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与黄光裕:当年的顶级大佬怎么沦落到普通企业家的?

时间倒退回15年前,那时提起顶级商界大佬的名字,绕不开两个响当当的人物:黄光裕和张朝阳。两人白手起家,创立国美、搜狐,分别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人到中年便实现了财务自由。

反观彼时的刘强东刚刚为京东拿到第一笔融资,羽翼未满;马云则深陷与雅虎中国的纠葛,进退维谷。年轻人梦想成为下一个黄光裕、张朝阳,而非马云、刘强东。

15年后的今天,黄光裕和张朝阳早已过气。国美股价跌跌不休,千家连锁店的市值仅80亿港元。

搜狐在互联网界再也掀不起浪花,每年十几亿美元的营收,还抵不上BBA的一个零头。有人调侃说:搜狐最值钱的是北京那栋搜狐大厦。

搞笑的是,黄光裕和张朝阳似乎都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决心,对国美、搜狐的衰落听之任之。

黄光裕沉迷炒股,重拾资本运作的大棒;张朝阳放飞自我,做起了物理老师,尽讲一些正常人听不懂的物理公式,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想开了,不用跟谁比,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

跨过了人生四十不惑,年过五旬的两位大佬真的到了知天命的年龄。

1

光看外表,黄光裕的长相要比张朝阳老成些,让人们误以为黄的年龄比张大。

其实,两人虽同为60后,但张朝阳的年龄要比黄光裕大5岁。年龄相近的两人,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成长轨迹完全相反。

张朝阳自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智商爆表,一路开挂考入清华大学,又拿到全额奖学金远赴美国,读完了博士后才姗姗归国创立搜狐,手里还攥着导师给的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黄光裕则出生于一个“倒插门”家庭,父亲在本村连分地、进祠堂的资格都没有。拥有一个好脑筋的黄光裕没有读书的机会,贫穷让他在初中时早早辍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黄光裕赤手空拳在北京开了一家名为“国美”的服装店时,张朝阳还沉浸在美国麻省理工的图书馆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全民掀起了“下海潮”,人人以做生意为荣。16岁开始跑江湖的黄光裕已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他发现了一座金矿:卖家电。

腰包刚刚鼓起来的中国人,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条件,时髦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供不应求。

即使一台空调的售价高达4000元,相当于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但人们依旧抢破头了要买。

脑子灵活的黄光裕,从老家潮汕地区拉来各种品牌的家电,有国产的行货、也有走私来的水货。不大的国美门店被塞得满满当当。

由于品种多、服务好,北京人都爱来国美买家电。家电的毛利高达100%,黄光裕每卖一台空调,能赚一名工人半年的工资。26岁时,黄光裕已坐拥10家门店,成了京城“潮汕帮”圈子里有名的小K。

与此同时,在美国待了八年的张朝阳终于回到了祖国。在北京,不少人知道国美电器有个老板叫黄光裕,却无人知道美国海归有个博士后叫张朝阳。

知识分子也要赚钱!要赚土包子赚不了的钱。

张朝阳从美国带回来了互联网的概念。90年代中国家庭电脑普及率不过百分之一,别说互联网了,大部分人连电脑也没见过,创业做互联网不是自寻死路吗?

张朝阳研究了联想电脑每年的出货量后,断定在彩电、冰箱等大家电普及后,中国家庭将迎来电脑热,现在做互联网未来大有可为。

他的判断得到了美国导师的认可,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导师当场写了一张50万美元的支票给他,成了搜狐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十年后,50万美元变成了一亿美元,导师笑眯眯退出了董事会。

2000年之后,搜狐的名气越来越大,年轻人以上搜狐网为时髦,争先恐后在搜狐游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张朝阳在全国各大城市、大学搞线下活动,每场活动他必亲自到场,与搜狐的年轻粉丝近距离互动,台下经常有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他尖叫,那场景跟追星一样。

张朝阳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初代教父。谁能想到这么活泼的一位教父,日后会患上害怕见人的忧郁症?

2

两人的命运在2009年,同时发生了逆转。

国美上市后,黄光裕的名声到达了巅峰。或许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感,他剃了个霸气与匪气兼备的光头,有过交集的人都说黄总有种不威自怒的大将风范。

黄光裕背后站着中国商界赫赫有名的潮汕帮,潮汕帮背后站着香港财团。

黄光裕能在短短七八年时间内,把国美从北京扩张到全国,离不开潮汕帮和香港财团的鼎力支持。国美的成长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1999年门店数不过百家,2005年已近千家。

精明的黄光裕不是以做连锁店的思维考虑国美的发展,他思考更多的是玩资本。

一手拿潮汕帮的投资,一手在股票市场上弄钱,疯狂筹集资金,然后用钱砸垮竞争对手,愿意归顺的收购,不愿归顺的打价格战,价格低到竞对无法承受的地步,逼对方举手投降。谁叫黄光裕手上资金多呢?人家玩得起。

为了筹措资金打垮对手,黄光裕的手段越来越出格,不惜操控股价,违规贷款。

或许在他看来,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结果2009年,号称全国首富的黄光裕在人生巅峰时突然滑下王座,锒铛入狱。

与霸气外露的黄光裕相比,成功后的张朝阳身上多了点玩世不恭的味道,身价十几个亿,每天美女环绕,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生活,让他感到疲倦。张朝阳说了句很凡尔赛的话:我真的想买什么都买得起,然后呢?我感到人生没有意义。

有人说张朝阳在装。有钱人的快乐和枯燥,我们普通人真的很难体会。

张朝阳的智商相当高,他思考问题的角度跟正常人不大一样,他从小一直在赢,直到创业都没受过什么大挫折,他对成功已经麻了,没有感觉了,自然对成功后干什么发出了疑问。

直到搜狐遇到了阿里、腾讯、百度、美团等等一堆“后辈”的打压,张朝阳失去了方向,他说当看到竞争对手全起来后,他慌了,也想过改变搜狐,种种尝试都失败后,他突然面对人生更大的一个危机:自己要输了,别人要超越自己了。

怕输让张朝阳得了抑郁症,没人送他蹲班房,他自己把自己与外界隔离了开来,蹲进了“精神班房”。

3

黄光裕出狱后,胖了,头发也多了。少了霸气,多了儒雅。国美却再也回不去了,从万众瞩目的明星企业变成了一家普普通通的家电连锁店。

黄光裕并非魔术师,他的辉煌与没落都是时代的选择。

张朝阳大病初愈后,想开了,不再纠结别人的目光,与自己和解,反正他挣的钱一辈子也花不完,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目光?为什么要以别人成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张朝阳频繁出现在镜头前,讲物理课、上综艺、和俞敏洪对谈,奔着网红的路去了。他有些观点和高能物理一样,听上去奇奇怪怪的。

争议最大的无外乎“一天只睡4小时,睡多了对人体有害”的理论。张朝阳说:“睡得越少,人越精神。”坚称自己每天只睡4小时,保持深度睡眠,效率和睡八小时是一样的。

网友反手贴了一张张朝阳在某会议上打盹儿的照片,不远处马化腾聚精会神听着会议,张朝阳在一旁呼呼大睡,嘲讽说,张总是在家睡4小时,然后再到会场会4小时。

对于这些嘲讽,张朝阳没有理会,我行我素继续推销他的4小时睡眠理论。

黄光裕重新回到了董事长办公室,在办公室加了八块大屏幕,以便他随时关注全球股票市场动态。

去年,国美员工的年终奖没发,员工们私下都在传:老板把年终奖拿去炒股了。

他似乎对国美现状已经默认,家电时代结束了,国美能继续维持下去已经不容易了。重塑辉煌不能靠国美,而是等下一个风口。

与企业经营相比,黄光裕更喜欢炒股,当年操控股价时,他就没好好经营过国美。

出生底层的他有种拼命向上爬的内在冲动,在当今资本社会,站在最顶端的是资本金融,华尔街有句话说:谁控制了金融,谁就控制了世界。黄光裕更愿逐鹿资本市场,做其他企业家的老板。

无论是乐天知命的张朝阳,还是沉迷炒股的黄光裕,年过半百,辉煌过、低潮过,现在的他们至少都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儿。这就够了,借用张朝阳的一句话做结尾:年轻人不必那么努力,有时候努力也没用。

所以,大家都别卷了吧!


作者: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网格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大佬   潮汕   家电   搜狐   美国   霸气   北京   中国   导师   企业家   当年   小时   张朝阳   黄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