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中国

工作不忙时,我喜欢到附近博物馆坐坐。好的博物馆像见多识广的朋友,不用你有多渊博,它会选出好东西,然后通俗易懂讲给你听。

上海科技馆

上海有很多不错的博物馆,填满了我的学生时代。记得黄陂北路口老的上海美术馆,我和同学常逃课去看展;那时,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不用排长队也不用安检,我们爱明清家具馆,每次都在四百年前中国人待客的厅堂前看个没够。

我尤其喜欢上海历史博物馆,它小小的,还没搬到东方明珠下,在宋园路附近。里面布局清晰,有个用全息影像展示“七十二家房客”的艺术装置,新奇技术和老上海市井,简直把我看呆了。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有近十万座博物馆,中国并非博物馆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的博物馆却是世界上吸引游客人数最多的,其中最受欢迎的那一座,我压根没想到——竟是上海科技馆!

有次跟做策展的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推荐我去V&A,世界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看看里面收藏的微信。

“不是唐三彩、元青花,不是宋瓷也不是明代金木玉石,而是微信?!”我很狐疑。

“你说的那些,馆里也都有。但并非只有贵的、老的、从土里挖出来的,或王公贵族把玩过的奇珍异宝,才是有价值的。”

原来,好的馆藏,意义在于记取人类发展和历史脉络,帮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微信是全球社交应用平台的缩影,它彻底改变了数字时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引发大家对科技的思考。

无独有偶,中国国博、上博也曾联手大英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来自世界各地、最能代表人类文明历程的展品,其中有唐俑和铜钟,有明代纸币和大维德花瓶,也有女史箴图和乾隆帝题诗的玉璧。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百件展品:公元2010年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灯和充电器。

廉价低成本的它,被放在价值连城的文物中,象征21世纪的普罗米修斯,带给全球16亿没有电网的贫穷人们光明的希望;它正在南亚、非洲和中美洲被无数家庭使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解决地球危机寻找着可持续的方案。

我喜欢在工作之余,去博物馆喝杯茶,有时什么也不做,有时就只细细地看两三样展品。中国古人用瓷器、丝绸、茶叶、家具、园林、优雅品行和人生美学,赢得了全世界的心。而身为现代人的我,除了反复陶醉在这些昔日荣耀中,还应该做些什么?(曲玉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普罗米修斯   中美洲   历史博物馆   中国   博物   展品   明代   上海   博物馆   喜欢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