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安全的第一道关-智能门铃

随着当今侧重物联网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如今智能家居产品消费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但因为智能门铃的起步较晚,缺少推广,加上市场上智能门铃良莠不齐,消费者较难辨别,很容易买到粗制滥造的不合格产品,使得智能门铃的存在感不如智能门锁的高。智能门铃的特点之一便是无论消费者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看到门外的来访者,而且能够通过扬声器和麦克风远程和来访者交流。

此外,大部分的智能门铃都会配备可以检测运动的被动红外(PIR)人体感应传感器。被动红外(PIR)人体感应传感器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体的恒温一般都在37 左右,因此能够发出10μm的特定波长红外线。人体发射的10μm特定波长红外线后,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判断是否有人出现在检测范围内。这样,只要消费者将手机中的APP连接上智能门铃,就能够通过手机实时监测门外的人员信息,当有人在门外逗留、徘徊时,就可以进行抓拍记录,并发送到消费者手上。

随着智能门铃的功能不断强大,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具,而是推广应用于社区的安全防护,特别是在部分乡村的社区工作站上,而在其他类似的公共场所,智能门铃凭借着价格相对低廉、监控效果较好、可直接通话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看护的问题和基本安全防护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产品不断丰富,消费者们希望能在了解访客情况的同时,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智能门铃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在现阶段,已有多款智能门铃产品出现在市面上,移动和家亲也上架了多款智能门铃。虽然整体的社会安全系统很高,但对于个体而言,安全意识还是必须要提高的,特别是门口逗留和徘徊监控功能,对上班族来说非常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门铃   智能   电荷   来访者   波长   感应   智能家居   消费者   人体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