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当前消费价格上涨相对温和,为货币政策的调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9月2日,在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期间,“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金融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今年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方面是助力经济恢复发展,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主动应对靠前发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另一方面是为实体经济转型赋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人民币方面下足工夫。

同时,阮健弘还分享了金融助力经济恢复发展的工作进展和相关的考虑。她说,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是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三是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不断提升。

阮健弘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巩固经济恢复发展。”

第一,继续营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的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当前,消费价格上涨相对温和,也为货币政策的调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做好跨周期的调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经济发展。同时,也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通胀走势,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第二,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首先是继续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长期工具要注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阶段性工具要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其次是坚持激励相容。央行资金要充分地发挥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并强化激励约束,确保精准滴灌。最后是加强与总量工具的统筹协调。结构性政策工具兼具总量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具备基础货币的投放能力,需要与总量工具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第三,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稳定银行的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汇率市场化改革,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的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制度安排,增加政策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不断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阮健弘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着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质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   结构性   央行   疫情   充裕   总量   实体   温和   条件   工具   金融   经济   阮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