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运扩大到14nm,高层再现变动,中芯国际“历劫”

自从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台积电不再为其代工麒麟芯片后,中芯国际就被寄予厚望,毕竟它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

在2020年,中芯国际提交上市申请,很快就获得了通过,登陆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后市值一路攀升,曾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这说明内地投资者非常看好。即便是现在,也是A股市值远高于港股市值。

尽管后来中芯国际也遭遇了美国的限制,导致股价下跌。但这两年业绩表现还是很不错。2020年和2021年营收分别增长24.77%、29.7%,中芯国际也跻身为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企业。

进入2022年后,中芯国际表现更是亮眼,一季度营收同比大涨62.56%,二季度同比上涨41.6%,营收增速已经超过了台积电。不过,在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25.2%,为5.14亿美元。

这就说明美国的限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中芯国际业绩仍然在增长。实际上,只要中芯国际在技术上保持提升,国内市场空间足够大,它的规模还可以继续扩大。中芯国际的财报显示,其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收入占比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62.9%,提升到了2022年第二季度的69.4%,上涨了6.5%。

虽然中芯国际的制程直到14nm,而台积电已经研发出7nm、5nm、3nm等先进制程,差距很大。但实际上用到先进制程的主要还是智能手机和PC行业,目前这两个行业已经出现了饱和,全球销量开始下滑。

从国内市场来看,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销量增长迅猛,比亚迪都直接不生产燃油车了。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未来从燃油车到电车的更换,必将引爆。

中芯国际也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需求高增长,导致半导体产能紧缺。对于它们来说,能够抓住这块市场,业绩还可以继续大幅增长。

然而,随着中芯国际发展蒸蒸日上,有人看不下去了。据外媒报道,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泛林集团CEO表示,美国对中国企业出口芯片设备禁运已经扩大到制造14纳米及以下制程。

目前,中国大陆拥有14nm制程工艺的晶圆制造厂只有中芯国际,所以它受到的影响最大。

对于新的出口管制,外媒表示果然不出所料,美国的打压又升级了。实际上不止这些,芯片法案通过后,还有芯片四方同盟。美国想一步步将我们排除在芯片产能之外,从而来阻挡我们的芯片产业发展。

虽然中芯国际14nm产能占比并不高,但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28nm的新机台,基本支持14nm。所以,对14nm设备禁运,28nm也会波及,这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2021年全年前五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分别是美国应用材料、光刻机大厂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美国泛林集团、美国科磊,三家美国公司,ASML也受美国控制,所以,真的很不容易。

中芯国际“历劫”的还不只是这个,内部也不是那么稳定。自从2020年上市以来,管理层一直动荡不已。

蒋尚义加盟担任副董事长后,联席CEO梁孟松就闹离职。虽然最后挽留了,但一年后,蒋尚义辞职离开,梁孟松也辞任董事会执行董事。紧接着董事长又发生变动,CFO高永岗就任。

在发布第二季财报中提到,联席CEO赵海军也辞任执行董事,另外Arm前总裁Brown辞任非执行董事,并表示国际分歧已经进一步扩大,看来辞职也是无可奈何。

两个联席CEO退出董事会,被认为是研发已经没那么重要,中芯国际目前专注于成熟制程。从中芯国际的财报来看,截止到2021年末,研发人员为1758人,比2019年减少772人。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从2019年的21.5%下降到2021年的11.6%,大幅减少9.9%。

从长远来看,美国必定会继续疯狂围堵,对于像中芯国际这样的芯片支柱企业来说,应该继续加大技术自主研发,持续突破才行。像华为陷入困境后,研发投入不但不减反增,希望中芯国际也能够更加重视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华为   尚义   代工   销量   美国   新能源   中国大陆   产能   变动   芯片   高层   业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