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度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该怎么做?

在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都经历过病情反反复复的阶段,吃药就升,停药就降让患者很是困扰。为了预防出血或想把血小板提升到正常范围,可能就会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比如:一直大量吃激素药物,或是反复丙球冲击,反复输血,亦或是反复输注生成素刺激剂等等,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避免过度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该怎么做?

1、不要过度在意血小板数值,更不要执意将血小板数值提升至100以上,只要保证血小板数值在安全范围内,没有出血现象或者是身体不适症状,可暂时不治疗,或选择调理免疫的中医药,并且定期复查监测血小板数值。

2、是药三分毒,常见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西药均有一定副作用,激素容易导致:向心性肥胖、胃粘膜损害、骨质疏松、高血压和血糖升高等;输注血制品仅短期有效、本身副作用轻微,但有感染输血相关疾病的风险;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依赖激素、输血等。

3、ITP在儿童期发病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在青春期,通过自身调节,有部分患儿可以纠正免疫偏差,使血小板恢复正常。但是育龄期妇女通常为慢性ITP,疾病会反复迁延,久治不愈,需早期干预。

4、因为ITP是排他性诊断,也就是说一定要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免疫系统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病、甲状腺疾病等等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因此,需注意自身的症状改变。

5、不要轻易尝试用偏方、土方、秘方来治疗,避免造成免疫系统的持续紊乱并影响肝肾功能。

6、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多涉及到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失衡紊乱,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破坏血小板的生长,或者是不能产生足够的血小板。因此,此病需从根本上治疗,改善自身免疫机能,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

7、除了积极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日常防护措施也要做好。饮食营养均衡、避免感冒、避免创伤、避免肌肉注射。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抓药、服药、增减药物剂量。

以上这几点主要目的是避免患者过度治疗,无论是病程短的患者还是病程长的患者,都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促进病情更好的缓解,减少复发。

关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患者   病程   血小板   紊乱   机能   副作用   激素   数值   免疫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