员额极其稀缺,人员流动特别频繁。济南军区乒乓球队组建8年,前后共有32人在编制以内进出,其中教练员1 名,运动员31名,其中包括男队员16名,女队员15名。他们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都先后被提升为干部,许多人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先进,无论是在部队或者转业到地方,都在各自的本职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成长为国家和军队的所需人才。

有的转业到地方走上处以上领导岗位,有的担任部队高级将领统率千军万马,有的成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有的在乒乓球教练岗位上继续奋战,还有不少队员分别进入经济战线、司法战线、新闻战线、文化战线干得风生水起,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过去,他们在球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如今,他们在各自行业又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1975年10月朝鲜队来访,军区首长和机关代表在八一体育馆举行欢迎仪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迈步从头越。济南军区乒乓球队队员们感慨万分:我们曾经奋斗过、自豪过,有过悲伤,有过荣耀,我们无愧于时代重任,无愧于青春年华。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全国冠军、世界冠军吗?是的,又不全是。他们苦苦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

我对于济南军区乒乓球队这个先进集体的描述,是很不完善、很不全面的。但是,从我叙述的这些故事中,可以有根有据地回答如下问题: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乒乓球?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支乒乓球队呢?要我说,在我的心里,乒乓球已不单纯是一种体育项目了,这些可亲可敬的运动员组成的球队已经不是一些普通人和普通的集体了。这个运动项目和这个集体,是火红青春、豆蔻年华的化身,是献身国防大江大河的一股支流,也是感动人、激励人的一阵春风和一片阳光。

1978年3月,朱吉俭大队长带队在广州冬训

他们给予我们的,不仅有胜利的喜悦,艺术的享受,还有精神的鼓舞和思想的启发。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在打乒乓球上不必跟他们比高低,但在立足本职模范实践为国奉献上却十分必要和他们较量较量。这就很有意义了。

我坚信,今天为中华民族复兴默默工作与坚忍奋斗的人们,必能从勇士精神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大渡河   乒乓   球队   警备区   济南军区   司令员   散记   军区   乒乓球   勇士   台下   队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