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逆天”排寒的最佳良机,肩痛、背痛、脖子痛、关节痛

文章分享自《随食养》

三伏天,是天地间阳气最旺的一段时间。

面对这个阳气爆棚的时节,聪明人想的是怎么把天地的阳气,装入自己的身体里面,以长我阳气,养我精神。

一旦过了三伏,阳气渐消,阴气渐盛,整个大地由阳转阴,最后进入隆冬时节,冰封万里,到这个时候再想着来养阳气,可就难上加难了,风口已过,大门已关,时机已丧,为时已晚。

所以,体内有陈寒痼冷的人,一定要珍惜这段时间,让老天爷帮帮你的忙,老天爷帮你一点,你就能受用很长时间。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寒呢?

1.舌头发白,有齿痕,水滑,这是体内寒气盛的一个表现。

2.经常痛经,是宫寒的象征。

3.冬天手脚冰凉,彻夜难暖,严重的手指苍白,没有血色,湿冷。

4.肩膀痛、膝盖凉、背部酸痛。这都是寒邪凝滞经络所致。

有人就问啦,怎么才能让老天爷听我的?又如何把天地间的阳气吸纳入自己身体呢?很简单,顺势而为就行了。

本来夏季阳气就旺,阴寒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此时再用人为的方法,对寒邪来一记重创,那么寒邪就会乖乖束手就擒。

在中医里,素来有三伏灸、三伏贴的疗法,又叫冬病夏治,就是在三伏天最热的时候,通过三伏灸的方法来祛除体内寒邪。

三伏灸里面的药材是热性的,再加上天地阳气旺盛,两阳打一阴,就能把阴寒干掉。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两味三伏灸中常见药材,让它们帮你借借天地的阳气。

1.第一味药材是艾叶。

说起艾叶,湖北的人最熟悉,因为湖北是艾灸之乡,那里的荒野上长满了艾叶。

艾叶又叫“还阳草”,成熟于夏季端午,是一年阳气最旺之时。它的叶子里积聚了很多天地的阳气。

所以,凡是体内有阴寒的东西,碰上艾叶都得避让。比如,许许多多的女性都有痛经的毛病,一到经期就被折磨的死去活来,就是体内有寒。

所以,古人为了消除胞宫阴寒,发明了一个药丸,就叫艾附暖宫丸。艾,就是艾叶,是温阳的;附,是香附,是行气的。阳气照进来,把寒邪化掉,经气通行起来,疼痛就会消失。

2.第二味药材是姜。

姜,是家庭餐饮最基础的佐料,这个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吃。但人为什么要吃姜?而且,尤其是夏天更要吃姜,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姜与艾叶一样,都是纯阳之物,都可以驱逐寒气

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以蔬菜为多,蔬菜多汁,性质多凉,如果长期吃下去,体质就容易偏凉。而西方人吃肉多,肉类阳气偏旺,所以西方人体质偏热。

所以中国人吃菜时,习惯放上点姜佐助,这样就可以把蔬菜里面的寒气给中和一下,这样既能保证营养,人体也能阴阳平衡,保持健康。

尤其是到了夏天,人们出汗很多,阳气都跑到了体表,体内阳气就相对不足,为了防止内脏过寒,古代医家就提出夏天食姜的理念,可以温暖内脏,保证夏季健康。

当然,这两味药材,既可以内服,又可以外用,都能起到一定的祛寒效果。

一般来说,内服一般温内脏,而外用,可以温经络

温经络有什么用途呢?就是止痛,尤其是很多人经常肩膀痛、背痛、脖子痛、关节痛,腰痛、痛经,经络里面肯定有寒气,寒气越多,经络凝结的就越结实,疼痛起来就越厉害,这就叫不通则痛。

很多人老是觉得背部酸痛酸痛的,或者脖子经常疼痛,就是经络不通了。要想把这些疼痛去除掉,就得把经络打通。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款外用的三伏灸,哪里疼痛贴哪里就行,对于全身各处的疼痛,不论您是脖子疼还是背痛,还是腰痛还是膝盖发凉,哪里疼,往哪儿贴就行,非常方便操作。


3.第三味药材是益母草。

益母草也是一味妇科名药,它最大的功用就是活血化瘀。妇女生完孩子,会有很多恶血,这些恶血需要排干净才行,否则堵在里面,导致剧烈腹痛。

如果发生了产妇腹痛,医生就会给她开一包益母草回去煮水,喝完瘀血化了,恶血排出来了,肚子就不疼了,所以才给它取了一个“益母”之名。

在艾叶、干姜里加上益母草,外敷肌肤,既能散经络中的阴寒,又能通经络中的瘀血,经络间的瘀血、寒邪都没了,就不那么疼了。

4.三伏灸里还有一味竹醋。

竹醋是一种从竹子中提取的醋酸,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比如得了面部痤疮的人,肌肤非常容易被破坏感染,用点竹醋外敷,能保护肌肤,免受感染。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益母草   关节痛   伏天   阳气   背痛   经络   寒气   内脏   酸痛   良机   老天爷   药材   体内   脖子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