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造型的敷衍和雷同,是整个影视圈的“悲哀”

古装剧作为影视剧中的一大分支,颇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绝美的画面、超高的颜值在剧中一一呈现,尤其是唯美的古装造型,格外的养眼。


可不知从何时起,古装造型犹如流水线般复制黏贴,越来越雷同,满满的敷衍,丝毫看不出剧组的用心和诚心。


回看国产古装剧的服装发展史,会发现整个影视圈在走下坡路,对比过去那些经典的服装造型,才会对现在的古装造型越来越失望。



1、传承古意,百花齐放

在过去,古装剧中服装造型的灵感都来源于舞台上的戏曲造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和改良,至此古装剧百花齐放。


这个时候人们把目光瞄准四大名著,将书中的故事一一搬上来大荧幕,《红楼梦》和《西游记》开启了国产古装剧的新篇章。


在《红楼梦》中,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哪怕是个小丫鬟,都打扮得个性鲜明、花枝招展,一出场便能被观众记住。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设计师在古装造型的设计上用了心,他们在设计服装时,遵从三个原则,首先要符合历史,其次还原人物,最后传承古意。


就拿林黛玉来说,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完全没有原型可参考,只能靠造型师发挥想象,最后画出来的眉毛如一缕轻烟,一个弱柳扶风的病娇美人就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还有经典人物王熙凤,一出场两弯柳叶吊梢眉,梳着高高的发髻,整个人珠光宝气、神采奕奕,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合眼可见。


哪怕是群像戏,五彩缤纷的造型凑在一起,竟然不落俗套,反而像极了古画一般,颇具古典美。


相比《红楼梦》的精致,《西游记》倒显得“落魄”许多,毕竟它可是出了名的穷剧组,一个摄像机拍了6年。


可就在这样一个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剧组对于服装造型的设计依然很用心,每一个人物在造型的加持下生动传神,好似真的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古装美女千千万,《西游记》里占一半。”


女儿国国王眉如翠羽,肌似羊脂,鬓堆金凤丝,高簪珠翠尽显光辉,落下来的流苏在额间轻晃,似乎在倾诉小女儿家的心事,别说是唐僧,连观众都觉得最难过的是“情关”。


嫦娥仙子两弯柳眉,绛裙似蝶,尤其是那高高梳起的发鬓,美艳极了,肩上披着透明的披风,摇曳的舞姿好似花丛中的蝴蝶,如梦如幻。


玉兔精的造型融入了民族服饰的特色,金光灿灿的头饰,珠光宝气的镂空面纱,那叫一个明眸善睐,皓齿含情,这样的服装造型放在现在也不过时。


可能整部剧最苦恼的就是玉皇大帝和观音,一个被印在冥币上,一个被误认为是“观音在世”,这两个乌龙事件恰恰反应演员的表演深入人心,同时服装造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推陈出新,化繁为简

古装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抛弃了繁杂的配饰,服装、发型等等化繁为简,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依然涌现了不少的经典。


90年代《新白娘子传奇》盛极一时,白素贞的大大的发髻上只有一个头饰,一个簪子,外加长长的透明白纱,简单的装饰反而衬托了白素贞清丽高雅之美。


被誉为国产仙侠剧巅峰的《仙剑奇侠传》,里面所有的古装造型也是化繁为简,但依然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定制造型。

活泼可爱的雪见留着俏丽的卷发,而清冷美丽的龙葵选择大方的盘发。


紫萱这一角色前期清纯灵动,选择齐刘海和小辫子,后期腹黑霸气,所以去掉刘海,用饰品来体现人物性格的转变,这一角色也被网友们称为唐嫣的“古装巅峰”。


说起“美到极致”的古装剧,自然绕不开周迅的《橘子红了》,剧中秀禾戴的饰品是出土的文物,而服装是纯手工的刺绣,价值高达50万元。


由于剧中秀禾所穿的嫁衣太过于精美,被人们称之为“秀禾装”,后来也就成为了中式大红喜服的代称。




3、资本介入,复制粘贴

如今很多古装剧,依然延续了化繁为简的古装造型,原本推崇的是简约美,可倒成了剧组偷懒的借口。


就拿代表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来说,剧中杨幂的造型简单明了,梳着中分,披着长发,最后也只用一个簪子点缀,倒有一种别致的美。


可后来的仙侠剧似乎都找到了范本,清一色的都是梳着中分,披着长发,一个比一个素,让人傻傻分不清。


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统一的发髻和造型,整齐划一的“披麻戴孝”,没有了美,只剩下“丑”。


而有些古装剧,干脆也不考据历史了,直接安排上现代装,比如在《花好月又圆》中首次挑战古装的李庚希,不同的造型也只是换了换头上花环的颜色,完全没有古装美人的质感,妥妥的影楼风。


还有最近热播的仙侠剧《苍兰诀》,剧中虞书欣的造型依然走的是简约风,可这时尚感十足的刘海,以及头上的饰品,完全不像古装,违和感简直不要太强。


还有很多古装剧,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没研究明白,便开始借鉴别的国家的服装造型,韩流、倭化之风屡禁不止,真是让人寒心啊!




写在最后

倒也不是说现在的古装剧一无是处,在一众糟粕中依然有不少精品。

比如2019年爆火的《延禧攻略》,在服化道的考究上极为用心,剧组给设计师们提出的要求是:无条件地贴近历史

妃嫔们头上的绒花头饰就取材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


妃嫔们身上的服装同样来自于非物质物化遗产“京绣”,可见一部爆火的作品真的是剧组的呕心沥血之作。


同样一部古装经典之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极大还原了真实宋朝的穿衣打扮,如诗如画的中国风让人如痴如醉,同样是走“简约风”,这部剧却让人无比惊艳。


还有一部古装剧,虽然剧情不尽如人意,但服化道却好得没话说,这部剧就是正午阳光出品的《清平乐》。

背景故事同样是宋朝,知否刻画了宋代市井的烟火气,而《清平乐》铺展了一幅宋代宫廷的画卷。


角色的服装造型1 1真实还原了历史,美得让人拍手叫绝,一针一线之间让观众看到了剧组的匠心和诚心。


很庆幸现在的古装市场还有这样一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影视工作者,让观众可以领略到穿越千年的美。

可这样的人终究太少,如今的古装市场是浮躁的,是急功近利的。

多么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之美可以源远流长,再一次开出灿烂的花来。

END

更多精彩八卦内容,尽在八卦小学弟,点个关注不迷路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中分   西游记   红楼梦   剧组   古装   剧中   影视圈   悲哀   观众   造型   古装剧   服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