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女主持人年少时叛逆成性,被继母用爱融化

2018年11月29日,是陈熹菲的30岁生日。作为金牌主持人,她今天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宴会的主角,又是宴会的司仪。舞台灯光开启,大厅顿时熠熠生辉,亲友们或欢声笑语,或互诉衷肠。陈熹菲双手挽着父母,踩着鲜花铺就的道路来到舞台中央。她临时修改了台词:“也许,这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生日,感谢大家陪我度过。刚刚接到医院通知,我的癌症复发了,晚期……”音乐和欢笑声骤然停止,全场静默,话筒的余音在上空回荡,射灯吐出道道寒光,只有鲜花仍在肆无忌惮地散发幽香。

熹菲近影

一、“后妈都是会吃小孩的”

在7岁以前,陈熹菲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爸爸和妈妈在城里上班,她和爷爷住在老家。老家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城郊,距离父母上班的地方不远。隔三差五,爷爷带小熹菲进城,妈妈总会往她衣兜里放些花花绿绿的吃食。

7岁那年,曾经美好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一天傍晚,有个邻居阿婆叫住熹菲说:“唐英给你生了妹妹,不得爱你了。她不是你的亲妈,你亲妈早死了,埋在后山上。”

唐英是妈妈的名字,小熹菲听人说妈妈不爱自己,小脸涨得通红,反驳道:“你乱讲,妈妈很爱我。”

邻居阿婆笑着摇摇头:“你别不信,我问你,唐英打不打你?后妈都是会吃小孩的,你就不怕呀?”

熹菲

从此以后,熹菲开始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她故意把两岁的妹妹惹哭,看妈妈作何反应。结果真如邻居所说,妈妈生了妹妹之后就不爱她了,只会护住妹妹,而且屡试不爽。

熹菲开始变得敏感多疑,易怒又倔强。她希望得到妈妈全部的爱,想尽办法挑战妈妈的底线,试探这份爱到底是真还是假。

小学二年级的一天晚上,陈熹菲在同学家玩,忘记了时间。妈妈四处寻找,担心她出意外。当妈妈手拿电筒找到熹菲的时候,又急又气,给了她一耳光。

这一耳光,把小熹菲的心打得更远了,她愈发坚信邻居阿婆的话:后妈都不是好人。第二天,她没去上学,跪在亲妈坟前倾诉心中的烦闷:“妈,你看看,你把自己给害死了,别人又要把你的女儿害死……”

又有一次,妈妈干活回家晚了,饭菜做得很马虎,不合熹菲的口味,她赌气不肯端碗。

妈妈说:“小小年纪别学会挑食,大人做啥子你就吃啥子。”

熹菲一时感到很委屈,哭着往后山跑。她要去找亲妈“告状”:家里妈妈在虐待她,不给她做好吃的。

妈妈一把抓起桌上的手电筒,跟在熹菲身后大声喊她的名字。熹菲打算捉弄一下妈妈,躲在灌木丛中不做声,任凭妈妈喊破嗓子。

熹菲

最终,妈妈找到了熹菲,又是一耳光扇了过去。其实熹菲只想试探一下妈妈,看妈妈会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会将失而复得的孩子紧紧搂进怀里。妈妈的耳光,远远颠覆了她心中的设想。心,碎了一地。

熹菲更加叛逆,再也不拿正眼瞅妈妈,眼中充满了仇恨。念六年级时,爸爸带妈妈到江苏打工,把熹菲和妹妹交由爷爷照顾。

初中,正是孩子最叛逆的阶段。爷爷对孩子极端溺爱,矛盾暂时还没显现。

初三上学期的一天,熹菲和老师闹不愉快,死活不肯去学校。妈妈给熹菲打电话说,你那么小,出社会能干什么呢,好好回去念书。熹菲的诉求没得到满足,立刻放出狠话来:“不答应我,我就死给你们看。”

熹菲的话把父母吓得不轻,这孩子的性子异常刚烈,可别一时冲动走了她生母的路。父母简单商量一下,同意了熹菲的要求,并请同乡把她带到江苏。

父母工作很忙,叫熹菲在家买菜做饭。在爷爷那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熹菲哪肯做家务。为此,母女俩没少闹矛盾。

熹菲

一次,熹菲和妈妈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爸爸妈妈慌了,这可不是在老家,孩子人生地不熟的,吃住都成问题。

经过多方打听,爸爸才在老乡的出租屋里找到熹菲,叫她回家。熹菲又哭又吼:“那是你们的家,不是我的家,我在你们家是个多余的人。”

爸爸无功而返,妈妈声泪俱下写了一封道歉信,请爸爸转交给熹菲。熹菲读了道歉信,才宛如打了胜仗的将军那般凯旋而归。


二、“要是你妹妹出了这种事,我肯定会先把她揍一顿”

成长是痛苦的,但时间的齿轮并不因此而停滞不前。在磕磕绊绊中,熹菲已从叛逆少女长成了大姑娘。

四川有句谚语,“黄荆棍儿出好人”,意思是孩子不能一味娇宠,适当体罚一下也未尝不可。可妈妈发现,熹菲这孩子不能打,越打越刁蛮。

几年下来,妈妈再没打过陈熹菲,但就在熹菲出嫁前夕,妈妈又一次“破戒”了。

那是2008年11月末的一天,熹菲回家宣布一件大事:我下周结婚,闪婚。妈妈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抬手给了她一巴掌。

熹菲

三天后,爸爸打电话告诉熹菲,妈妈私下做了调查,那男孩好赌。爸爸还劝她说:“结婚是终身大事,要慎重。”熹菲回敬爸爸道:“不要你们操心,哪怕是个火坑,我也愿意跳。”

就这样,熹菲刚达到法定婚龄,就草草把自己嫁了出去。婚后,熹菲利用自己的口才优势,开了一家婚庆工作室。

一边厢是熹菲事业的风生水起,一边厢是丈夫的好赌成性。赚的钱,远远不够丈夫肆无忌惮的挥霍,矛盾就产生了。2009年末的一天,两人发生争吵,丈夫出手打了熹菲。凌晨一点,熹菲忍不住打电话给爸爸。在电话里,她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一个劲儿哭。

放下电话,父母连夜赶到小两口家里。妈妈一把搂过熹菲,义正言辞地数落女婿:“这个家都靠菲菲在养活,你有什么资格打她?我养大的幺儿,哪个也不许碰!”

四川人口中的“幺儿”,类似于“宝贝”。看到妈妈为自己出头,熹菲咬着嘴唇无声地哭了。

“打人事件”发生之后,熹菲对妈妈的仇恨开始化解。工作之余,她主动回父母家,哪怕一句话不说,安静地坐上一会儿也好。事实上,熹菲有满肚子的话想告诉父母,她想说当初没听父母的话,才导致如今陷入痛苦的婚姻中。自尊心作祟,好多次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有一天,妈妈好似不经意间提起:“要是过得不开心,就回来吧。”

熹菲

有了父母兜底,2011年初,熹菲和丈夫离了婚,搬回家和父母一起生活。从婚姻的泥潭中出来,熹菲既担心又愧疚。那天在饭桌上,熹菲忐忑地等待妈妈的嘲讽和奚落,谁知妈妈只是心疼地拍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幺儿,在家好好休息一阵子,其他事暂时放一放。”

经过短暂的调整期,熹菲在绵阳老家重新启动婚庆事业。一开始,她只是个光杆司令,一人身兼数职,摄影师、化妆师、主持人,甚至连装点婚车的活儿也能做。熹菲是个特别能吃苦的四川姑娘,加之勤奋好学,弥补了她文化方面的不足。

两年后,熹菲在行业内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当地主持界的一姐。不论是新人结婚,还是公司开年会,或是大型庆典活动,都排着队找请她出马。彼时的熹菲正意气风发,仿佛步入了人生的巅峰。

2014年3月,熹菲在聚会上架不住朋友的劝,喝了点酒,在驾车回家途中发生车祸。她是过错方,受害方提出了民事赔偿要求,检察机关也将提起公诉。

妈妈慌了,不愿意看到女儿就此身陷囹圄,还要背负污点度过余生,情急之下四处筹钱,以极其谦卑和诚恳的态度,去求受害方谅解。当时,受害人每天要上医院做康复治疗,妈妈主动提出,由她来负责接送工作。相处的时间长了,受害人被妈妈的行为所感化,最终接受经济赔偿,并签署了谅解书。

6月,熹菲被判缓刑,免受了牢狱之灾。

熹菲和继母

经历这件事之后,熹菲对妈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她突然好恨自己,恨自己年少时不择手段“作妖”,对妈妈做过那么多错事,伤了妈妈的心。而妈妈却不计前嫌,为她顶天立地,为她冲锋陷阵。

回到家里,熹菲将头靠在母亲肩上,深情地喊了声:妈妈——

妈妈轻轻敲了敲熹菲的头说,“你呀,惹这么大个祸。要是你妹出了这种事,我肯定会先把她揍一顿。”


三、“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心结打开了,曾经的“问题少女”被妈妈用爱“降服”。她发誓要痛改前非,今后要对妈妈温柔以待。生命中的阴霾似乎从此散尽,岁月美好未来可期。

然而,命运之神对熹菲的考验还未结束。

漂亮的熹菲

2016年2月,熹菲被查出罹患宫颈癌。癌,在27岁女孩的生命字典中,还是个陌生词汇。

在妈妈的陪伴下,熹菲做了腹腔镜手术。手术创伤并不大,只是熹菲因麻药过敏不断呕吐,差点在术中休克。

狼狈不堪的熹菲被送入病房,满头满脸都是呕吐物。妈妈打来温水,俯下身,用湿毛巾帮她擦拭。

二十几年来,熹菲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母亲。紧闭的双唇画着坚韧,温柔的双眸流露出焦灼。不需要试探,也不需要猜忌,母亲脸上的每一道沟壑都写满了爱意。“妈妈——”熹菲在心中默默喊道,疼痛袭来,泪水顺着眼角滴落。

熹菲的继母

生命是一场祸福相依的旅程,肿瘤君的造访,让熹菲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年少时不论如何“作妖”都没实现的梦,因为一场疾病就得到了。妈妈的爱,彻底融化了熹菲心底的坚冰。

两个月后,那个永不言败的熹菲又满血复活了。从前,她是怀着仇恨在工作。如今,她心中只有释然与感恩。

时光匆匆,转眼熹菲已到而立之年,朋友们商量为她办一场生日宴。四川有句谚语,叫“儿生母苦”。尽管妈妈没有生下熹菲,但熹菲仍想借此机会好好感谢一下父母。

就在宴会开始前夕,医院打来电话,癌症复发了。熹菲强忍住悲痛,没告诉任何人,临时改变了之前想好的台词。她面带职业的微笑说出实情,并补充道:“尽管到了晚期,我仍相信奇迹,因为我有一双好父母,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予我力量,一路披荆斩棘为我保驾护航。”

熹菲在医院

次日,熹菲在妈妈的陪伴下住进医院,准备第二次手术。人们都说,癌症不可怕,只怕转移复发。昨天,熹菲在台上说了大话,其实她内心很没底,不知能不能挺过这一关。这次是开腹手术,刀口近二十厘米长。

术后,熹菲痛得低声呜咽,妈妈在一旁陪着落泪。事实上,当初医生找妈妈谈过话,手术风险高,建议放弃。为了给女儿一次机会,妈妈执意要手术。

世间哪有什么奇迹,正如医生猜测的那样,手术失败了,肿瘤依旧留在体内,熹菲白白挨了一刀。

看到熹菲腹部触目惊心的伤口,妈妈愧疚不已,哭着问:“你恨不恨妈妈?”

熹菲扬起嘴角,笑了:“怎么会,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从前我错了那么多错事,只要妈妈别恨我就行。”

熹菲在医院候诊

在妈妈陪床那些日子里,熹菲才陆续得知一些从前的事。妈妈原本是城里姑娘,找个有孩子的乡下男人,真正叫做“下嫁”。而这个下乡男人的孩子还如此叛逆,为此,妈妈还动过离婚的念头。妈妈真的很心疼熹菲,很爱熹菲,把自己当亲妈一样教育熹菲。从小到大打过熹菲三次,每一次妈妈都记得,打在儿身上痛在娘心上呀。就在熹菲辍学去江苏的时候,妈妈也正被肿瘤所折磨,因此和熹菲争吵不断……

养好伤口,熹菲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放化疗。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熹菲胜利了,腹内那个“作妖”的肿瘤君暂时被“降服”。

2019年6月,熹菲头戴假发,身穿浅蓝色套装,踩了一双嵌有水晶的高跟鞋,神采飞扬走上了她热爱的舞台。熹菲明白,生活不相信眼泪,即使泪珠是水晶球,世界也不会为怯懦者歌唱。人们纷纷为这位气场十足的主持人喝彩,没人知道她曾两度上过抗癌战场。

熹菲

2019年末,腹内那颗“定时炸弹”爆炸了。北京的专家下了死亡通牒:要么做盆腔廓清术,要么等死。有了第二次手术的失败案例,熹菲和妈妈打算放弃。廓清术后就意味着她将永远告别舞台,且生活质量极低。与其这样,还不如完完整整度过最后的日子,有尊严地告别。

这一次,奇迹终于降临。化疗和免疫治疗,竟然把肿瘤控制住了。医生也很开心,鼓励熹菲带瘤生存。

熹菲近影

四、后记

第二次复发时,北京的专家曾预判,不手术的生存期大概只有六个月。想不到,“死期”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熹菲依旧活着,越活越漂亮,越活越坚强。

如今的熹菲很忙,忙着做主持,忙着见新朋友,忙着陪爸爸妈妈。面对内心充满热忱的人,死神也得敬畏三分。

在社交平台上,熹菲发视频鼓励罹患晚期癌症的病友,不要抱怨,不要自责,不要放弃,生活都这么难了,病人更应该善待自己。

“我们是病人,又不是罪人。”——陈熹菲语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继母   耳光   叛逆   肿瘤   年少时   爷爷   爸爸   手术   父母   妹妹   女主持人   妈妈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