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一大熊猫,在竹林转悠,还在一棵树边,表演“倒立撒尿”

大熊猫国家公园占地面积广,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类型多样,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初衷是保护大熊猫的种群稳定发展及其栖息地的整体保护。但由于大熊猫是有名的伞护种,且伞护作用极强,使得公园内的所有野生动物都受益。

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中纬度地区,处在大陆性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内,非常适合动物生存,其中脊椎动物就有641种,鸟类338种,包括了大熊猫、金钱豹、雪豹、马麝、金雕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的瓦屋山一处海拔2067米的山坡上,红外相机拍到了一只大熊猫,只见它身体浑圆,四肢粗壮,正沿着山坡兽径往上走,周围有较多大型乔木,竹子长势良好,这类环境是大熊猫最喜欢的。

因为竹子长势良好意味着吃喝不愁,而大型乔木则供其攀爬,大熊猫喜欢玩耍,爬树本领很高,也可借助爬树来躲避天敌。

此次发现,不仅捕获到了野生大熊猫的身影,而且还拍到了有意思的画面。这只大熊猫在行进的过程中,来到了一棵大树旁,然后表演了一个“倒立撒尿”

大熊猫进化简史

人们常说大熊猫是动物界的“活化石”,那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早期的大熊猫祖先,可没有现在那么萌,反倒是像一只胖狐狸。关于大熊猫的进化史,主流观点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800-900万年前。

中新世晚期,地球上生活着一种叫始熊猫的小型食肉动物,长有尖牙和利爪,属于拟熊类动物,能捕食一些小体型的动物。与当代大熊猫相比,始熊猫是完全吃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更新世早期,始熊猫演化出了小种大熊猫。相对于始熊猫来说,小种大熊猫在外形上已经具备了当代大熊猫的形象了,只是萌感还差一些些。

小种大熊猫身上黑白两色分明,且在这个阶段,已经演化出了主要以竹子为食了。在体型上,小种大熊猫比较小,是当今大熊猫的一半,体长约为1米。

接着到了更新世中后期,巴氏大熊猫出现,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十足的猛兽般,体型也比现代大熊猫大八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氏大熊猫阶段,大熊猫家族达到了鼎盛阶段,分布范围很广,甚至一度延伸到了越南、缅甸一带。

现代大熊猫阶段是大熊猫演化史上的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它们几乎完全放弃了肉食,以竹子为食,占据其饮食构成的99%。

很多人以为,大熊猫就是以竹子、竹笋为食的,其实不然,它在野外能够采食大约50多种植物,只不过是竹子占了大头。

另外,大熊猫身上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专业“装备”,有尖牙利爪,以及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而且在生活中,它们也会偶尔吃肉打打牙祭。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员在2021年进行冬季大清山活动时,就发现了一只大熊猫拿着一块羚牛骨在啃。2017年2月份时,乐山也有一只大熊猫闯进村庄捕食了村民的羊。

“倒立撒尿”的真实意图是气味标记

大熊猫“倒立撒尿”被拍到,许多人感到好奇,它为何要采取这种方式排尿呢?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实际上大熊猫“倒立撒尿”的真实意图是气味标记。

大部分动物都具有一定的领地意识,也就是有着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如何界定自己的领地呢?动物们大多采取气味标记的方式,即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到处用带有气味的物质做标记。

而这些带有气味的物质,多是尿液、粪便、唾液、以及特定腺体所分泌的气味物质,比如小灵猫的肛门腺会分泌出一种黄色奇臭的物质,可以用来御敌,也可以用来做气味标记。

大熊猫也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甚至在动物园里面,两只大熊猫还可能会因为其中一只占据了好地盘而大打出手。另外,气味标记对于大熊猫种群间的交流也格外重要。

大熊猫脸部没啥表情、尾巴很短、也没有冠部或者鬃毛来展开,耳朵也不够灵活,所以用视觉信号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几乎不可能了。

声音信号又因为传递范围有限,而且具有时间同频等重大的局限性,所以利用气味进行交流是最经济适用的

它们在某一处进行气味标记之后,可能几天后另一只大熊猫还能闻到。尤其是发情期的时候,大熊猫之间利用气味进行信息传递十分重要。

羚牛、野猪对大熊猫“使坏”

在大熊猫的栖息地里,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其中羚牛和野猪,对大熊猫的气味标记影响很大。

羚牛是一种大型的有蹄类动物,外形长得比较奇特,像牛又像羊。它们生性好斗,尤其是公牛,为了让自己在争斗中更具优势,平日里会习惯用大树磨蹭自己的兽角,使之变得光滑尖锐。

野猪虽然没有兽角来打磨,但它们也习惯用自己的身体去磨蹭树木。它们的这个习惯,会将大熊猫留下的气味磨蹭掉

另外,也会导致林中许多大树受损,引发虫害,大量拦腰截断,使林中倒木增多,将生境往大熊猫不喜欢的方向改造。

在秦岭光头山一带,森林里面有大量的倒木,这基本上就是羚牛和野猪的“杰作”。大熊猫辛辛苦苦留下的气味标记,会被羚牛和野猪“使坏”磨蹭掉,这可能会导致同一栖息地里面的大熊猫种群,不能很好地交流,从而影响它们的种群发展。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一种繁殖比较困难的动物,而羚牛的这些习惯,甚至可能会使它们难上加难。

关注我,交一个懂动物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熊猫   羚牛   竹林   种群   大熊猫   竹子   野猪   气味   标记   阶段   动物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