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手机怀旧-(最终篇)全面屏时代的繁荣与平庸

经典手机怀旧,用了七篇短文章,终于讲到了现在的智能全面屏时代,前文讲到了手机从摩托罗拉大哥大,到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再到iPhone开启是能时代,安卓和iPhone群雄争霸,点头像就可以查看前文哦。

如果说以Nexus为代表搭载的各代安卓系统的版本号是2015年之前安卓世界最重要的标志的话,那么进入到10年代下半段这个标志一定是“全面屏”。

在“全面屏”概念出现之前的2014年,夏普就推出了“无边框”手机305sh,利用骨传导取消听筒、前置摄像头下移、使用独特的超窄边屏幕,造就了305sh几乎三面无边框的视觉感受,效果无比惊艳,这等于是为手机硬件的发展思路打开了一扇窗。

两年后的2016年小米推出了MIX,正式启用了全面屏的称呼,同样是三面无边框,尽管其边框厚度相比夏普来说有明显的差距,但胜在下巴更小,从视觉上来说已经非常接近今天全面屏的样子。

再到一年后的2017年,苹果另辟蹊径把摄像头和传感器放在了刘海里,引发众多安卓手机效仿、并优化方案形成了窄刘海、美人尖、水滴屏等解决方案。再到一年后的2018年,三星推出的A8s第一次使用了挖孔屏,也是现在大部分设备所使用的方案,还记得三星起的名字特别中二:黑瞳全视屏。

此时厂商对于屏占比的追求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为了隐藏前摄做到真正理想的全面屏,滑盖前摄、机械伸缩前摄、利用背屏取消前摄、屏下摄像头等方案纷纷粉墨登场,但这些都没有能够取代挖孔成为最主流的解决方案,不知是技术难度太大,还是判断用户对一个小小的开孔并没有那么敏感,也可能兼而有之,亦或是折叠屏爆发后前摄开孔问题将被曲线规避,总之直到最近的两到三年,各大厂商才终于放缓了卷屏占比的脚步。

OK,那么讲了这么多,万众期待的国产手机的表演时间终于到了。2011年8月,随着小米的诞生,国产手机终于开始逐渐行至舞台的聚光灯下。尽管小米1和小米1S因为硬件设计原因存在发热甚至死机等问题,让”为发烧而生“的slogan被恶搞出了另一层意味。但就把旗舰配置机型压到2000元以下和以用户思维做好系统这两点,绝对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传统手机厂商哪见过这样卷起来不要命的,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虽然小米手机的问世更具有标志性,但其实魅族的步伐要比小米更早,2009年魅族就推出了搭载基于WIN CE的自制系统的M8,尽管大获好评,但是此时安卓已经是如日中天并大有一统江湖之势,所以从应用生态的角度考虑,使用自用系统并不明智,因此魅族在2011年元旦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安卓手机M9,如果单从产品力的角度来看,M9明显要优于同年的小米1代。二者在系统层面各具特色,但是魅族在硬件和外观设计方面显然要有经验得多,特别是机身正面右上角的汉字魅族logo成为了很多人回忆中的亮点。

魅族的高光表现也没有止步于此,同年,魅族就乘胜追击推出了奠定其历史地位、被粉丝称为梦想的MX系列,并成为其接下来6年的核心产品线。依靠独到的用户理解和过硬的审美情趣,魅族保有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粉丝群体,是整个安卓阵营中另类但非常有影响的力量。这一势头一直延续到7Pro的问世和遇冷,独特的背部副屏反响平平、硬件表现不佳、价格跳水、库存积压,各种负面状况几乎将整个品牌压垮,魅族也从此一蹶不振,从重要配角直接走到了舞台边缘。

经过2010年代初智能手机行业的大爆发,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成熟,“做一台手机”逐渐变得像功能机时代后期一样门槛急剧降低,导致的结果就是有那么几年,数不清的门外汉嚷着要造手机、要改变世界,这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罗永浩的锤子,不管是声量,还是结果。尽管从商业层面难言成功,但从锤子T1开始,锤子和坚果的每一代产品基本上都能做到挑不出明显的毛病,到最后一代的坚果R2甚至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位六边形全能战士了,对于一个成立6年的公司来说真的是非常厉害,锤子的破产对于行业来说其实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在小米、魅族、锤子等互联网新贵利用网络渠道打开局面的同时,传统国产手机厂商其实也在默默耕耘积攒着实力。从结果来说,华为、OPPO、VIVO的崛起对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但华为在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方面已经做了经年累月的努力。“我要默默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这句话用在华为P20身上应该是非常贴切的,正是2018年的P20和MATE20让华为一举跃升为国际高端品牌,开始和三星在全球范围掰手腕。

作为十年前低端货代表“中华酷联”的一员,华为实现了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也正仿佛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果不是美帝恶意的打压,相信现在全球销量桂冠应该是稳稳戴在华为头顶的。

OV则是另外一个路线,典型的“贸工技”的继承者,唯一不同的是OV在短时间内就是实现了行进至“技”的阶段目标,在通过海量线下渠道铺货,实现销量和利润的规模化之后,加大研发投入并逐渐向上渗透高端消费人群。

2018年是国产厂商集体爆发的一年,似乎也有可能成为安卓和iOS智能时代的最高光与由盛转衰的一年。除了刚才提到的华为家的P20和MATE20,代表了小米量产能力最顶尖技术与工艺的MIX3,OPPO旗舰FIND系列的开山作品FindX,VIVO拥有升降摄像头和前后双屏两款设计的探索旗舰型号NEX,全球首款量产折叠屏手机柔宇的柔派,同样是双屏设计的努比亚X,被魅族寄予翻身厚望的16plus,1加的水桶机标杆6t,每一个拿出来都是超级能打,相信上述提到手机直到四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很多人的亲密伙伴,不能说是仅仅够用,保养好的话甚至仍然有性能溢出。所以说,2018年的手机况且又好看又好用,年轻人真的是没有换机的动力啊。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2018年之后的几年间智能手机发生的故事吧,基本上可以归纳成一大四小五个主题,除了前文叙述的屏占比之外就是:游戏、拍照、快充、折叠屏,其中游戏原本就只是软硬件的调教,没有什么技术层面可卷的空间,而拍照和快充在有限的空间、以及用户真实的需求范围内也已经卷到接近极限了,那仅剩的折叠屏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出路和用户需求发展的方向吗?我们不得而知,答案恐怕只能交给时间了。

那么一篇简简单单的经典手机怀旧盘点就完结啦,篇幅有限仅能对手机历史上的标志性设备做一个概括性介绍,相当于国内手机市场的极简史,如有不详实属客观条件所限,如有谬误还请不吝赐教。后续我会依照自己的兴趣详尽介绍品牌、设备类型、甚至机型的故事,如果您有兴趣也请不吝关注,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三星   双屏   前文   华为   手机   锤子   边框   小米   平庸   繁荣   经典   时代   用户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