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古代两军交战为回合制游戏原型

科幻网8月28日讯(刘亚珠) 回合制游戏在早期是一种常见的游戏打怪形式,如街头争霸、口袋妖怪、炉石传说等游戏。这种游戏节奏慢、操作简单,极易上手,尽管是因为硬件运算能力有限所采取的简易形式,但事实上它参考的原型大有来头。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回合制游戏的流行起源于兵棋这类桌面游戏,这也是古代行军打仗的基本模式。事实上在《孙子兵法》出现之前,如春秋初期,两军相互交战十分讲究“礼仪”。古代打仗首先需要排列阵势,所以两军交战之地需要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因此打仗时的场地十分有限。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古代打仗除打要塞攻防战、遭遇战外,两军相战时需要寻找地势相对平坦,靠近水源且方便行军驻扎的地区,一般在两国交界处进行,因此,若约好的地点在边疆,该地也被称为“疆场”。若发展较好,堪称“大国”,两国之间为了不使战火波及自家,便会将战火烧到了别国,一般在小国的野外进行,同时战争也被叫做“野战”。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其次,在古代两军正面交战时讲究礼仪,因为军队的主体是贵族精英,这导致即便是行军打仗,周朝礼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平民和奴隶在春秋初期的战争是不被允许上战场的,即使他们能参战也只能负责“后勤”,即扛行李、喂马、做饭等。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交战之前,想要打起来需要先下战书,且用词谦虚恭敬,约定好作战的时间及地点后,若另一方有事不便挂上“免战牌”,两军便不能再战。一句名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便是更好地一种体现,当使者来到敌军时,双方不仅不会苛刻对待敌军来使,甚至还要举办宴会迎接,奏乐和赋诗更是必备,当然,使者也会对此进行答谢。曾经齐国甚至因为派的使者在会盟上唱了首难听的歌,导致得罪了晋国。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春秋早期打仗时以及行军列阵十分“文明”。若敌军的战车或阵型没有摆好,我方便不得击鼓进军,只有双方的战车都排列好了,互相打完招呼后才开始打。同时,两军攻打时,敌方出动多少,我方也出动相对的数量,数量均等才能开战且作战时作战双方以及战车“心无旁骛”的与对面的敌军或战车作战,并不与其他敌军或战车交锋。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同时春秋之前很少发生攻城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双方在作战前约定作战场,因此一般输赢双方的要求在野外的交战便已经订好,而失败方则必须把城池交出来,同时,逃回城中死守为破坏规矩的表现。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春秋中后期以后“礼崩乐坏”,贵族亲情更是淡薄,利益成为争夺的核心。因此打仗也不再讲究“礼仪”,尤其是《孙子兵法》的出现,开篇一句“兵者,诡道也”改变了一切,人们打仗的手法也不再局限规矩,与以往在战场上,师出有名、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人、不能抓捕头发发白的老年兵等规则不同,各种耍赖、下死手以及各种谋略的手段层出不穷。

古代打仗所说的回合,即刀枪并举,为一个回合。“回合”最初是指车站,“合”是指当双方都驾驶战车冲过来时,从远处的弓箭手互相放箭,到近处用长矛互刺,这个由远及近的过程就叫“合”,之后,双方错身反方向行使出一段距离后,又调转车头,重新拼杀一次,这个步骤叫“回”。一来一往便被称为一个回合,后来有了骑兵之后战马取代了战车作为回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孙子兵法   古代   作战   游戏   敌军   战车   原型   春秋   百科   来源   知识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