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助推厚积薄发,陈春花离职还不够,众人矛头指向复旦和南大

北京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众多,大多都成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而能将北大学子教育得如此出色的北大老师,自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原北大教授陈春花就是受众人关注的对象。

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本以为她从北大离职后,这件事会告一段落,但由于她的影响实在是过大,拔出萝卜带出泥,复旦大学和南大也受到了影响。

华为的助推厚积薄发,陈春花离职还不够,众人矛头指向复旦和南大!

事情的起因是陈春花教授发的文章《与任正非:围炉夜话》传播范围太广,传来传去竟传出了许多“陈春花是华为的军师”之类的谣言,两位当事人都没有回应,所以就传的更过分了。

由于反响过大,华为也没办法继续“坐视不管”,一则声明阐述了立场,表示:陈春花教授和华为没关系,特此正式声明。而后陈教授也表示自己其实是“受害者”,华为只是她的学术研究案例之一。

在众人的关注之下,她一直想隐瞒的事情也露出了马脚——她的博士学位是假的!要知道,她在北京大学的地位可不低,华南理工大学也聘请了她当博士生导师,简直就是“香饽饽”一样的存在。

北大调查过后发现,陈春花虽然是博士,但她博士毕业的大学“爱尔兰欧洲大学”并不正规,在这所学校取得的学历、学位在国内都不受认可,北大定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陈春花教授也是“主动”从北大离开了,北大给她留了最后的体面,说她是自己辞职,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好聚好散”了。

按理说,华为与陈春花的“恩怨”应该以陈春花体面地离开北大画上句号,但华为的声明影响似乎比较长远,可以说是“厚积薄发”,深扒了陈春花的教育经历后,众人的矛头又指向了复旦和南大,这两所学校和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件事影响到复旦是因为她表示:让自己去留学的人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苏东水,一起去留学的还有苏教授的儿子,而他的儿子现在还在复旦大学任教。既然学位都是假的,那陈春花已经从北大离开,复旦是不是也应该展开调查?

牵扯到南大则是因为陈春花在取得了外国的博士学位后,回到南大开展了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南大在招收博士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不会进行严格的筛查吗?

以一己之力使3所名校受到质疑,陈春花教授肯定内心早已掀起波澜,回首她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成也华为,败也华为”,陈春花离职后众人仍不买账的情绪恰恰反映了众人对高校的重视,在学术气息浓厚的高等校园里,本就不该在师资建设上出现半点差池。

大学老师最重要的作用是“穿针引线”,而不是“浑水摸鱼”

自家孩子正在读大学,家长自然会对高校的发展非常关注,可家长的关注让部分高校忽略了家长的真正需求,学校以为有所谓的名师就能制造噱头吸引更多学生,但家长最在乎的是孩子能不能遇到好老师,真正的学到知识。

而“好老师”的定义不是学历有多高、也不是研究成果有多少,而是能不能真正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有些高学历人才并不适合当老师,学生能感觉出来。

大学老师基本都取得了硕士学位,可大学老师最重要的作用是“穿针引线”,也就是引导,传授再多知识不如让学生们知道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认清自己,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研究,才知道毕业后该找工作还是考研。

因材施教很重要,这一点需要深耕教育的老师自己研究,身为老师,知名度再高但教育不好的学生也不受欢迎,所以各高校在招收教师的时候真的要纯粹一些了,不要再学历至上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第二个“陈春花”。

笔者寄语:学历越高的老师,越是容易在大学任教,在大学任教的老师们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结识的人群层次也不一般,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保持纯净的心灵,让科研工作更纯粹一点。

陈春花的成名犹如“昙花一现”,相信每个高校的老师也都不想以这样的结局收场,所以还是要低调为人,不要被有心之人抓住机会做文章为好。

今日话题:你觉得南大复旦应该怎样解决这件事更好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华为   复旦   南大   复旦大学   厚积薄发   矛头   北大   学历   教授   家长   老师   大学   陈春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