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宅一生的离开为什么上了热搜?

本文首发于Chicology公众号,欢迎关注我们。点击文末“了解更多”真的可以了解更多哦。

上周,作为日本时装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三宅一生因为癌症过世。这几年离开的时装设计师实在有点多,从年迈的Karl Lagerfeld,到年纪轻轻让人惋惜的Virgil Abloh,再到日本代表团的三宅一生。三个从设计到个性甚至年代完全不同的人,但他们的离开,都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也许Virgil Abloh的回响会再悠长一点,但我们也明显感觉到以他为代表的一代街头潮牌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落。至于三宅一生,他的离开居然重要到上了微博热搜,虽然现在热搜的机制类似报纸,老板说头条是哪个头条就必须是哪个。

/



到底是怎样的老板居然cue到了三宅一生上头版?(后台有人留言说三宅一生是五十岁出头优渥女性的最爱,嗯,对)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位对于时尚界重要、对于某种层面的现实生活一点也不重要的日本设计师,在冲上热搜之后,底下的留言居然一边倒得走向了民族主义的深渊。如果万事万物都要用极端国族主义来解读的话,人生的意义也有点太过于可悲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外婆应该早就讲过给你听了。



三宅一生过世的新闻一出来,为了赶热点,匆匆编了一条推送发出去。在那条推送中写:如果你觉得三宅一生的褶皱还是跟别人毫无区别的话,私信来我解释给你听。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结果居然真的有不少人在后台私信我们,要一个解释。其实在当下,也并没有想好具体要怎么解释,所以还是在全部的热点都过了之后,有必要用心细致地做一个关于三宅一生一生设计的推送。




梦想成为舞者

ISSEY MIYAKE


作为设计师的三宅一生参与过的芭蕾舞剧


可以说,三宅一生是第一位正式用东方美学敲开巴黎大门的日本设计师,但他小时候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舞者。很可惜这样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因为他喜欢画画。而他对时装的热情全部来自于姐姐每个月订阅的美国时装杂志。


在一次采访中三宅一生说:对比现在的内容,那时候在杂志上的衣服都非常具有启发性,他们像是在身体上完成的建筑作品,我觉得很惊讶为什么在设计领域,常常会忽略时装的重要性。


1965年,三宅一生从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毕业之后,他来到巴黎,在巴黎著名的时装学院学习。在巴黎学习这段时间,他为Vionnet的设计着迷,如果还不了解谁是Vionnet,请点击(这篇推送标题是:她们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输给了coco Chanel,唯一不输的就是才华)。Vionnet那种具有古希腊式神秘气质的设计,让三宅一生之后的褶皱有迹可循,对于Vionnet的喜爱也非常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理念。



在著名的褶皱被设计出来之前,三宅一生设计的名为Colombe的裙子,他认为面料不需要被缝合,因为形成褶皱的扣子既可以固定又可以起到缝合的作用


之后他在Hubert de Givenchy门下做助理设计师,那时候他必须每天画50到100张时装画,但高级定制始终不是三宅一生的菜,所以巴黎高级时装屋终归是人生中的过眼云烟。在三宅一生小有名气之后,有记者采访Hubert de Givenchy问关于三宅一生的问题,Givenchy说:我觉得我对他毫无影响。这可以解读为大师的谦逊,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Givenchy的经历似乎真的没有在他之后的设计中留下什么痕迹。1969年,三宅一生终于来到他梦想中的纽约,在纽约他为Geoffrey Beene工作,这位设计师被称为美国当时的极简主义教父。


所以在纽约的经历,让三宅一生意识到,想要保持简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1970年,他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关于舞蹈的梦想从来都没有远离,在三宅一生的设计中,身体和时装之间的互动一直持续,而他最为关注的焦点就是运动中肢体的姿态。曾经在1991年的时候,他将200到300件衣服拿去给舞剧The Last Detail的演员选择,演员自己可以决定这一场表演所穿的衣服,因为这样,每场演出都变得不一样。三宅一生喜欢用舞蹈演员多过用模特,在他和日本摄影师Noriaki Yokosuka在1978年出的第一本书中,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遇为主题,里面的内容,模特的肢体,还是像舞蹈演员一样。


对于舞蹈的热爱,也奠定了一个三宅一生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他的衣服穿起来都非常舒服,不会束缚任何一种身体活动。皱褶帮助了他。



摄影集East Meets West

在1987年出版



我要褶皱!

ISSEY MIYAKE



有时装评论家形容三宅一生的褶皱Pleats,Please,是最具“诗意”的。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它可以回应古希腊的自然垂坠,在东方文化里,是日本传统的折纸艺术。一个小小的褶皱,让东西方的美学都找到了一个立基点,甚至让东西方的哲学都可以在褶皱中相遇。


至于工艺上特点,三宅一生的褶皱并不是先将面料压制成褶皱,然后将面料剪裁缝制而成一件衣服。而是在面料还是全面平面的时候,将面料剪裁为衣服的2-3倍大,然后进行缝制,成型一件衣服之后,再将这整一件衣服进行皱褶的压制。


1999年秋冬系列


只是一个制作工艺上的倒置,就让三宅一生的褶皱跟以往任何设计都不相同。这样的倒置,让所有的可能性蜂拥而至。一条裙子,你想如何压制褶皱,以什么角度压制褶皱,是否重复压制褶皱,都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一切都是直接用压好褶皱的面料来制作衣服,所做不到的。另外,当初推出这个系列的时候,所有的褶皱衣服都是用涤纶制作的,这种在当时还难登时装大雅之堂的化学面料,让那些old school的巴黎设计师们大跌眼镜。


三宅一生还是一位非常会做展览的时装设计师,其中这场1998年在卡地亚基金会作的展览,真的如梦如幻


Pleats,Please已经让衣服的结构在视觉和实践中非常不一般了,那么图案呢?应该在上面印什么呢?


1996年,三宅一生开始推出客座艺术家合作系列,这个系列做了四个季度:1996年第一个合作系列和日本挪用艺术家森村泰昌,主题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作Le Source;1997年三宅一生和荒木经惟合作,将荒木经惟的作品直接印制在衣服上;1998年,先是在春夏季跟美国艺术家Tim Hawkinson合作,然后在秋冬季跟玩火药的蔡国强合作。


曾经有机会非常近距离在一位收藏家的店里,看过三宅一生和蔡国强合作系列中的一件衣服,那种创意和创意直接的碰撞,实在难得。


ISSEY MIYAKE

YASUMASA MORIMURA

1996



ISSEY MIYAKE

NOBUYOSHI ARAKI

1997



ISSEY MIYAKE

TIM HAWKINSON

1998



ISSEY MIYAKE

蔡国强

1998


一件衣服

ISSEY MIYAKE



A-POC,a piece of clothing,一件衣服,是另外一个三宅一生重要的设计概念。当初Pleats,Pleas的推出,三宅一生就认为这是未来时装该有的样子。而A-POC更加是设计师对于未来的无限畅想,在这种畅想里人类的未来将变成全部自动化的未来,取钱用atm,汽车有自动驾驶,那既然这样,人类的衣服是不是也应该不一样。伴随着这样的畅想背景,三宅一生创造了A-POC。在他的想象中,人类在未来也可以在自动贩售机上买衣服,那什么样的衣服可以在自动贩售机贩卖呢?这样的衣服需要符合各种需求,还需要充满个性,不能于别人相同。


于是三宅一生用针织面料设计了类似管道一样的“面料筒”,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剪裁这个面料,然后烫制成型。



于是就有了在T台上我们看到的几乎连成一体的红色衣服,模特成为了衣服的一部分,而衣服也因为单独的模特而存在。三宅一生说,日本和服教会他的是空间的问题,是衣服与身体之间存在的氛围。A-POC就延续了这样的原则:不改变面料本身的样子,只是将它做成一个可以容纳身体的容器。A-POC的概念诞生于1998年,当A-POC正式在1999年的东京开始贩售的时候非常受欢迎,但当三宅一生在2000年将A-POC带到巴黎的时候,成为流行的速度就慢了下来。人们并不是非常接受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厉害,但太过于后现代的作品。




Pleats,Please在今天已经大获成功,无论是在设计美学上还是在商业上,三宅一生的褶皱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年长女性来表达自己时尚态度的一手利器。但A-POC这个当年同样震撼时装界的概念,依旧有点前卫得无法得到更多的认可。就像是女魔头Anne Wintour说的那样,“日本设计师的衣服都再难被穿着了”。



三宅一生肉身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些灵魂点滴,依然在想办法开花结果。去年九月,A-POC在京都开了新店,试图延续着这个伴随新千年而诞生的前卫概念。






text:卢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图片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擅转至他处,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我们:

crywine@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东京   巴黎   褶皱   模特   日本   面料   时装   设计师   衣服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