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七冶:改革创新 提质增效 高标定位争创一流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十七冶集团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毫不动摇坚持“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的战略引领,推动党建质量全方位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服务大局坚强有力、改革创新持续发力、业务布局日益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五型五矿”“五大行动计划”“五个专项行动”的落实落细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从2013年到2021年,公司新签合同额增长9.6倍,营业收入增长4.3倍,利润增长3.9倍,劳动生产率增长3.9倍,人均创利增长3.6倍,保持了高质量稳健快速发展态势。2022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营收、利润三大指标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26%、19%以上,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任务。

突出改革创新 奋进一流目标

中国十七冶集团从组织架构、市场结构、项目管理、品牌锻造、能力提升等关键维度打开突破口,全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全面向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效率优先的世界一流企业阔步奋进。

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山钢日照高炉公辅工程。中国十七冶集团供图

做好改革重组的“加减法”,激发内生动力。公司党委从“一转一拆一分”到果断化解冶金产能,推动炼钢精炼“国家队”品牌再升级,新划出管廊分公司重点开拓管廊业务,成为创效过亿的“生力军”。在全国经济热点区域布局多家市场开拓型平台公司;成立西北副中心,新成立华南、华中和北方等分公司,将业绩好的陕西分公司、中原分公司等平台实体化;成立投资管理分公司,强化投融资带动高品质建造;重组规模较小、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二级公司,把优势资源集中到主责主业上,做强做优拳头产品,提高管理效益。公司形成了安徽、西北、山东、河南、江浙沪、京津冀市场基本盘,六大百亿级区域奠定了十七冶千亿市场战略根基。同时公司将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了一批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二级公司,并向百亿级企业迈进,有力支撑了十七冶高质量发展。

抢抓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改革契机,加快机制转换,释放改革红利。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健全运转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细化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办公会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职责、决策流程、事项权限,规范行权内容和履职方式。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相结合,倡导“相马”“赛马”选拔任用导向,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设置对标市场设置跑赢市场、优于同行的挑战目标,以“高风险、高压力、高激励”推动经理层成员“起跳摸高”。制定并实施项目模拟年薪制,将绩效年薪及绩效工资与创效水平、在岗员工劳动生产率、项目人均收入水平充分挂钩,实现强烈正相关,运用劳动竞赛正向激励手段,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新创效意识。2022年6月,公司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公司中层干部中60、70、80后约各占三分之一,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在岗员工劳动生产率超550万元/人,位居中冶前列。

以提升领导力、强化执行力为重点,全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等多维度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自上而下全面推行“24小时工作法”,对企业精神进行具体化、目标化和责任化,层层改进工作作风,牢牢抓住领导层这个“关键少数”的执行力建设。目前形成了以“七种能力”提升为引领,以“项目管理提升年”为主线,强基础、筑底板、提效能,重点推进履约管理、市场开拓、成本管理、安全管控、商务管理等业务系统队伍能力提升,以在中冶集团施工子企业中排名末尾的员工数量创造了综合实力稳居前列的发展业绩。

舞好市场龙头 夯实经济大盘

中国十七冶按照“1+3+3”市场布局要求,打造“安徽区域、江浙沪区域、京津冀区域、山东区域、中原华中区域、西北区域”六大百亿基本盘,形成最可靠、最稳定的市场订单来源,为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和千亿市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自2020年以来,新签合同额连续冲刺千亿赛道,营业收入连续跨上300亿、400亿台阶,顺利实现“83121”目标,成功开启“152315”发展新征程。

坚持“主要领导带头跑市场,精兵强将奋力创市场”,以“532”市场开发战略和“422111”产品定位优化产品结构。在深耕区域市场和精准研判经济发展热点的基础上,制定“一体两翼、东扩南进,国内海外、协调发展”和重点向全国GDP前十强省市进军的市场开发战略,聚焦核心主业、核心区域、核心客户、核心项目,紧盯新区域、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深入贯彻中冶集团“大环境、大客户、大项目”市场开发要求,市场方向集中在政府、基本建设、国企等“高大新综”项目。目前,新签订单中政府、央企、国企等项目占比95%以上,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的芜湖海螺医院。中国十七冶集团供图

坚定推进“板块公司区域化、区域公司实体化、实体公司属地化”,深耕属地滚动发展。在基本盘成立区域市场型分公司,发挥专业板块公司的建设实力,打造品牌项目、示范项目,以现场促市场;以“夯实根基、打造精品、稳健经营、长足发展”为目标,推动形成业务实体化、市场本地化、人才属地化的实体公司,实现滚动发展。专业板块深入挖掘特色品牌在区域市场的价值亮点和发展潜力,把品牌优势转为市场优势,实施集约化管理,在百亿“经济大盘”中构建“责任田”、做深做透板块市场“基本盘”。西北公司、山东分公司、住建分公司、房屋分公司先后突破年度百亿订单,“根据地”建设和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夯实稳固。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加大核心客户、战略客户的营销力度。建立了大客户维护机制和客户维护档,聚焦海螺集团、宝武集团等重点优质客户,及时把握客户关注点,构建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公司董事会、董事长专题会、项目评审委员会、二级公司四个层级把关项目风险的基础上,承揽了海螺集团国内及海外多个项目;在承建湛钢、马钢、福建罗源等重点炼钢项目的基础上,揽获宝武集团宝山杨行湄浦路智慧制造研发总部产业园、宝武安徽总部首发项目等非钢优质工程,拓宽了合作领域。2022上半年,公司大客户贡献合同额占比61.97%。

高质高效履约 树立品牌形象

中国十七冶以奋发建设品牌效应突出的EPC工程总承包业务为核心“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为总体战略目标,强化穿透管理和“大后台”支撑作用,全面运用“组织管理集约化、工程管理专业化、质量安全标准化、成本管理市场化”为核心的管理方法和创新驱动科技强企的“硬”标尺,建设样板工程、优质工程,以高效优质履约一批重特大项目打造一流品牌。

做炼钢精炼“国家队”,培育以高等级道路、市政交通设施及综合管廊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高端房建、体育场馆、医疗教育为主的非钢优势品牌业务,做强做优做大EPC工程业务,打造最具竞争优势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打造“中冶管廊品牌”,承建了以全国最大的西安城市地下管廊工程为代表的一批管廊项目;以“中冶路桥品牌”建设了G30高速兰州清忠段;上海、郑州、深圳、南京、北京等区域的保障房建设为进军中心城市闯出新路径;兰州奥体中心创造了国内大型奥体中心建设速度之最、国内奥体中心所有工程均由一家单位独立完成的新纪录,其典型案例上报至国务院;保定保障房项目是中冶集团首个以ABO模式签约的项目,并连续滚动获取二三期及市政路网项目。如今,已经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项目,企业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国十七冶集团供图

推进“一级管理、两层机制”的项目管控主平台建设,严管理、强履约、创品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按照“一个平台、一个标准、分级考评”,共同打造项目管理的中枢指挥系统、协调保障中心、监管和服务平台,充分缩小不同板块、不同区域、不同规模项目间的管理落差,提升设计、施工、运营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创效能力。深入开展红黄牌预警监管、“抓大补强”“样板引路”工作,全面应用“BIM+智慧工地平台”,实施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管理,达到高品质高精度的建造要求和高效率的履约目标,客户满意度92%以上,连续获得中施协AAA级信用评价。

强化科技创新,建设“数字十七冶”。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创新驱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着力点,推动智力资源向专业化岗位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集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生效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涵盖企业数字化管理、组织机制、管理方式等治理变革,强化全流程智慧管控,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管理转变。获得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取得了“三特三甲”资质,位居2021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第3名,累计有效授权专利4275件,其中发明专利840件,位列2020年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第121位,是安徽省首家、全国建筑业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安徽省首个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评定的企业。

坚持党建领航 聚力中心大局

中国十七冶党委首先从顶层设计上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通过组织“内嵌”作用“融入”, 充分发挥国企党建和公司治理两个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将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抓基层强基础,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提高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思想引领,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执行力。建立落实“第一议题”机制,把“两个维护”变为可检验可度量的刚性约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主题读书班、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暨表彰大会、“大干100天”“创先争优,实现全年营业收入400亿元”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实绩,助力公司营收从2013年的90多亿连续跨上300亿、400亿台阶,2022年上半年超250亿元。

党的建设根基在基层、重心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公司党委发扬“把支部建在项目上”的优良传统,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党组织100%覆盖。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打造党员先锋项目39个、创建党员责任区771个、党员示范岗734个、党员突击队310支、党员服务队65支,在项目建设、经营发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防汛救灾等应急处突任务中当尖刀、挑重担。大力开展“五个融合”党建创新工程,构建“党建+安全”“党建+经营”“党建+队伍”“党建+市场”“党建+科技”的“党建5+”模式,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圆满收官“十三五”发展目标,高质量开局“十四五”新蓝图。(钟康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中国   党建   区域   客户   项目   品牌   集团   工程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