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己的人生,要懂得:三不过,三不懂,三不可!

01

三不过

1.话不过满

老王和老李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们相互成全,事业风生水起。

一次,借着酒劲,老王在酒桌上回顾起了当年创业的艰辛,他把取得如今的成绩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对老李却只字未提。

有人随口提了一句老李,老王赶紧回了句:

“不管和谁合作,对我的影响都不大,主要还是自己有实力。”

老李下不来台,当场就和老王发生了争执,差一点就打了起来。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急转直下,相互拆台,各自的事业也受到了影响。

这世间,钉钉子容易,拔钉子难。

一句满话,让曾经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瞬间分道扬镳。

曾国藩说过:“话不说尽有余地。”

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

逞一时之快,说话过满,是一种情商低下的表现。

人到中年,说话要讲究分寸,话不能说得过满。

给别人留退路,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2.怒不过度

网络上,邻里之间一起因停车问题而引发的争执,结果让人唏嘘不已。

王某将自家面包车停放在邻居于某家门口,遭到于某当面制止,双方你来我往,谁都不肯让步,一直争论不休。

在争吵中,过激的言语导致邻居于某情绪异常激动。

半小时后,竟因呼吸心跳骤停,猝死在家中。

“气大伤身”绝不是一句空话。

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发怒2小时内,发生脑卒的风险是平时的3倍。

发怒时,人体内会分泌大量肾上腺激素,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对于中老年群体,强烈的情绪冲动,更容易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愤怒是一把双刃剑,向内伤及自身,向外殃及他人。

人到中年,保持一个好心态,从容地面对生活,是长寿的秘诀。

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愤怒,伤害了身边的人。

3.逸不过安

老马今年刚过35岁,凭借年轻时敢闯敢拼的性格,当上了外企公司的高管。

因为公司效益高,福利好,老马的前景一片光明。

梦想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让老马渐渐忘了初心。

他开始倚老卖老,坐享清福,对工作也心不在焉,应付了事。

安逸享乐的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让老马慢慢丧失了进取心。

工作上的贪图安逸,并没有换来生活上的悠然自得。

反而让老马整日精神萎靡,思想颓废,完全变成了一个自甘堕落、不知进取的中年油腻大叔。

过于懒惰安逸和贪图享乐,容易让人迷失自己,无法自拔。

中年正值壮年,人生还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要因为安逸,虚度了光阴。

人到中年,既要有面对生活苟且的坦然,也要有追逐诗和远方的勇气。

02

三不懂

1.不懂取舍,再努力也不会幸福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心理小测试:

先给你80元钱,再拿走30元钱;

先给你20元钱,再给你30元钱。

同样的50元钱,你惊奇地发现:大多数人会主动选择第二种方式。

人习惯获取,厌恶失去,尽管结果一样,但内心还是觉得不舒服。

有人说:“不懂取舍,是成年人最不自知的毛病。”

家里的老人,一般喜欢留着各种没用的瓶瓶罐罐,舍不得丢掉。

总以为这些东西会用得上,丢掉可惜,实际却占用了大部分空间,把家里堆得满满当当,影响了生活体验。

人到中年,生活本来就很累,如果再一味地获取,人生就会失衡。

有舍,才有得。

看淡了得与失,是一种境界;

参悟了舍与得,是一种幸福。

2.不懂拒绝,再拼命也不会轻松

公司同事老陈,是个职场“老好人”,他从不会拒绝任何同事的请求。

不管大忙小忙,老陈都不留余力地帮助别人,因此他总是在忙碌。

他宁愿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往后推,加班熬夜完成,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别人。

每次月底绩效考核,老陈工作没少做,可没几件和自己业绩有关,所以综合排名始终垫底。

本来是一位职场前辈,却被年轻的同事们呼来喝去,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人。

老陈不懂拒绝,一味地迁就,换来的是别人变本加厉的要求。

毕淑敏说过: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中年人之间的交往,舒适感是最重要的。

没必要讨好任何人,也不用不好意思拒绝任何人。

懂得拒绝,人才活得不纠结;

学会拒绝,余生才会过得不辛苦。

3.不懂承担,再有能力也不会成事

邻居朱大哥,做房地产生意,年轻时赶上了一波红利,赚了一大笔钱。

后来,因为一次投资失利,他亏掉了家里全部的钱。

他从此一蹶不振,每日不务正业,酗酒闹事,还不停地向妻子要钱。

妻子相信他能打起精神,挺过难关,但朱大哥没有担当,让妻子彻底失望了。

人到中年,已经过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

雨果说:

“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

中年人是家庭的支柱,上有年迈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待哺孩子需要照顾。

中年人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能辜负家人的信任。

责任感和担当感,是检验一个中年男人能否成事的关键。

03

三不可

1.为人不可轻狂

人到中年,要收敛自傲的性格,不能像年少一样轻狂无知。

不要因为一点能力就不可一世,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保持谦逊的态度,积极地向别人学习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老子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意思是牙齿虽硬,但并不长久,舌头虽软,但寿命长久。

人到中年,轻狂是无知的表现,成熟是柔软地活着。

当一个中年人放下了高傲,藏起了锋芒,就意味着扛起了责任,懂得了担当。

2.遇事不可慌张

墨菲定律中提到:

“人越担心出错,就越可能出错。”

人如果过于看重结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未知的结果上,容易产生焦虑。

把注意力集中在可控的事情本身,遇到问题,解决办法,积极应对。

当你降低预期,有足够的应急预案,就能做到心中有底,遇事不慌。

人到中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

看明白了一些人,也想明白了一些事,心性趋于平和。

中年人的成熟,有时就在一瞬间,有些事经历过了,也就看淡了。

遇事不慌,处事不乱,是一个中年人成熟稳重的重要表现。

3.病痛不可拖延

中年人的身体,犹如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可能会存在一些小问题。

这些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小病拖成大病,追悔莫及。

中年人拖延病痛,有常见的两种心理。

第一种:不碍事的小病,挺一挺就过去了;

第二种:不肯及时就医检查,逃避不可预期的结果。

人到中年,身体各方面机能出现下滑趋势,要定期身体体检,防患于未然。

中年人,出现病痛问题,一定要及时询医问诊,切忌拖延。

往后余生,愿你掌握“三不过”的分寸,解开“三不懂”的学问,谨记“三不可”的约束。

因为,人生要靠自己圆满。

来源:鱼籽酱文化,原标题:人生最高级的活法:五不过,五不懂,五不可

作者:鱼籽酱文化

编辑:浅浅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人生   人到中年   小病   成事   病痛   中年人   轻狂   安逸   中年   邻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