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对中国举起芯片封锁大刀,即将挥刀砍下!各国纷纷质疑

据欧洲媒体近日报道,由美国参议院推出、受到两党支持的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目标显然是中国的零配件制造产业。这项法案的推出意味着美国终于在数年口头威胁之后,终于对中国举起芯片封锁大刀,即将挥刀砍下!半导体芯片堪称全球化市场成就的最佳例子。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元件,芯片推动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进步。

电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运输、医疗设备和军事系统,都离不开芯片这种“高科技的血液”,而美国的“芯片大刀”想要一举砍断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动脉”。然而,美国芯片产业界对法案的补贴政策意见不一,因为其门槛设置得过于严苛。将芯片设计和部分业务分包给亚洲的部分企业如高通公司和英伟达公司都表达了担心情绪。

最支持该政策是英特尔公司,试图利用该政策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美国一向在政府干预产业的问题上态度谨慎,如今推动这一重大政策转向的幕后推手正是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公司。但美国能否凭借英特尔的力量在半导体生产领域实现复兴,还难下定论。包括盟国盟友的各国,例如荷兰等纷纷表达了质疑,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的半导体行动不会有赢家。

对美国公司而言,与中国“脱钩”代价高昂。需求与生产成本及其复杂程度造就了高度专业化的全球供应链和开放贸易,从而确保零部件能够快速生产并运抵所需之地。华盛顿通过促进国内生产达到“脱钩”目的的行动威胁到技术进步,同时也让公司和消费者承担沉重的价格负担。很多美国盟友拒绝切断与中国的贸易联系。芯片行业的未来创新也将受到损害。

许多国家都认为华盛顿需三思其战略是否明智。在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后,华盛顿开始推行所谓的芯片进口替代计划。专家们说,尽管美国打算对电子行业的进口替代计划投入巨额资金,但在其落实过程中将会遭遇各类困难。俄罗斯政治学家德米特里·索洛尼科夫指出,美国不再掌控全球经济,它现在试图将能够确保美国稳定、经济及工业发展的最重要商品芯片紧紧攥在自己手上。分析师安德鲁·梁告诉记者,美国意识到会在这场芯片争霸战中处于下风,所以拜登才签署了该法案。文/P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美国   中国   芯片   英特尔公司   华盛顿   盟友   大刀   法案   半导体   政策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