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旱震理论”是指大震之前必大旱 旱震理论专家耿庆国

旱震理论

1972年耿庆国提出的理论


所谓“旱震理论”是指大震之前必大旱。其学术创立者——旱震理论专家耿庆国。四川汶川大地震证明了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旱震理论。


原理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其内在的理论机制有两种:

(一)地热成因说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二)云室效应成因说

在地震发生前的地应力的累积会导致地层深处的由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被挤压时放到大气中,在宏观大气中形成云室效应,产生地震云,这就是地震云氡气成因论。在地震云的气成因论中,将干旱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解释为:气释放的对应构造有关,在板块运动中,在构造初期应力的累积时,会缓慢挤压充填断层裂隙,使正常的气释放通道关闭,由于气还是形成降雨的雨核,当断层裂隙被关闭时,释放到空气中的气量减少,与之相应的降水减少,造成区域性干旱,按照本人地震云气成因论的观点,干旱是由于震前存在区域性构造应力增加。使得形成降雨雨核的地释放减少造成的,也就是所谓的震前干旱;当地层应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出现新的细微裂隙,造成累积的气集中释放,形成地震云,也就是临震云;当地震发生后,断层构造完全开放,这时候累积的气完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震后云的同时,造成震后暴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两点:(一)气是通过断层释放到大气中的,是断层存在的标识性气体,也是目前监测地震活动的主要参量,我们实际测量的数值也证实了断层口上部的含量是周边背景值的 10 到几百倍,甚至更高;(二)气是一种由多种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其测量的标识元素是 Po218,其含量表示组成气的放射性元素的多少,也就是其释放到空中后衰变所产生的放射性带电粒子的量的大小,也就是易于和空气中的游离水分子结合,凝聚成雾,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形成云彩的凝聚核的多少。综合以上两点,就可以知道,气是一种很好的将地震这种固态地理现象与云彩相关联的元素,即由于板块应力的变化导致气释放量的突变增加,与空气中的游离水分子结合成我们看到的宏观地震云。这也很好的解决了震前干旱和震后暴雨形成的机制问题。


简介

旱震理论,打破了地震界主流的共识——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与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耿庆国师承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教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取象比类的方法等手段,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在中国地震界处于非主流派。争议很多,但实践证明是准确的。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

学术创立者


耿庆国

耿庆国,1941年1月生,北京市人,满族。1965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专业毕业,分配到地质部物探研究所。1968年1月任地质部物探所地震预报室技术负责人和北京管庄地震前兆 预测台站首任台长。1970—1979年在北京市地震队工作。1980—1989年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从事地震预报应用研究。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行政管理与减灾全球计划项目科学顾问。

研究领域

1、从旱震关系开展大地震中期研究。

2、七三年起,研究短期气象要素指标问题,提出地震前三十天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针异常的概念、特征及其震例。

3、耿氏旱震理论是研究地震与气象的关系,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

4、2006-2008年成都地区极旱,佐证了旱震理论。

地震预测

2006-08-17 成都市水务局8月16日统计,6月下旬至8月16日,成都市的金堂、龙泉驿、青白江以及双流的部分地区作物因干旱受灾面积为 71.273万亩,其中成灾面积为45.41万亩,绝收14.5万亩;受灾人群16.6万人,受灾牲畜8.54万头。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的旱情十分严重,达到50年一遇的伏旱标准,并有继续加重的趋势,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2007年03月23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成都旱情较为严重,全市蓄水总量仅1.4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24.9%,为近十年来同期最低值。

2007年6月2日, 2007年5月份全省(四川)旱情持续加重,盆地有68个县旱期长达20-34天。全省有398.8万人、446万头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有11.57万人靠送水解决生活用水。

2007年6月15日, 2007年6月7日上午8时,全省(四川)仍有93个县(市)出现夏旱,13个县(市)达到夏旱预警标准。自2006年春天开始的这场连续大旱已肆虐一年多时间,其严重程度历史罕见,仍有398万人饮水困难,500万亩良田无水栽秧。

2007年10月04日,于成都及盆地西部来说,老天就没给个好脸色。气象部门预报显示,未来几天仍将是阴雨绵绵。5日开始,受冷空气影响,全省都将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

2007年10月11日 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消息称,受高原切变和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0月6日 9日,四川盆地出现今年入秋以来第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 72小时内最大降幅超过10 ,盆地内的最高气温普遍下降了12 17 ,此次强降温过程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强的一次。根据最新天气资料,省气象台预计从今日到本月14日盆地内还将持续阴雨天气,气温不会再陡降,14日以后天气可能转好。

2008-5-1 成都商报省(四川)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公布《四川省2008年飞机人工增雨方案》,5月开始至11月,全省将开展飞机人工增雨计划,以缓解旱情。方案预计今年飞机人工增雨计划飞行约30~40架次,增加降水约10亿立方米。

大纪事

1、1972年中国华北及渤海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大旱面积达113.4?104平方公里,这是一个足以发生两组7级大地震,甚至可能发生一组8级强震的旱区面积。其中,辽宁锦州--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及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为特旱区结果,1975年2月4日,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两年零一个月,在辽宁锦州—岫岩特旱区内发生了海城Ms=7.3级强震;于1976年7月28日,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三年半,在河北唐山特旱区内发生了唐山Ms=7.8级大地震和滦县Ms=7.1级强震。

2、1972年,中国西南(四川省西北部和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自 治区东部和中部)出现一个面积达129.6104·平方公里的大旱区。这是足以发生一组8级大地震或发生两组7级以上强震的旱区面积结果,1973年2月6日在四川西北部特旱区内的炉霍甘孜一带发生了Ms=7.9级地震及1973年2月8日炉霍Ms=6.0级地震;1973年8月11日在四川西北部的南坪、松潘一带发生了Ms=6.5级地震;接着1973年8月1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牙特旱区内的思茅、普洱一带发生了Ms=6.3级地震;1974年5月11日在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特旱区内的雷波、昭通一带,发生了Ms=7.1级地震。

3、1974年,中国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和青海西北部及其东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面积为56.7万平方公里的旱区·结果,1975年1月15日在四川康定、石棉之间的九龙附近,发生了Ms=6.2级地震。

4、1975年,中国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出现了一个面积达92.3万平方公里的的大旱区,这是足以发生两组7级以上强震,甚至发生一组8级大地震的旱区面积结果,1976年5月29日在洱源—耿马特旱区内的云南龙陵、潞西一带发生了Ms=7.5级和Ms=7.6级两次强震[云南省地震局,地震战线,1977,2];1976年11月7日,在中甸—剑川特旱区内的云南丽江、宁蒗一带发生了Ms=6.7级地震,1976年12月13日又在云南宁蒗一带发生了Ms=6.0级地震。

转自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大旱   云南省   理论   岩浆   断层   干旱   区内   中国   大地震   大震   地区   专家   耿庆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