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舆论到底怎么了?

互联网各大平台,一直以来,都会屏蔽一些话题。只是近些年屏蔽的范围,明显变大了。

这种被屏蔽的范围就像是黑域,外面的光进不去,里面的光出不来,完全与世隔绝。

这是种趋势,也导致了一些社会现象。

以下内容,记录一些思考,写的不一定对,随便看看,欢迎一起探讨。


01

黑域范围越大,阳光都射到没有被黑域笼罩的地方,那自然会产生聚焦效益。

每个人每天接受的资讯,数量都是恒定的。假设有10条资讯,没了5条,那人们都会聚焦在剩下的那5条资讯,热度会提高。

热度被提高,自然会导致一些事件,成为舆论爆点,这样的爆点,又很容易伤及无辜。

例如前阵子的唐山打人事件,人们除了要求严惩凶徒,对办案人员口诛笔伐的声音也不少。

先看一组数据:

2018年,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各地区每10万人的谋杀犯罪数,新加坡0.2位列第一,日本0.3紧随其后,中国0.5排在第八,丹麦1.0去到25名,法国1.2排在30名,印度3.1位列56名,美国5.0排在63名。

中国命案率全球排名第八。对比美国同期,命案发生率是中国的10倍。

中国是人口大国,治理难度更大,因此这个成绩是相当可以了。


另外一组数据:

2021年,全国仅公安机关就有261名民警因公牺牲,4375名民警因公负伤。

基层民警的巨大牺牲,让我国成为全世界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没看这些数据之前,单看打人事件,会让人感觉我们国家治安不行。

对办案人员的口诛笔伐,更是对基层民警的不公,因为这和事实不符。


中国很大,人口很多,这么大的基数下,像唐山打人事件,其实每天都会发生,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

这不能说明我们治安很差,相反我们的治安好得很。

但这舆论都聚焦效应下,事实会被扭曲。


02

上面的例子,是舆论聚焦对基层民警这个群体的伤害。这种聚焦,如果落在个体身上,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前几天,网上曝光的一段十几秒视频,说是一位病患家属,在医生护士抢救患者期间,拍摄下来的视频,指控护士在抢救自己亲人的过程中“玩手机”的行为。

视频一发,舆论聚焦效益,马上就几十万赞,一下子就上了热搜;

网友们很愤怒:

“什么白衣天使,工作的时候玩手机,太不敬业了”

“看来该人肉一下,到底是谁,我们一起去找她”

“太痛心了,因为你们的疏忽,孩子失去了命啊”

后来医院解释,这位护士并不是在玩手机,而是想用手机打电话给另一位医生喊他前来协助抢救。

要不是医院解释得及时,恐怕这位护士将会面临:社死、网曝、被人肉,甚至可能会波及家人。


还是“玩手机”,但这位护士的结果就没那么幸运了。

山西一女士的小孩发烧去医院,检查后问什么时候出结果,但看到一护士远远地坐在最里面玩手机,就录20秒的视频发网上,就上了热搜。

医院为了避免麻烦,就对护士进行批评教育,并终止了护士的实习。

实习生被终止实习,意味着护士资格证拿不到。而注册护士证需要至少八个月的实习证明,拿不到护士证就毕不了业,因为毕业需要实习证明。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护士已经下班,但因为一个小视频,她这么多年的学习,可能就白费了。


03

热点产生的来源,有些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制造的热点:《二舅》火遍全网,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还会有自然形成的热点,这是基于算法下的推荐机制:

某音平台每天都会上传非常多的视频,人们的观看时长、点赞、转发、收藏,这些交互都会形成数据,这些数据汇总起来,会形成一个平均值。

如果某条视频的数据,远高于平均值,那就会获得平台的推荐。

这种“推荐”,是一个指数级别增长,先是一万人观看,然后十万人观看,再然后百万人观看,再然后千万人观看,最后是全网热搜。

当然,每个级别,都会有相应的审核人员,负责屏蔽掉一些内容。开篇说到,这些年,屏蔽的范围是越来越多。

平台其实也是狭缝中生存,生怕得罪人,话题禁区的清单,越来越长。


什么话题最安全呢?邻里的八卦事。

以前人们闹矛盾,是拿起手机,拨打电话找警察;

现在人们闹矛盾,是拿起手机,打开摄像机录影。

只要录了视频,就能剪辑;只要能剪辑,就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对自己有利的,就发布上平台;上了平台,就能让对方轻则社死、重则被网曝。

拍个小视频,剪视频时,把对方说得十恶不赦,把自己说成遭遇不公,就能获得算法的流量加持。

即使当事人出面澄清,如果算法不推荐,那没有热度、没有流量,那还是于事无补。

这种既能当运动员,也能当裁判,多么过瘾。

本来社会上很多矛盾,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只听其中一方的话,难免会冤枉另一方。

而且很多东西一旦上了热搜,很多单位或企业,都会选择息事宁人,哪怕当事人是无辜的,也扛不住舆论,将当事人进行处罚。

阿里女员工案,时隔快一年,最后法院判决男方无罪。

但正义已经迟到,男方已经经历了被阿里辞退、其他公司拒绝录用、社死、网曝等。

等判决下来,已经没人关注这事了。


04

热点和舆论都是一时的,但对人的伤害却是一生的。

算法不应该推荐低概率比眼球的事件,完全不管是否合理的概率。

无数个案不要被无限扩大,舆论风向不要误导年轻人。这才是正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舆论   都会   热点   民警   中国   护士   事件   数据   手机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