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陈景润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陈景润在我们的脑海里是天才。是和我们常人不一样的,他的头脑一定比我们多长了所以这么聪明,儿童时的我总是把这些科学家想像成神奇人物。他是我们仰慕的科学界大腕。

陈景润的一生都是扑在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科学玄妙莫测,那里面的深奥非一般人能懂。

数学的道路广袤无边,陈景润勇于探索,不畏艰难,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并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陈景润孜孜不倦,勤奋刻苦,日平均工作12小时以上,对于数学研究,他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六平米的小屋就是他工作的地方。一边被病魔折磨一边坚持工作,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在数学界他为祖国乃至全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陈氏定理”和“1+2”轰动全世界,成为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天才数学家,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患病多年的陈景润终因呼吸循环衰竭逝世,终年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陈景润离开我们26年了,他的事迹和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诵。他被历任选举为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个小时”这是这是陈景润一生的方程式。他舍不得浪费一点时间在其他方面,终日泡在知识的海洋里,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一生最爱的数学。

陈景润是为数学而生,当年他曾任厦门大学里的教师,曾做过学校资料员,这些都不是他的专长,他做得相当不好。在遇到恩师华罗庚后,才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为研究员。

陈景润性格木讷寡言,沉默无闻,不喜欢热闹。生活一向节约简朴,不修边幅邋邋遢遢,45岁还是单身,他又不善于表达交流,所以他的感情世界到了中年还是一片空白。但是爱情之神还是没有忘记他,在一次住院期间,认识了年轻的进修医生由昆,陈景润对由昆一见钟情,两人情投意合,互生情愫,和所有在恋爱中的人一样,他俩的心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充满了甜蜜。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数学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那年,陈景润47岁。一年之后,两人生下了他们的儿子陈由伟。陈景润、由昆相依相伴16年,夫妻两人从未红过脸。

1984年,自陈景润被医生确诊患上帕金森综合征至到去世,12年的时间里,陈景润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最终,1996年,老天还是把陈景润的年龄定格在63岁。这位数学巨星就此永远殒落。

他的一生被病魔折磨,他的一生为数学奉献,他的一生是辛苦的也是胜利和光荣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有一位厉害的数学家—陈景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哥德巴赫   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   数论   先锋   定理   病魔   中国   数学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