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家外企被三哥逼跑路,印度制造尴尬了,还要和中国比?

作者:李云飞 来源:原创


一位久经商场的创业老司机,关注我,每天分享一点财富干货,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上个月中国手机厂商荣耀宣布退出印度市场。瑞士建材公司豪瑞、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场。麦德龙也打算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在印度经营约20年的业务。今年5月份,美国福特也宣布放弃在印度生产用于出口的电动汽车。特斯拉也表示,将搁置在印度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7月份,1777家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走了。而全印度总共也才只有5068家注册跨国公司,相当于走了三分之一。印度政府的年度报告显示,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已经从2014年的2016家下降到2021年的63家。

印度一直都希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也曾经十分自豪地说,如果说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话,那么印度就是世界办公室了。这下跨国公司却纷纷打包撤离亚洲这个第三大经济体、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印度制造这下尴尬了。印度还拿什么和中国比?

我们先来说说,这些跨国公司为什么要撤离印度?

第一、跨国公司未能打开对价格敏感的印度市场。

印度虽然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达到了3万亿美元,但是人均GDP仅约2200美元,2020年时还低于孟加拉国,印度仍然是中低收入经济体。

外企表示,印度的8亿贫困人群不是西方公司昂贵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外国公司也不会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就会进入这个国家。

说白了就是印度穷,老百姓没有消费力,买不起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印度的经营环境不利于跨国公司长期发展。

首先,印度关税重。2018年底,印度就开始大规模提升关税,从平均13%提高到20%。美国国务院2021年发布的投资环境报告就将印度描述为具有挑战性的营商之地。美国的老特也曾表示,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总的来说,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让跨国公司望而却步。

其次,印度的劳动力素质和效率都比较差。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印度注册一家公司要18天,比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时间要长一周左右,注册公司还要经过12个步骤。申请建筑许可证需要34个步骤和110天时间。而接通电力又需要8天到3周时间。这样的工作效率让外企很头痛。

再者,就是印度不能够平衡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与印度的发展需求,导致土地价格投机性上涨带来的外企征地难问题。外企拿不到土地还怎么发展呢?

第三、税务纠纷也是让很多跨国公司对印度望而却步。

印度以涉嫌逃税等理由对VIVO、小米等中国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并冻结这些公司的银行账户。除小米等中企以外,印度税务部门对诺基亚、IBM、沃玛等多家外企都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了高额罚单。因为税务纠纷问题,法国的保乐力加就在7月份宣布暂停在印度进行新投资。

关键是这种突击检查,印度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就会少查一些,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就会多查一些。换句话说,印度只要没有钱了就开始薅外企的羊毛,这种玩法谁还敢到印度去投资啊?

我们再来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只有两个字“没钱”!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由于美元连续加息,截止到目前,印度的外债总额已经超过了6200亿美元,其中2670亿美元将在将在未来9个月到期需要偿还。而印度目前大约还有58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降幅达到了8%,是近14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可以说,印度现在已经是资不抵债了,没有钱了。基于这种现状下,印度已经开始用卢比结算国际贸易了。

那么没有钱怎么办呢?只有使劲薅外企的羊毛了。

一边是远大的理想。印度一直都想赶超中国,打造新的世界工厂。并在2014年高调推出了印度制造,也得到了老美的支持。在去年印度还批准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吸引外企在该国建立芯片产业基地。

一边又是现实的窘境,那就是没钱,又不得不薅外企的羊毛。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很可笑的场景,一边是印度想极力地招商引资,可是一旦把外企引进来以后,就开始使劲地薅外企的羊毛,逼迫外企纷纷撤离印度。印度远大的理想被现实的残酷打脸了。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到2021年,全球流入印度的投资资金比例为3.4%下降到2.8%。另外,印度的制造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8年的18.4%降至2021年的17.8%。在2022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到18.2%,但是依然低于印度制定的目标25%。

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外资企业反而选择了越南、泰国,却只有极少数企业选择印度。之前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塔塔一名高管就表示,半导体厂商在亚洲面临地缘政治担忧和自然灾害风险,而印度将要成为替代目的地。他还强调,在中国+1的战略下,将会有更多跨国公司在印度投资。看来这句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钱就别打肿脸充胖子,印度劳动力素质差、工作效率低、基础设施薄弱、消费水平跟不上,再加上没有钱,关键是还在竭泽而渔,使劲薅外企的羊毛,这让印度制造确实尴尬了,请问你又哪来的底气和中国比呢?


作者:李云飞,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大型食品连锁企业CEO,从事互联网及实体连锁行业16年,曾被搜狐网、网易财经、腾讯、凤凰网、中讯网、百度等知名媒体平台相续专题报道,擅长财经知识分析,创业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印度   外企   中国   跨国公司   羊毛   经济体   税务   尴尬   美元   世界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