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的语言说清楚当下经济的核心问题都有哪些

各种高级别救市政策越来越密集,市场上是国家队下场托举企业,体制内则是中央队伍下省稳大盘。

据新华社8月23日消息,国务院将开展第9次大督查,到19个省份围绕着稳住经济大盘展开工作,内容还是那几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物价,保供应链稳定。

翻译成老百姓更熟悉的字眼就是救楼市(稳增长,主要是这个拉胯拉低GDP了)、严查乱收费保障营商环境,还有控疫情。

核心经济问题很好看清楚,主要是三大块塌了,各种政策也都是围绕着这三大块进行的。

第一块是地方债务高企,收入锐减。

第二块是疫情之下,百业疲弱,收入锐减。

第三块是地产经济及其上下游链条陷入了流动性危机,收入锐减。

所谓流动性危机很好理解,就是没钱了,各种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

我们先说第一块,财政塌陷。

这个是大事儿,政府部门都揭不开锅了,用教员的话是“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来”,意思就是干啥都没个着力点,缺了钱啥事儿也干不成。中国是大政府模式,疫情,民生,养老,城市建设,刺激经济啥的都是政府部门主导,财政发力领着市场一起干,如今地方债务都顾不住了,这个当然是天大的事儿!

为了解决财政收入问题,有些地方打包一些资产或经营权转卖的,我在的城市还有某服务型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出来摆摊卖菜的,这是真事儿,离我住的地方很近,当时我也惊着了,以前都是各种西装革履加政府工作证,手提公文包的体面人群,现在每晚换了制服,拉着一溜儿长桌摆上美食,果蔬和小商品等物什,和周边居民一样接地气儿了。

这些还属于踏实肯干认真找办法的,还有很多地方管不住手有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的,其实这个也不是啥新鲜事儿,违规卖5斤芹菜被罚6.6万的事儿也不是第一次出现,网上这类新闻多了去了,只不过这次是央媒主动爆出来的,发声量特别大。其实从2021年霸州摊派收费补贴财政收入时候,各种税费乱象就很严重了。

这种当权者滥用权利的行为对当地营商环境冲击是很大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小商贩这类群体,正是保就业,保消费,保民生的主体。乱收费完全是对国家正在极力提振经济的反向冲击。这次派出督查组,就是为了解决提振经济过程中这些痼疾因素,拔了毒再下针就有效果了。

咱们再说第二个,疫情之下,百业疲弱。

这个的影响反馈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就是商铺开不了门无法营业,收入渐渐无法弥补房租和员工工资,职员上不了班工资减半,工地开不了工交房时间拖延等,总之就是各种困难和收入锐减,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下降。

这累积起来造成消费大幅度收缩,存款意愿节节攀升。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2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

消费没了,资本就不去投资了,尤其是实体制造业,开了厂却因为疫情无法招工,开了工物流又断了,物流通之后,消费者都存钱去了,根本不乐意也不敢消费,这不白忙活一场净赔么?

这种情况下,机构资金和居民资金一样都是往银行跑。

不大同的是,居民多数是存款,机构资金喜欢买城投债,也就是地方政府融资发行的债,收益率低但安全性高。因为有政府背书么,就算当地政府财政收入不咋滴,可中国有转移支付啊,中央兜底拨款转账也会把钱还了。这些城投债大家可以理解为刚性兑付债,稳赚不赔的。

这就造成城投债收益率一路下滑,原因就是买的人多了,需求量大,供给方不愿意再支付更高的回报率了。加上地方政府本就债务高企,发债受到限制也比之前多了,城投发债各种紧缩,供给下滑。两相叠加,城投债收益率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多只城投债券的发行利率跌破2%;二级收益率不断下行,近期2年期AAA、AA+、AA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已下滑至2.36%、2.44%、2.55%的低位。

就这仍然很抢手,这只能说明市场上资金量太充足了(货币供应量M2持续上行),可投资的低风险资产又稀少得很,城投债受欢迎正是资产荒的集中表现。

在过去,这波挤着买城投债的资本很多都是跑到房地产信托资金里面去的,如今房地产崩了,信托资金也跟着成了高风险理财,不再是资本追捧的核心资产了。

居民钱往银行跑,机构资本往城投债和银行里上跑,央行又不断往银行里放水,银行这里都快水漫金山了。大家今年接到的推销贷款的电话是不是特多?银行的各种新产品也是花样跌出,什么网捷贷,连连贷,随薪供,助业快啥的,就连支付宝都被银行信用卡取现给攻陷了。

这一方面是想通过贷款易取款简单来帮助大家继续借贷,以新贷覆盖旧贷,起码不能断了房贷引发大规模断供吧。银行这一招即能把水放出去完成业绩,还能稳住房贷“旁氏”玩儿法,不至于让大家都断了粮,虽说是双赢的事儿,但是让普通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就是还想让大家继续加大负债呗,让贷款消费维持生计······

说起来资本最是无情的,银行也真是太不仁义了,穷人的负债富人的钱包啊,这一模式还不容易说戒就戒了,一旦开始戒穷人就跟断奶似的先崩为敬了,富人顶多收入少点。所以说富人最大的财富就是穷人群体,这个展开说有些残忍。

银行的钱有多发愁借出去我们可以跟在银行任职的朋友聊一聊,当场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里还有一个数据可以看出银行的水有多满。

根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近日隔夜Shibor逼近1.0%水平,在今年2-3月份时候还是2%的水平呢,这可一路跌到1了。7月以来,隔夜Shibor下滑态势明显,一度下滑至1.2%以下;7月27日出现半年以来最低值,报1.0080%。

银行隔夜利率,就是银行之间临时业内拆借做账的资金成本,拆借周期从一周到一年,这个数据越低,说明银行内部的钱越便宜,银行的资金量越高。

以上这些,就是疫情影响下,百业疲弱的主要症状。

我们再看第三个,房地产市场及其上下供应链塌陷。

2022年上半年,在各种放水和政策托市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2.9%,二线代表城市同比下降42.0%,三四线代表城市同比下降43.8%。从数据来看,这是救了个寂寞,也是此次各大督查组下省重点推进的工作核心之一。

为了救楼市,力度有多大,我们看几个关键词。

货币政策“一城一策”,“中债增信”、“清除烂尾楼”。

至于央行放水,5年期LPR降息,强调房地产仍是国民支柱行业,强调房地产不能硬着陆,还有鼓励刚需和改善入场等热点大家都讨论过了,我们就说最近的这几个大招。

第一个,不同于过去因城施策的“一城一策”,这种救市态度更加精准而急切,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人口情况以及当地楼市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拿出救市策略,允许你一个城市独立特行,只要救市有效。

信贷政策由全民模式,变成了差异化模式。

可以说这是继8月政策性降息(MLF降息)、LPR报价下调后,又一轮的城市化降息刺激,是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在继续加码,货币在持续加大宽松力度。

这也是这几日发改委说今年后几个月物价水平可能会持续走高的原因,大家真的有必要做好心里准备,通胀稳在3%是有很大几率的,这意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又要增加了。

再说“中债增信”,这是为了救楼市,央行直接让亲孙子下场了。

我们知道,房企暴雷不停,债务违约不断,极大地打击了市场信心,也是造成烂尾楼频发的核心原因。

房企深陷债务流动陷阱,银行又是个晴天送伞雨天撤伞的主儿,就算内地里钱多的水漫金山,它宁愿左手换右手逗着自己玩儿,也不愿意给曾经的坐上宾如今的狗不理,也就是出现资金链问题的各大房企们放贷。没有资金活水流入,房企债务违约,暴雷躺平自然无法停止。

于是,央行不仅大力度降息,还让孙子公司亲自下场做担保,算是彻底兜底了。这个央行底下的公司就叫做中债增信,算是专门做这块兜底业务的,为房企从银行贷款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房企老A从银行那里贷款非常困难,就是各种抵押银行都不接招。这个时候央行的孙子“中债增信”出来了,他有贵族身份,背后就是央行,他亲自给房企A做担保,A还不上银行找他就行,他全权负责。但是有个条件,就是A从银行贷款多少钱,把抵押物给他,也就是抵押给“中债信保”,他把抵押物收了,银行把钱给房企A。将来A真还不上了,他手里还有抵押资产可以做投资处理。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房企都有这待遇的,只有那些债务情况还算良好,资产还不错的房企可以得到此殊荣,据说名单里有8家公司,属于大浪淘沙硕果仅存的几家了,这些公司应该是穿上了黄马褂了。

最后说救烂尾楼的。

目前核心的操作是地方政府层面出的“纾困基金”,牵头的AMC入场等,这和上面两条就息息相关了。除了以上两个举措,还有推出共有产权啥的,就是政府和业主共有产权,还有房企和业主共有产权等五花八门的,总之最后必须有房子交付给业主,这是底线。

照这力度一路走下去,关于烂尾楼这一块在下阶段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出来了,但还是需要时间,至少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出效果。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信心了,毕竟高层在用尽各种手段躬身入场,切切实实地前行在解决问题的路上。这比央行的放水,各部门的喊话,执行层的政策扭曲或用力过猛等让人踏实多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在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呢,严查重罚地方某些部门违规摊派或乱税费等现象,谁伸手就打谁,积极主动处理烂尾楼,该追责的追责,该抢救的抢救,只要能让老百姓获益就行。

当下时期确实很艰难,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有人担心,这个时候内忧外困的,这么大力气托举诸多诟病的房地产,把汇率带崩了可怎么办?

放心,崩不了。

我们的处事手段一向是“既要还要,但是也跟不同的阶段有所“取舍”。

这一段时期,虽然美元加息在霍霍全世界,但是中国真的可是算是“除外”。一个是全球通胀中国独善其身,一个是全球工业国逆差中国一枝独秀,还有一个是日欧各国资金外流中国北上资金流入,海外投资连年增加。

数据为证:今年前7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同比增长17.3%韩国、美国、日本、德国实际对中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4.5%、36.3%、26.9%和23.5%。

这几年来,全球资本都在加速涌入中国。

原因很容易看出,一个是疫情之后中国经济韧性强悍得到全球认可,一个是海外能源危机逼得一些企业不得不迁至海外,而中国是新能源高地,又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加上中国产业链优势可以压低生产成本等各种利好,地缘动荡之下,有人选择了安全的美元,有人选择了投资中国。

只有要外资持续流入,人民币就有支撑。

加上中国出口强劲,比如说5月份贸易顺差787.5亿美元,6月份贸易顺差高达797亿美元,7月份则高达1013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我国月度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远超预期。这意味着海外交易对人民币需求量大,人民币有升值动力。

即使现在短时间内选择了加大力度宽松货币托举地产,导致人民币汇率下滑压力增大,这也是短时间的“取舍”,并不能说明我们是为了地产放弃了汇率。

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仍是“以我为主”,对外贸易形势将是主导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向的关键。

就分享到这里吧,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烂尾楼   央行   疫情   收益率   债务   中国   通俗   事儿   资本   核心   资金   语言   银行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