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几岁分房睡?怎样做会更顺利?一篇全都告诉你

不要跟孩子分房睡?

孩子多大时分房睡?


关于这个常年热议的育儿话题,网上可谓是众说纷纭。


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3岁4岁不分房,5岁6岁毁断肠。



于是很多妈妈便在孩子3、4岁的时候,想尽办法把孩子急急地“”出去,结果往往却适得其反。



很多时候,太遵循那些所谓统一的XX年龄,名义上是为孩子好,但到最后伤害的也是孩子。


而在孩子分房睡这件事上,父母更是不能一刀切


01 越早分房睡孩子越独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对孩子的独立的定义,就是把孩子“推”出去。


觉得只要孩子不再事事依赖父母,就算是完成了独立。


可是,果真如此吗?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我觉得,就成熟来讲,个体不应过早成熟,不应在他们还处于相对依赖的年龄时就作为一个个体建立起来。


3岁前的孩子,无论是心智上还是身体上都完全没有独立。如果这时,父母将TA推出房外,孩子很可能会有被抛弃的错觉,从而伤害到内心。



最近和闺蜜闲聊,她就是因为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分房睡的“育儿观点”,在女儿刚满3岁的时候,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训练”孩子自己睡觉。深怕因为自己当下的无知和心软,孩子长大后又粘人、又不独立。


结果不用想也知道,每次都是以孩子哭一场,妈妈孩子一起睡结尾。


我们必须明白——“不早点分房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


反而,世界著名亲子睡觉专家 James McKenna 博士曾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提到:


近年来的研究结论跟过去的相反,幼儿过早单独睡对健康成长没有益处。相反,与父母同睡的孩子,未来会拥有更成熟的减压能力,性格更独立、更自信。



就连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的西方宝宝从出生就独自一个房间睡的情况,在近年也呈现减少趋势。


根据美国儿科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亲子共眠的家庭数量比过去增长了近两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当安全感足够,孩子反而自己就会提出分房。


马伊琍也曾在微博记录爱马主动要求分房的事情:




所以妈妈们真的不用急。分房的前提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节奏,时机到了,TA比我们更渴望独立。


也许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我们还会有很多不舍呢。


02 太晚分房睡,孩子容易性早熟?


这个说法,更是被很多人断章取义后的一种偏信。


在过去,由于经济条件差,大多数家庭都是孩子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有的家庭甚至在孩子18岁离家上学后才改变这种情况。



而如今孩子性早熟的几率,却远远高于过去。这足以说明性早熟的元凶不是太晚分房睡。


一部分父母只跟风记住了这些毫无根据的只言片语,却没有真正了解过,到底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人体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过早启动性成熟过程的开关。医学界对这个“过早”的定义是,女童早于8岁,男童早于9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说得通俗一点,性早熟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而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吃了很多含有激素的食品,性早熟的案例才变多了起来。


之前,曾看到一篇关于性早熟的科普文章,其中也有提到:性早熟主要是由脑部病变,或误食性激素药品所引起的。



所以,与其担心分不分房,不如少给孩子吃点“垃圾食品”和含激素的药物比较靠谱。


03 父母怎样做能有效避免分房焦虑?


独立是孩子的自然属性,孩子终究是要自己一个人睡的。


虽说不能强迫孩子,但完成分房睡这件事,始终需要父母的引导。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这种独立成为一种自然的、没有伤害的分离。


而要实现这种自然的分离,父母越早准备越好。


下面这5个温和的小技巧,会让分房的过程更轻松更愉快,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要分房先分床


分房睡的原则应该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孩子前一天还和父母一起睡,第二天就自己待在黑黑的房间里,TA肯定无法适应。


因此在分房睡之前,应当先有分床睡的过渡,也就是依然与爸妈睡在一个房间,但是不在一张床上,等宝宝适应了分床睡之后,再分房睡。


和孩子一起布置房间


对孩子来说,参与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分房睡前,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布置卧室,尤其是挑选和床相关的物品,让TA提前对这个空间充满期待和喜爱。


也可以添加一些孩子自己创作的作品,例如手工品和画作,提升孩子对自己房间的归属感。只有孩子越喜欢自己的房间,分房睡的计划才越容易成功。


提前给孩子“洗脑”


在分房睡之前,爸妈可以先跟孩子“洗脑”,跟去上幼儿园一样。


比如:

“长大了的孩子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间了!”

“你在自己房间的睡觉,就说明你已经长大啦!”


除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奖励和鼓励游戏,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分房睡并不是要“抛弃”TA,而是因为TA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拥有自己的房间了。


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分房的第一天,家长应很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有需要,爸爸妈妈永远都在。一定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比如,可以告诉TA“爸爸妈妈不会锁门,你害怕或者想我们的时候随时叫一声,我们就会过来”。要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分房睡也能随时找到爸爸妈妈。


这样的反应回馈,会让孩子心里更有安全感。


选择在假期实行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计划分床分房,尽量避免在孩子的生活有重大变化的时候。


例如刚刚升小学,或是刚开学、临近期末考这样的重大时刻,就不要逼着孩子分房睡了。


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寒暑假,既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也不怕孩子失眠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教育孩子不是按模板实践,而是通过经验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无论孩子是否如我们所愿,家长都不必指责。


因为,只有孩子们相信,回头时「爸爸妈妈一直都在」,他们才可能,鼓起勇气再次前行。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要分房而哭闹不止,就别再把TA拒之门外了。


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节奏,该来的迟早会来。



-THE END-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作者:阿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洪恩所有,转载请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孩子   安全感   节奏   房间   爸爸   顺利   成熟   父母   独立   妈妈   性早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