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一女地下党被捕后请狱友大快朵颐:我家有好几条街,放心吃

解放前,家有庄园良田百倾,坐拥千金的大家闺秀基本都会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但是,能把锦衣玉食搬到监狱里的大家闺秀能有几人?

1948年9月的国民党重庆卫戍司令部看守所就来了这么一位女郎:乌发如云般盘卷,面似桃花般粉腴,明眸皓齿,略施粉黛,身着华美旗袍,脚踩流行高跟,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挥洒出绵绵绰约风姿。

图源网络

这位女郎可以在看守所随意游走,只是不能走出大门,看守们对她也是唯唯诺诺,平日总有人给这位女郎送来各种美食,这时候,她总是热情地招呼狱友们一起享用,还殷勤地对大家说道:“我家有好几条街,大家放心吃,没关系!”

在看守所关押的狱友们见此,无不满心惊诧和狐疑。

这位时髦女郎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她为什么会被关进监狱?

她在狱中为何如此逍遥?

她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逆鳞”千金

1913年,四川广安县大地主杨家的庄园“杨氏泽庐”里,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大土豪杨懋修喜得千金笑得合不拢嘴,亲朋好友闻讯纷纷前来贺喜,远在云南担任滇军骑兵旅长黄毓成副官的胞兄杨森也托人带来了丰厚的礼金。

杨懋修按家族的传统,给女儿起名叫做杨汉秀。杨懋修的思想比较先进,没有娶三妻四妾,所以对这个独女视若掌上明珠。而且杨汉秀还是平辈中第一个女孩,所以自然成了杨家的大小姐,家族中的长辈们对她也是宠爱备至。

1920年,杨森离开滇军,回川军当了师长,杨懋修也被杨森招入麾下。

杨森

1924年,杨懋修在宜昌大战中身负重伤,弥留之际将11岁的女儿托付给了胞兄杨森。

在重庆万县的杨森庄园里,身为杨家大小姐的杨汉秀生活优渥,有求必应,仆人们前呼后拥,但是杨汉秀生性善良,非常看不惯大伯父的军阀作风,尤其是对广大穷苦农民的残酷盘剥和压榨。

1926年7月,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会经常到杨森庄园拜访,这位客人身材魁梧,面容威严,经常会和大伯父慷慨激昂地说起救国救民于水火的人生志向和革命真理,每当此时一股敬佩之情就在杨汉秀的心中油然而生。

不过这位客人一见到聪明伶俐的杨汉秀,就会用健硕的臂膀把她抱起来,并一改平日的严肃,笑眯眯地逗她说:“做我的干女儿吧!”生性活泼的杨汉秀也会调皮地应和着说:“好啊,朱伯伯,我做你的干女儿。”

这位客人就是受我党委派、在大革命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20军杨森部党代表的朱德同志。顺便说一句的是:朱德同志来到万县时,他远在莫斯科的女儿还不到1岁。

朱德同志

虽然杨汉秀此时只有13岁,但是朱德同志的满腔爱国热忱,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的救国思想已经成为她革命理想的启蒙第一课

同年9月,英帝国主义的炮舰寻衅炮击重庆万县稠密的居民区长达3个小时,当地军民死伤超过5000人!“万县惨案”彻底点燃了杨汉秀心中的革命烈火,生性刚烈的她追随朱德同志参加各种反帝爱国演讲和游行。

在大革命失败后,杨森见风使舵地投靠了蒋介石。杨汉秀虽然已经有了和杨森决裂的念头,无奈年龄还是太小,只能背地里继续积极阅读各种进步书籍。过了几年,她拒绝了家族给她安排的包办婚姻,与我党地下党员赵致和结为革命伴侣。

杨汉秀

婚后,杨汉秀终于离开了她厌恶已久的家族庄园,和丈夫前往上海生活,并准备到国外读书学习先进的知识后报效祖国。但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打断了他们的求学之路。更不幸的是,回到家乡后,赵致和突然病故,留下了孤独待产、悲痛万分的妻子。

幼年丧父、青年丧夫的杨汉秀在此时展现出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与勇毅,在大儿子诞生后,她在身为共产党员的家庭教师朱挹清同志的协助下来到了成都,在我党领导的星芒报社做校对工作。在此期间,杨汉秀向朱挹清同志表达了到革命圣地延安的强烈愿望。

大伯父是国民党一方大员,身为当地豪族的千金大小姐,在中国革命的低潮期,从13岁到24岁的11年间,能始终如一坚持着自己的革命信念,毅然与地主军阀家族割裂,只为了救无数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苦难人民于水火,单凭这一点,这位“逆鳞千金”就足以让人敬佩

杨汉秀

1940年春,在朱挹清同志的努力推荐下,党组中终于批准了杨汉秀前往延安的申请。但好不容易北上抵达陕西后,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却对延安重重封锁。无奈之下,杨汉秀又独自进入山西寻找一位叫干玉梅的四川老乡。

干玉梅是黄河沿岸著名的女游击队长,杨汉秀几经打听才找到她。但是干玉梅担心游击队风餐露宿的艰苦条件,眼前这位名门出身的大小姐会受不了。

不过,杨汉秀很快就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干玉梅的顾虑,在中条山的游击战中,她可以不吃不喝地和战友们一起转战,晚上可以和男战友挤在一张破床上睡觉,脚底下满是血泡,她也从来不会拖累队伍的前进。1940年秋,根据组织安排,杨汉秀随干玉梅抵达了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此时,距离她离开成都,已经足足9个半月

在卫兵核实身份后,杨汉秀走进了办事处。随后,出现在眼前的一对中年军人夫妇让她惊呆了。

军阀叛女

“朱伯伯!”杨汉秀脱口而出。

那对夫妇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她,满脸的疑惑。

“朱伯伯,我是杨汉秀呀,小时候你还要我当干女儿呢!”杨汉秀笑意盈盈地说道。

“啊!你是汉秀呀!”朱德同志的目光中立刻闪现出惊喜。“你都这么大了呀!你怎么到这来啦!”

朱德同志此时离开万县已经有14年之久。

“我是来参加革命的呀,是干玉梅姐姐带我来的!”杨汉秀俏皮地答道。

“克清呀,这就是我过去和你提到的杨森的大侄女,杨汉秀那个小姑娘。”“汉秀,这是你克清阿姨!”朱德同志满怀笑意地进行了介绍。

朱德同志和康克清同志夫妇

随后,康克清同志拉着杨汉秀的手,与朱德同志一起来到了办公室。落座后,杨汉秀迫不及待地向朱德同志说明了自己要参加革命的决心和这次来到八路军办事处的辗转经历。

同时,杨汉秀态度坚定地说:“即使我无名无姓,我也不要再姓杨!我要与这个家族彻底决裂!”

朱德同志夫妇听罢,感动不已。朱德同志惊讶于当初那个听自己演说,跟自己一起游行的小姑娘经过了这么多年,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他由衷地夸赞道:“你这个军阀大户出身的大小姐,能这样心系国家存亡,真是了不起呀!”

随后,朱德同志爽快地答应了杨汉秀去延安的请求,并为她起了化名“吴铭”(取自杨汉秀所表达出与家族决裂的决心,同时意味着为革命默默奉献)。

不久以后,杨汉秀在八路军总部同志的护送下,终于抵达了延安,并进入女子大学第7班学习,后转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杨汉秀

1942年3月,在朱德同志和王维舟同志的推荐下,杨汉秀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党员

朱德同志给予她的评价是:最伟大的军阀叛女

而王维舟同志被誉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能有我党这样的元勋推荐,杨汉秀坚定的革命意志可见一斑。

王维舟同志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王维舟同志希望党中央派一些优秀的四川籍干部回川。党组织经过研究后,决定派杨汉秀返回重庆,主要从事杨森的统战工作,如果形势逆转,则支援我党的武装斗争。

1946年3月25日,杨汉秀随周总理一行乘坐飞机返回重亲。临行前,康克清同志将一件提前准备好的皮衣送给了她,朱德同志则像老父亲一样反复叮咛她要注意安全。

抵达重庆以后,杨汉秀首先同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王璞取得联系,约定了联络办法。然后一改过去的温婉作风,拿出了嚣张跋扈的大小姐派头,见了大伯父杨森就要了一笔钱,说自己要开歌舞厅和饭馆。随后,她又带着随从找到两个横行乡里的堂哥,霸气十足地要回了属于自己的家族田产。

杨汉秀

所有的族人都以为大小姐这是“回头是岸”了,其实杨汉秀只是打着做生意的旗号,把手里的田产全部变卖,连同从杨森那要来的现金全都用在了革命事业。

一部分资金她转交给了中共四川地下省委作为活动资金,其余的资金她则安排购买了武器、粮食、被服,连同自家的130多石谷子、6床被,还有2把手枪全都通过组织转交给华蓥山游击队,为日后的的华蓥山大起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为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统战任务,她还搬到了杨森公馆的附近居住。此时,杨森的二儿子杨汉烈子承父业,继任了国民党20军军长、但其对蒋介石在军中“厚此薄彼”的作法十分不满。杨汉秀对这一点加以利用,将这位堂哥说得开始动摇,为其日后率部起义埋下了伏笔

杨汉烈

在杨汉秀为解放事业奔走的时候,国民党“中统”已经把她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暗中跟踪。

1947年7月,杨汉秀第一次被捕入狱,面对特务的逼问,她拿出了杨家大小姐的威风,直接把特务们硬怼了回去,特务们知道她的特殊身份,所以也不敢动粗,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气氛一度非常“尴尬”。好在,不久以后,杨森当了重庆市长,特务们赶快“借坡下驴”,以“查无实证”为由,释放了杨汉秀。

杨森

出狱以后的杨汉秀继续着自己的使命,开始对杨森展开了统战工作。杨森老谋深算,一直就以“反复横跳”和“骑墙”闻名,每一次的角色转换,他都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杨汉秀向他转达了朱德同志的问候后,他立刻明白了自己的这位大侄女身份不简单。

此时的杨森担心自己做了太多反革命的坏事,我党早晚不会放过他,但是杨汉秀也向他阐明了我党既往不咎的立场,虽然杨森不置可否,但是杨汉秀仍然看到了一丝成功的希望。

但在1948年9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杨汉秀支援华蓥山大起义的地下工作暴露,杨汉秀第二次被捕入狱,被关押在重庆卫戍司令部看守所,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时的一幕。

杨汉秀

雍容华贵的杨汉秀在看守所里可以随意走动,家人每天还会送来一日三餐,看守门也不敢得罪这位杨森的大侄女,而她则热情地招待狱友们一起用餐。

虽然狱友们一直怀疑她的身份,但是杨汉秀并不在意,她会一如既往地照顾这些过去从未谋面的同志。

那么,她这次入狱会和第一次时一样,可以全身而退吗?

苟利国家生死以

这次抓捕杨汉秀,是杨森亲自下的命令,同时,他也让人转告这位侄女:只要她脱离共产党,就可以放她出去继续过好日子。

对此,杨汉秀只是付之一笑,不予理睬。不久以后,她就和狱友一起被转押到了渣滓洞集中营。

渣滓洞监狱

在这个魔窟里,杨汉秀仍然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照顾狱友,有两名狱友的孩子还小,她就让女看守从外边给孩子买来奶粉、衣服和尿布,还让家人送来鸡汤给狱友补身体。

狱友龙光章受尽折磨而去世,杨汉秀就带领大家进行绝食抗议,要求召开追悼会。监狱头子徐贵林怕出事只得同意。

杨森的几个姨太太轮番到监狱来对杨汉秀进行劝说,但都被她严词拒绝,无奈之下,杨森只得利用杨汉秀11岁的儿子赵在民来逼迫她脱离共产党。

杨汉秀和孩子

面对骨肉亲情,杨汉秀深情地告诉儿子:“好孩子,你不要怕,也不要哭。妈妈即使死了,也是国民党害死的,是为了天底下所有的贫苦人民得到解放而死,但妈妈不怕死。妈妈希望你成为一名有志向、有骨气的革命青年!”

1949年4月,杨汉英生了一场大病,在族人的压力下,杨森只得把她接出“保外就医”。

9月2日,重庆发生了惨重的“九二大火灾”,杨森等反动派企图把这个惨案栽赃给共产党。杨汉英闻讯大怒,挺身而出,奔走于大街小巷,发表演讲当众抨击和揭露杨森的阴谋。

杨森闻之,怒不可遏,指使爪牙在9月17日深夜再次抓捕杨汉秀并连夜审讯,要把纵火的恶名按在她的头上。杨汉秀此时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对所有指控严词驳斥。

杨森

18日上午,杨森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密令重庆警察局刑警队长张明选将杨汉秀拖入一辆小汽车内活活勒死,然后将杨汉秀戴着手铐的遗体运到重庆郊外歌乐山金刚坡的旧碉堡中掩埋。

就在全国解放的前夕,就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杨汉秀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7岁。

1975年,她在碉堡中被草草掩埋的遗骨才被发现。此时,包括朱德元帅在内的很多同志,已经寻找她的遗骨有20余年。

1980年11月25日,杨汉秀烈士遗骨的安葬仪式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烈士的英灵终于可以安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是对杨汉秀和无数革命烈士的真实写照。在那个漫长的恐怖年代,无数像杨汉秀烈士这样的革命先烈,他们肋生革命的坚毅双翅,毫无畏惧地冲向反动派那黑暗统治的无底深渊,只为给无数的劳苦大众带去挣脱锁链的光明。

杨汉秀烈士永垂不朽,所有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所做出的无私牺牲和光辉功绩将永耀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狱友   万县   延安   大快朵颐   我党   军阀   重庆   庄园   放心   我家   同志   小姐   家族   地下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